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4)
2023(15328)
2022(13228)
2021(12564)
2020(10395)
2019(23959)
2018(23609)
2017(45063)
2016(24558)
2015(27881)
2014(27552)
2013(27463)
2012(25626)
2011(23244)
2010(22905)
2009(21036)
2008(20556)
2007(17865)
2006(15661)
2005(13815)
作者
(72259)
(60450)
(59755)
(57053)
(38383)
(28965)
(27039)
(23801)
(22977)
(21276)
(20589)
(20440)
(19032)
(18971)
(18617)
(18471)
(18000)
(17953)
(17118)
(17105)
(14937)
(14803)
(14502)
(13562)
(13523)
(13224)
(13144)
(13141)
(12126)
(11955)
学科
(105987)
经济(105880)
管理(66933)
(63281)
(49878)
企业(49878)
方法(48546)
数学(42848)
数学方法(42375)
中国(28799)
(28784)
地方(23606)
(22610)
(22609)
业经(21850)
(20249)
贸易(20239)
(19670)
农业(19437)
(17287)
环境(16630)
(15647)
理论(15433)
技术(15047)
(14499)
银行(14449)
(14406)
金融(14404)
(13864)
(13842)
机构
大学(356715)
学院(352851)
(146054)
经济(143117)
管理(138433)
研究(123937)
理学(120710)
理学院(119310)
管理学(117195)
管理学院(116589)
中国(92066)
科学(78191)
(76493)
(62781)
(62524)
(61017)
研究所(57836)
中心(55594)
业大(55108)
财经(51266)
(50244)
北京(48239)
农业(48014)
(47763)
师范(47322)
(46863)
经济学(44948)
(44734)
经济学院(40676)
(40385)
基金
项目(247346)
科学(195025)
基金(181147)
研究(178494)
(159252)
国家(157991)
科学基金(134915)
社会(113992)
社会科(108099)
社会科学(108068)
基金项目(95887)
(95509)
自然(87681)
自然科(85664)
自然科学(85641)
自然科学基金(84105)
教育(81193)
(80473)
资助(74986)
编号(71072)
成果(57184)
重点(55597)
(55232)
(53402)
(50553)
课题(49033)
国家社会(47690)
创新(47296)
科研(47059)
教育部(46993)
期刊
(155145)
经济(155145)
研究(103839)
中国(66322)
学报(59596)
(55257)
科学(54830)
管理(48841)
大学(44834)
(44067)
学学(42119)
农业(39019)
教育(38137)
技术(29682)
(27512)
金融(27512)
经济研究(25255)
财经(24608)
业经(23994)
(21162)
(20730)
问题(20448)
图书(18579)
技术经济(17691)
资源(17479)
科技(17270)
(17075)
(16712)
理论(16640)
统计(15819)
共检索到511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敬毅  闫绪娴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学杰  
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测算中国中部6省81个地市2000-2012年全要素生产率。为了更好地刻画经济个体的异质性特征,在此模型中加入门限效应,使用贸易开放度作为门限变量。结果发现,随着门限变量值的提高,固定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变得不再显著。该项发现的现实意义在于,并非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越高越好,若要最大化发挥固定资本与劳动力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佳的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就应该在8.5%左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少华  蒋伟杰  
本文首次采用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ISP)来重新测度和分解中国1985-2009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该指数优势在于可以进一步测度与分解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研究表明:①国家层面,TFP增长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35.08%的份额。相比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导致TFP变化的主要原因,生产前沿面年均向上移动3.53%;相比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驱动中国TFP上升的主要因素,中国的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②区域层面,TFP差异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但是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TFP的提升均体现在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变化方面。③省际层面,全部省份在样本期内都实现了TFP提升,2005年之后逐渐有更多的省份成为"创新者",而省际之间追赶效应表现得并不是十分明显;TFP、资本生产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在省际之间呈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动态趋势。研究对我国今后经济增长挖潜、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省际发展与赶超等问题,富有启发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谦  董玥  宋齐芳  
文章基于中国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与SE-SBM-DEA模型相结合的固定参比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度中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从全国、地区、省级层面进行分析,并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东北地区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最高,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低;21个省份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增长趋势,9个省份呈负增长趋势;金融发展规模对全国层面实体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工业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禀赋结构呈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巧  
依据对工业产出的不同界定,将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成了仅包含期望产出以及包含期望与非期望产出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两类;同时,结合嵌入空间计量的改进索洛余值法以及DEA-SBM模型,测度了两类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基于均值分析、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对地级市工业发展中的两类效率值进行了比较,并由此解析了中国地级市工业发展效率特征。结论显示,仅包含期望产出的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结果高于包含期望与非期望产出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地级市工业发展中需要更加重视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中国地级市工业的发展效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发展差距,近年来中国地级市工业发展中仅包含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距水平仍较高且有一定的上升趋势,同时包含期望与非期望产出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距水平较低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中国地级市工业发展效率的动态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两类发展效率的核密度估计图形状基本呈现出“单峰”或“双峰”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爱君  范巧  
研究目标:实现对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局部测度。研究方法:基于嵌入PGTWR模型的索洛余值法改进方法,从空间计量局部分析视角测度了2003~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并基于核密度估计对整体及分区域板块视角下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性做出了阐释。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在东、中、西及东北板块、南北方板块等分区域视角下的演变规律稍有不同,但基本上呈现出“先增长再降低再缓慢恢复”的发展态势。研究创新:利用局部测度方法科学地测度了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价值:推动了空间计量局部分析在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中的科学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榆霞  
运用DEA-Tobit两步法估算和解释1992~2008年中国区域环境规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第一,总体来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上升的,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推动,并且TFP指数存在时序和区域特征。第二,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支持"波特假说"。第三,环境规制对TFP影响系数的时间虚拟变量不显著,但区域特征显著,其表现为:东部地区环境规制较为严格且TFP较高,这可能与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博弈、FDI技术外溢效有密切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阳军  汪传旭  俞超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引入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分析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改善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因,而技术变化起着负面影响;省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在逐渐加强。同时,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污染治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面效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段文斌  尹向飞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详细说明了应用传统的索洛余值法、索洛扩展模型、SFA模型、DEA分析方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时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方向进行简单的评述,最后指出不要过分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更准确测度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方法的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秀  韩璐  徐燕  王幸娟  
基于出口的二元结构,使用20042012年中国26个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在加工贸易门槛模型中,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水平位于一定区间时,加工贸易出口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加工贸易出口显著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否则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加工贸易出口并非一定阻碍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一般贸易门槛模型中,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均显著为负,并未直接表现为生产率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加工贸易出口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郗恩崇  徐智鹏  张丹  
文章基于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探索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各个省份2001~2011年的TFP呈递增趋势,但部分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可能与外部冲击有关;交通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不显著,而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存在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宝华  谢忠秋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考虑各区域在能源约束和碳排放下的全要素生产率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在梳理了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现状后,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和特征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在不考虑低碳因素下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对全国及三大区域的收敛性进行了解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绍伦   杨慧丽   张頔  
以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将数据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测算省域制造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利用GMM方法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数据要素投入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据要素投入对制造业GTFP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2)数据要素投入水平对制造业GTFP的影响存在基于数据要素投入水平的单门槛效应,当数据要素投入水平小于门槛值0.317时,对GTFP具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但当其跨越门槛值后,则表现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3)数据要素投入水平能够通过推动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化,进而促进制造业GTFP的提升。基于此,就合理配置数据要素投入水平、提升制造业GTFP及优化要素禀赋结构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绍伦   杨慧丽   张頔  
以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将数据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测算省域制造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利用GMM方法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数据要素投入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据要素投入对制造业GTFP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2)数据要素投入水平对制造业GTFP的影响存在基于数据要素投入水平的单门槛效应,当数据要素投入水平小于门槛值0.317时,对GTFP具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但当其跨越门槛值后,则表现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3)数据要素投入水平能够通过推动要素禀赋结构的合理化,进而促进制造业GTFP的提升。基于此,就合理配置数据要素投入水平、提升制造业GTFP及优化要素禀赋结构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翠  刘辉  刘克非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的有关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往往只考虑合意产出而忽视非合意产出,造成测度失真。文章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DEA方法,考虑污染排放产出,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重新测度了我国1998~2010年我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寻求担当工业"先进者"角色的省市,同时与不考虑污染排放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