- 年份
- 2024(6736)
- 2023(9761)
- 2022(7983)
- 2021(7618)
- 2020(6178)
- 2019(14114)
- 2018(13673)
- 2017(26415)
- 2016(14189)
- 2015(15561)
- 2014(15221)
- 2013(15612)
- 2012(14920)
- 2011(13759)
- 2010(13594)
- 2009(12644)
- 2008(12344)
- 2007(10876)
- 2006(9823)
- 2005(8756)
- 学科
- 济(72713)
- 经济(72655)
- 农(49927)
- 业(37203)
- 农业(33247)
- 管理(27657)
- 方法(24543)
- 数学(22979)
- 数学方法(22857)
- 中国(21615)
- 地方(20173)
- 业经(17966)
- 企(13939)
- 企业(13939)
- 贸(13730)
- 贸易(13721)
- 易(13423)
- 发(13300)
- 制(13227)
- 农业经济(12562)
- 学(11341)
- 财(11322)
- 发展(10870)
- 展(10861)
- 环境(10187)
- 体(9901)
- 融(9857)
- 金融(9856)
- 村(9525)
- 农村(9505)
- 机构
- 学院(203078)
- 大学(200034)
- 济(98673)
- 经济(97104)
- 研究(77879)
- 管理(76604)
- 理学(66459)
- 理学院(65690)
- 管理学(64906)
- 管理学院(64518)
- 中国(61290)
- 农(53769)
- 科学(44848)
- 京(41887)
- 农业(40796)
- 财(39056)
- 所(39033)
- 中心(35935)
- 研究所(35606)
- 业大(34977)
- 经济学(31259)
- 财经(30949)
- 江(30090)
- 经(28477)
- 经济学院(28330)
- 范(27667)
- 师范(27494)
- 院(26723)
- 北京(26087)
- 科学院(25713)
- 基金
- 项目(139411)
- 科学(111389)
- 研究(106240)
- 基金(102941)
- 家(89488)
- 国家(88682)
- 科学基金(75290)
- 社会(72503)
- 社会科(68436)
- 社会科学(68423)
- 省(54754)
- 基金项目(54330)
- 教育(44855)
- 划(44204)
- 自然(43657)
- 编号(42693)
- 自然科(42600)
- 自然科学(42590)
- 自然科学基金(41804)
- 资助(40705)
- 成果(34037)
- 发(33804)
- 部(32547)
- 农(32005)
- 国家社会(31703)
- 重点(31293)
- 课题(28842)
- 发展(28568)
- 中国(28493)
- 创(28275)
- 期刊
- 济(114564)
- 经济(114564)
- 研究(61451)
- 农(59622)
- 中国(43373)
- 农业(41270)
- 学报(30997)
- 科学(30626)
- 财(24910)
- 大学(24643)
- 业经(24122)
- 学学(23615)
- 融(21889)
- 金融(21889)
- 管理(21332)
- 业(18971)
- 问题(17023)
- 经济研究(16799)
- 教育(15884)
- 农业经济(15110)
- 世界(14956)
- 技术(14737)
- 财经(14734)
- 农村(14465)
- 村(14465)
- 经(12824)
- 资源(12702)
- 经济问题(12061)
- 贸(12010)
- 版(11687)
共检索到309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娟莉
基于涵盖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电网、通讯、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要素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体系,利用2013年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因子法和聚类法,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除河南、山东、四川外,农村公共品整体供给水平较低,低于0.61;各省域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差异较大,比如西部地区的四川和云南之间的差距是0.946513;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财政实力、政策、资源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水平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娟莉
构建包括生产性、生活性和保障性三大类农村公共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0—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整体上呈增长态势,其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较高,而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供给水平较低;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与国家政策有关,反映了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上的行为偏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现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乡村的全面振兴,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面对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而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落后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短板,通过回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历程、考察发展现状,聚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供给质量、供给效率、供给主体、供给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从“质”“量”协同优化供给、“软”“硬”兼顾匹配需求、“内”“外”发力强化主体、“人”“财”共补夯实保障,四个路径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劲松 王征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基线调查的数据,从数量和集中程度两个维度研究了宗族结构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基于数量层面,相较于没有宗族而言,两家均衡型的宗族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而一家独大型和多家混合型的结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集中程度层面,相较于没有宗族而言,高寡占型的宗族结构对村庄的公共品供给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竞争型和低寡占型结构并未发挥显著作用。另外,宗族数量通过影响当选者意愿进而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宗族集中程度通过影响当选者能力进而作用于农村公共品供给。
关键词:
农村 宗族结构 公共品供给 影响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雪辉 彭聪
基于国家统计年鉴和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文章通过构建评估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指标体系,全面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区域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总体水平偏低,内部结构差异显著,在地理分布上自东向西并未呈阶梯状分布。具体看,高供给区域以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直辖市地区为主,农村居家和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水平表现尤为突出;中供给区域的农村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整体偏低;低供给区域的农村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均较低,与其他区域的差距较大。可知,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均衡是我国农村地区现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在农村地区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应成为农村老龄政策关注的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传俊 文习成 刘祖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给效率的区域性差异致使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有效性的断裂,而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亦是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载体。文章通过梳理农村公共品的既有文献,基于DEA的实证模型,同时借助于全国省域面板数据,试图探讨当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区域的供给效率总体呈非均衡状态,供给资源的投入规模不尽合理,农村公共品与公共品的财政支出管理效率偏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艳波
一、农村社区及公共产品供给的内涵与特征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社区这一概念探索研究的不断深入,农村社区对我们来讲已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从社会经济视角出发,指出"农村社区是指在村庄范围内,村民依靠彼此间紧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不同于自然村,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自然村,也可以是一个大的自然村划分为几个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邻里关系认同感和亲密感强烈;第二,以村庄为地域依托;第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华 尹金承
文章首先采用2016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6个具体指标数据作为分析依据,测算了省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再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呈现出"东—中—西"阶梯状递减的格局,除了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受到区域政策、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莉 万春
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是突破京津冀发展瓶颈,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本文以京津冀城市圈13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4—2017年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对其呈现出的区域格局及区域差异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圈不同城市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异显著,呈现出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逐渐衰减的空间格局;2014—2017年京津冀城市圈不同城市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由不均衡格局逐渐向均衡格局演进。本文研究结果为推进京津冀城市圈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俊 付志宇
公共风险是推动公共品供给演进的原动力。从公共风险治理的思想视角,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可发现:传统社会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是政治均衡下的风险应对,它并没有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近代以来,尤其是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意愿的计划供给冲击了农民自发合作的秩序,降低了政府防范公共风险的能力;经济转型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帕累托改进在于改变制度约束,寻找政府目标与农民真实偏好契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公共风险 公共品供给 政治均衡 制度演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奎泉 范诗强
实现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一直是"三农"问题关注的焦点,而且政府承担着主要的供给责任。对于具有需求偏好差异的农村区域性公共品而言,政府完全主导的供给模式却是导致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并结合浙江省村级公共品的调研,本文提出实现农村区域性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新模式———政府诱导供给模式,即通过税收惠免、财政奖补等激励政策,诱导私人或村集体积极参与农村区域性公共品供给,弥补县级政府效率损失。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彦彦 周勤 郑江淮
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供给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比较强势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行为与各部门公共品需求决定机制来探讨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偏向的公共品供给配置内生于地方官员在追求政治晋升和维持社会稳定之间的权衡;而各部门的公共品需求则取决于二元经济背景下各部门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因此,部门间公共品供给配置的政治决定机制和各部门公共品需求的市场效率原则之间的割裂导致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配和不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蒋琳琦
一、导言 农村农作制度由集体化向家庭承包经营的转变,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巨大增长,与此同时,农作制度这一巨变显然又打破了原先制度结构的均衡状态。在长期的集体化农作制度下,农村政治、经济和有关社区生活的各项制度都获得了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这些制度都已基本定型,与农作制度一起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形成了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表现出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即层层向上汇总公共品需求与绩效执行信息,层层向下传达供给决策与资金指令安排,信息反馈主要局限于政府体系内部。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客观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仍需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 政府供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鸣 王林
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是当前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现实途径。文章在计算出我国各省市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大小的因素,得出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