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1)
2023(12273)
2022(9982)
2021(9413)
2020(7910)
2019(17771)
2018(17624)
2017(33470)
2016(18180)
2015(20089)
2014(20024)
2013(19969)
2012(18287)
2011(16522)
2010(16768)
2009(15843)
2008(16084)
2007(14357)
2006(12904)
2005(11882)
作者
(50322)
(42676)
(42156)
(40144)
(26916)
(20306)
(19055)
(16523)
(16039)
(15116)
(14707)
(14163)
(13823)
(13503)
(13380)
(12732)
(12311)
(12172)
(12143)
(12106)
(10689)
(10458)
(10227)
(9809)
(9550)
(9536)
(9415)
(9374)
(8545)
(8519)
学科
(86178)
(82258)
经济(82148)
(69213)
企业(69213)
管理(61518)
(45730)
方法(34345)
农业(30244)
业经(29303)
(26823)
数学(26689)
数学方法(26538)
中国(23819)
(21196)
(18611)
财务(18601)
财务管理(18578)
企业财务(17644)
技术(17048)
(16735)
(16378)
贸易(16368)
(16334)
(16067)
(13991)
(13594)
(13414)
银行(13407)
体制(13396)
机构
学院(264602)
大学(258526)
(124157)
经济(122290)
管理(105845)
理学(90935)
研究(90898)
理学院(90084)
管理学(89128)
管理学院(88608)
中国(74785)
(56994)
(56601)
(53760)
科学(50356)
(45564)
财经(44595)
农业(43092)
中心(41013)
研究所(40889)
(40799)
(40095)
业大(40072)
经济学(38255)
经济学院(34533)
北京(34006)
财经大学(32651)
经济管理(31393)
(31362)
(30819)
基金
项目(169204)
科学(136332)
研究(127520)
基金(126959)
(109613)
国家(108525)
科学基金(94478)
社会(86373)
社会科(81683)
社会科学(81663)
基金项目(66629)
(64638)
自然(58100)
自然科(56842)
自然科学(56828)
教育(56445)
自然科学基金(55935)
(52943)
资助(50759)
编号(50329)
成果(39932)
(39868)
(39012)
(38146)
(37391)
重点(37316)
国家社会(37070)
(35185)
创新(34887)
(34727)
期刊
(146049)
经济(146049)
研究(82322)
(59469)
中国(55124)
(46131)
管理(41331)
农业(40084)
科学(37879)
学报(36694)
(30081)
金融(30081)
大学(29616)
业经(28933)
学学(28320)
财经(23205)
经济研究(22759)
技术(22655)
教育(22358)
(21456)
(20157)
问题(19575)
世界(17051)
技术经济(15595)
(15439)
农村(14583)
(14583)
农业经济(13897)
国际(13409)
经济问题(13260)
共检索到408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润华  张兴无  
1985年以来中国农业在粮食产量增长滞后的表象背后,经历了一场革命。中国农业的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变以及农业结构的转变。转变背后的动力主要不是农业自身,而是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尤其是非农业部门收入的提高,收入提高带来了食品消费需求的变化,进而导致了农业(供给)结构转变。1990年代以后新增劳动力的递减,快速的每年约1%的城镇化以及大规模的非农就业,使得农业从业人口自2003年开始扭转了上升趋势开始下降。中国农业有可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迈向充分就业的适度规模、多种经营的农业,从而改善农村隐性失业,提高务农人员收入,缓解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过剩和低收入的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嵩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农业发展将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几个部门之一。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压力与动力同在,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就这些影响的积极意义而言,那就是中国农业将有可能在国际贸易的驱动与引导下,引发在结构上、技术上、制度上的一场革命,由一个以安全为基本目标的农业,改造成为建立在市场制度上的商品农业,进而成为适应全球贸易的现代化贸易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谷成  
论文在采用单元调查评估法对分省农业污染排放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应用考虑非合意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方向性距离函数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进行核算,考察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统筹兼顾关系,阐释绿色生产率增长背后的制度原因。论文认为,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发展问题,农业增长要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实现绿色生产率革命来推动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彦坤  
新农业科技革命是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面对现实和国民经济总发展目标的要求,确定我国新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宏观、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六项发展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谟炎  
本文主要从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及合作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中国农业发展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瑞法  
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地概述了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演变过程,第二部分以诱导创新理论为依据对过去农业科技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展望了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文章的最后部分在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与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季焜  
人们对中国食物和农业问题的关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未来几十年的中国农业会怎样 ?在一个开放的贸易环境下 ,中国是否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求 ?未来解决中国食物安全最有效的政策和投资方向是什么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在分析过去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未来的20年中国的农业进行展望。本文设计了不同的情景方案 ,重点分析国内供给和需求的政策及贸易自由化等因素对未来农业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信迺诠,程延年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将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必将给社会经济各方面、特别是农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在深入探讨我国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方法,研究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论述了我国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和农业气候资源的重新分配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料、糖料)生产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玲  
一、引言 在发展中国家,除了公开失业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公开失业,即隐性失业。我国一些学者认为,所谓隐性失业是相对于公开失业而言的,其涵义是指劳动者虽不处于零工时零收入,但其劳动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收入也不能达到维持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也有人认为,隐性失业亦可称为不充分就业或就业不足,是指社会名义就业量减有效就业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隐性失业日益严重,引起理论界与实际部门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特别对于我国农村经济而言,大多数农业经济学家和政府有关官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向东  
当前,全球性的新农业革命正在形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焦长权  董磊明  
农业机械化是对中国小农经济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中国农业机械化自农业集体化时期即得以低水平起步,20世纪80年代之后虽有所发展,但速度非常缓慢。2000年以来,尤其是2005年之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展,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内生动力;政府因势利导,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使之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农业机械化的初级阶段迈入中级阶段,预计2020年左右将进入高级阶段。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在中国的深度推进,确实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对中国的农业经营形态、城乡关系格局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