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8)
- 2023(14881)
- 2022(12743)
- 2021(12021)
- 2020(9852)
- 2019(22968)
- 2018(22527)
- 2017(43032)
- 2016(23471)
- 2015(26518)
- 2014(26227)
- 2013(26435)
- 2012(24493)
- 2011(22204)
- 2010(21839)
- 2009(19862)
- 2008(19144)
- 2007(16453)
- 2006(14353)
- 2005(12613)
- 学科
- 济(101462)
- 经济(101291)
- 管理(61161)
- 业(58344)
- 企(45151)
- 企业(45151)
- 方法(44782)
- 数学(39662)
- 数学方法(39294)
- 农(28645)
- 中国(28386)
- 地方(25205)
- 学(21204)
- 财(21082)
- 业经(20922)
- 农业(19406)
- 贸(18875)
- 贸易(18864)
- 易(18311)
- 制(16098)
- 环境(16085)
- 和(15022)
- 理论(13855)
- 技术(13733)
- 地方经济(13692)
- 融(13486)
- 金融(13480)
- 银(13358)
- 银行(13312)
- 划(12856)
- 机构
- 大学(336270)
- 学院(333084)
- 济(138110)
- 经济(135363)
- 管理(131062)
- 研究(119292)
- 理学(114545)
- 理学院(113141)
- 管理学(111230)
- 管理学院(110645)
- 中国(87252)
- 科学(75157)
- 京(72182)
- 所(60237)
- 财(58129)
- 农(57317)
- 研究所(55701)
- 中心(53027)
- 业大(51808)
- 财经(47616)
- 江(47001)
- 范(46359)
- 师范(45977)
- 北京(45585)
- 农业(45085)
- 经(43541)
- 院(43124)
- 经济学(42070)
- 经济学院(38085)
- 州(37764)
- 基金
- 项目(237075)
- 科学(187104)
- 基金(173180)
- 研究(172381)
- 家(152271)
- 国家(151050)
- 科学基金(128650)
- 社会(109890)
- 社会科(104059)
- 社会科学(104029)
- 基金项目(92393)
- 省(91540)
- 自然(83284)
- 自然科(81306)
- 自然科学(81285)
- 自然科学基金(79824)
- 教育(78106)
- 划(77478)
- 资助(70776)
- 编号(69204)
- 成果(55884)
- 重点(53581)
- 部(52924)
- 发(51877)
- 创(48643)
- 课题(47832)
- 国家社会(45778)
- 创新(45506)
- 科研(45327)
- 教育部(44926)
- 期刊
- 济(146558)
- 经济(146558)
- 研究(98007)
- 中国(63167)
- 学报(55254)
- 农(52144)
- 科学(51716)
- 管理(45187)
- 大学(41301)
- 财(40237)
- 学学(38799)
- 农业(36914)
- 教育(36633)
- 技术(27106)
- 融(25400)
- 金融(25400)
- 经济研究(23699)
- 业经(22976)
- 财经(22492)
- 问题(19474)
- 业(19348)
- 经(19311)
- 资源(17618)
- 图书(17458)
- 科技(16339)
- 技术经济(15862)
- 贸(15584)
- 理论(15334)
- 版(15317)
- 世界(14776)
共检索到479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晓雪
文章首先基于过程性、富裕度、共享性、可持续性四大维度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演进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地区差异,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存在典型的梯度化差异;富裕度水平高于共享性水平、过程性水平和可持续性水平;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部演进趋势存在异质性,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共同富裕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创新驱动领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昀 王帅尧 谢迟
测度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与障碍因素,能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量化支撑。文章从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中国共同富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013—2021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同时,基于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以及莫兰指数对中国共同富裕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提高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稳步提高,总体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及“南强北弱”的空间发展格局;以各维度中位数为划分标准,可将各省份划分为“全面领先型”“持续发展型”“可持续引领型”“富裕引领型”“共享引领型”及“相对滞后型”6种发展模式。(2)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差异不断缩小,不同地理分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差异较大。(3)全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存在“高—高”“低—低”的聚集式发展格局,且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具有较高的空间稳定性。(4)影响共同富裕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涉及创新产出、法治环境、收入水平、分配结构、创新环境、生态保护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时空分异 障碍因素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庞国光 郭东
在系统阐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协调发展、成果共享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考察其演化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间呈现“东高、中次、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显著;富裕方面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导力量,物质富裕、成果共享、协调发展、精神富裕的水平依次递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极化现象有所减弱,区域间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先富带动后富”的空间辐射效应逐渐增强;共同方面是制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协调发展维度是核心障碍,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地区农民收入包容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教育资源则是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琳 庞国光 郭东
在系统阐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协调发展、成果共享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考察其演化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间呈现“东高、中次、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显著;富裕方面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导力量,物质富裕、成果共享、协调发展、精神富裕的水平依次递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极化现象有所减弱,区域间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先富带动后富”的空间辐射效应逐渐增强;共同方面是制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协调发展维度是核心障碍,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地区农民收入包容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教育资源则是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瑞 寇玉婷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将经典的可行能力理论与党的二十大整体战略实践相结合,从功能和能力两个层面出发,基于经济发展、科教提升、社会治理、福祉增进、环境改善五个维度构建中国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和障碍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了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动态演进和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共同富裕水平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沿海地区共同富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动态演化整体呈现多极化趋势,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呈现多极化趋势,其余地区呈现收敛状态;科技、文化和社会保障是影响共同富裕水平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指标体系 动态演进 障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仲崇阳 马新啸 郑国坚
文章基于总体富裕和成果共享两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7—2020年中国省域共同富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其分布动态演进,并借助Kaya恒等式与LMDI因素分解方法识别其动态变化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1)全国总体和三大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均显著提升,整体呈“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格局。(2)中国共同富裕发展的总体差异、地区内差异及地区间差异均呈缩小态势,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三大地区的共同富裕发展均具有强烈的单峰聚集特征,而总体层面呈两极分化态势。(4)经济效应和均衡效应对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提升具有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社会效应和效率效应的驱动力演变趋势总体向好。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地区差异 分布动态 驱动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昌南 陈钰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文章根据共同富裕内涵、推动方向和路径,以2012—2020年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省域共同富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域的共同富裕进程。研究发现:2012—2020年中国共同富裕呈阶段性发展,全国共同富裕进程趋势积极向好。具体而言,从空间演进来看,共同富裕水平低的省域数量随时间推移明显减少,共同富裕水平中等的省域数量增长最快,共同富裕水平高的省域数量增长明显;从演进方向来看,共同富裕水平中等的省域发展方向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发展,共同富裕水平高的省域首先以东部沿海省域向南拓展,2020年逐步向西北方向延伸;从地区差距来看,全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离散程度存在扩大趋势,东部地区呈显著缩小的状态,除西部地区两极分化现象加剧外,其他区域极化现象均明显缓解;从长期演进趋势来看,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各省域均会转向高水平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依铭 黎思琦 潘韵婷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20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共同富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方法以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均呈现显著的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不过各综合经济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劳动力投入以及政府干预对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钰芬 胡思慧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共同富裕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包含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24项指标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域2013—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次对全国整体、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各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展开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及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共同富裕整体水平尚低但提升明显;三大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省域之间共同富裕水平差异较大,优势和短板各异,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研究有助于识别各省域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优劣势,为各级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小军
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为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阶段性目标,测度并分析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进规律及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照人类发展指数的设计过程,从“创富”和“享富”两个维度测度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莫兰指数对其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刻画,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驱动因素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变化总体上呈现出“W”型特征,且近年来上升态势明显,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及其内部差异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区域间差异是全域内部差异的最主要来源;中国共同富裕总体上呈现出微弱的梯度效应和分化态势,绝对差异在减小,但区域内的分化态势明显;共同富裕在地理空间上还表现出比较稳定的“高-高”或“低-低”的集聚特征,且“高-高”型集聚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烈、“低-低”型集聚的负向作用在减弱;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受到金融效率、创新创业、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驱动作用具有空间异质性。最后结合经验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区域协调发展和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若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共同富裕纳入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提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制约我国共同富裕的主要问题仍然表现在城乡间、区域间与行业间。本文从区域间的发展因素与地区制度因素两方面分解影响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成因。结果显示:地区的制度性因素是制约区域间收入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城乡二元结构分割对收入扩大的平均影响程度约为50%左右。因此,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缩小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咏梅 闫晴 李跃
文章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角,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熵值法测度分析了2008—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及其动态演化特征,进一步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共同富裕区域差异和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整体共同富裕水平不高,共同富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西部地区次之”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差异呈现下降的良好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总体随时间增长,由失调衰退类提升为过渡发展类,但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偏低,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建雨 薄冰雪
开展共同富裕水平测度并研究其时空特征,可以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文章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熵权法从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测算共同富裕水平,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和三个子维度水平在考察期内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地区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各城市间绝对差异逐渐扩大,共同富裕各等级城市均对其前期共同富裕水平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收入与消费水平差异是区域差异在指标层面上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地理探测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晓君 王梦宇 于渊博 范祎洁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科学合理的内涵阐释、水平测度与特征分析对进程推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3—2021年30个省份数据,在明确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集“多维富裕—共同协调—提质增效—生态宜居—和谐和睦—民生福祉”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障碍度模型、Kernel密度估计、莫兰指数、马尔可夫模型对我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我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上升态势,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分布格局,提升速度呈现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追赶之势,各维度水平均得到提高。(2)样本期内总体区域差异呈缩小态势,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关键。其中,和谐和睦维度区域差异值相对较大,且与多维富裕维度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进一步分析,农产品外贸依存度、农产品质量是现阶段主要障碍因素。(3)我国总体和四大区域内省域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扩大,东中西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特征。省域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高于向下转移,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扎实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建议。本文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品质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旺
文章测算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分析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共同富裕水平整体上偏低但呈递增态势,东部地区遥遥领先,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均在全国均值之下;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总体差异但不严峻,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绝对差异正在缩小,并未出现极化现象;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过程,其中,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显著收敛,中部地区收敛系数为正,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发散状态。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演进 收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