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9)
- 2023(16344)
- 2022(13545)
- 2021(12582)
- 2020(10693)
- 2019(24041)
- 2018(23426)
- 2017(44980)
- 2016(24276)
- 2015(26997)
- 2014(26623)
- 2013(26476)
- 2012(24532)
- 2011(22159)
- 2010(22295)
- 2009(21298)
- 2008(21596)
- 2007(19632)
- 2006(17502)
- 2005(16555)
- 学科
- 济(103667)
- 经济(103523)
- 业(95807)
- 企(87895)
- 企业(87895)
- 管理(86989)
- 方法(44131)
- 财(35355)
- 数学(34816)
- 数学方法(34533)
- 业经(32459)
- 制(31975)
- 中国(29912)
- 农(29721)
- 银(25915)
- 银行(25769)
- 务(24421)
- 财务(24399)
- 财务管理(24360)
- 行(24340)
- 企业财务(23187)
- 技术(22193)
- 农业(20604)
- 体(20284)
- 贸(19935)
- 贸易(19916)
- 融(19806)
- 金融(19804)
- 易(19468)
- 学(18607)
- 机构
- 学院(350422)
- 大学(350082)
- 济(154597)
- 经济(151794)
- 管理(135538)
- 研究(122845)
- 理学(114983)
- 理学院(113795)
- 管理学(112283)
- 管理学院(111621)
- 中国(102946)
- 财(76088)
- 京(74977)
- 科学(71444)
- 所(62766)
- 农(61368)
- 财经(59187)
- 研究所(56417)
- 中心(55075)
- 江(54849)
- 经(53967)
- 业大(50062)
- 经济学(48627)
- 农业(48270)
- 北京(47700)
- 院(44447)
- 财经大学(44051)
- 经济学院(43684)
- 州(42789)
- 范(39763)
- 基金
- 项目(224965)
- 科学(179395)
- 基金(167124)
- 研究(162640)
- 家(146924)
- 国家(145744)
- 科学基金(125312)
- 社会(107016)
- 社会科(101698)
- 社会科学(101676)
- 基金项目(87006)
- 省(86143)
- 自然(80627)
- 自然科(78825)
- 自然科学(78797)
- 自然科学基金(77570)
- 教育(73431)
- 划(72441)
- 资助(68804)
- 编号(61416)
- 创(51982)
- 重点(51210)
- 部(51162)
- 成果(50302)
- 发(48059)
- 创新(47866)
- 业(46589)
- 国家社会(45694)
- 制(45503)
- 教育部(44159)
- 期刊
- 济(175464)
- 经济(175464)
- 研究(111664)
- 中国(75730)
- 财(63430)
- 管理(58651)
- 农(56791)
- 学报(54678)
- 科学(53213)
- 融(46844)
- 金融(46844)
- 大学(42499)
- 学学(40522)
- 农业(37591)
- 教育(31686)
- 财经(31637)
- 技术(30147)
- 经济研究(29074)
- 业经(27568)
- 经(27369)
- 业(23313)
- 问题(22630)
- 贸(20086)
- 技术经济(19610)
- 世界(18731)
- 国际(18555)
- 科技(17007)
- 现代(16975)
- 版(16192)
- 财会(16007)
共检索到552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新夫
中国情景下银行体系对企业创新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不仅是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落实的核心问题,也是事关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中国银行异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特定背景,利用银行管制放松带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地级市层面进入以及营业网点数量扩张所形成的银行结构性竞争,实证检验银行体系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总体而言,银行结构性竞争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U型影响效应,表明其所具有的二重性作用效应,即当银行结构性竞争尚未超过临界值时,竞争对企业创新造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新夫
中国情景下银行体系对企业创新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不仅是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落实的核心问题,也是事关银行主导的金融体制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中国银行异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特定背景,利用银行管制放松带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地级市层面进入以及营业网点数量扩张所形成的银行结构性竞争,实证检验银行体系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总体而言,银行结构性竞争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U型影响效应,表明其所具有的二重性作用效应,即当银行结构性竞争尚未超过临界值时,竞争对企业创新造成抑制效应,而当银行结构性竞争超过特定临界值时,竞争才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促进效应。后续的机制分析进一步发现:银行业自身结构性变化所蕴含的垄断特征是产生这种显著U型关系的内在动因,国有五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结构性差异对企业创新活动造成了显著的差异性作用,其叠加效应是形成这种U型关系的内在机制。本文的经验发现为重新审视和深入理解发展中国家银行体系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严楷 杨筝 赵向芳 王红建
本文使用省级层面的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构造银行地区结构性竞争程度指标,探究银行竞争加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检验结果发现,整体上银行业竞争加剧显著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按照产权性质分组检验发现,银行业竞争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组与非国有企业组中均显著,且两者无显著差异,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银行业竞争对国有企业主要通过融资成本机制、而非国有企业主要通过融资约束机制促进其提高风险承担水平。经济后果检验发现,银行业竞争加剧均显著提高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价值,且相对国有企业,其对非国有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以上研究结论表明,深化银行体系改革以促进银行间竞争程度的提高,对构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贾 宋钰娇 邹淑仪
本文以2009年实施的银行管制放松政策作为银行竞争的外生冲击,研究了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增加提高了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雇佣,并引起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流入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竞争增加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在大中型企业、低TFP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融资约束低的企业以及成立时间更久的企业中更明显。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就业水平,同时也为促进中国实现“稳就业”目标提供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银行竞争 劳动力雇佣 企业信贷可得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袁靖波 李园园 晋向东
基于中国财产保险行业2005—2014年间的二手数据,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制度情境,揭示了制度化和操作化两种组织形式的竞争密度在管制放松前后对企业道德偏离影响的演变规律,并通过中介机制尝试探索了其中的作用机理。实证结论表明,管制放松之前,基于制度化组织形式的竞争密度对企业道德偏离具有正向影响,基于操作化组织形式的竞争密度对企业道德偏离具有负向影响;管制放松之后,基于制度化组织形式的竞争密度对企业道德偏离的正向影响减弱,基于操作化组织形式的竞争密度对企业道德偏离的负向影响增强。从中介机制看,在管制放松前后,产品市场竞争在基于操作化组织形式的竞争密度与企业道德偏离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本研究提炼了中国本土化管理中的最新现象,并对西方的道德决策框架进行了批判性借鉴,研究结论为行业内部企业道德偏离的发生机理提供了更加契合中国制度背景的解释,也为当前市场上企业道德偏离的干预和治理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东松 郭敏
如何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制度束缚,焕发企业家精神,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2007年中国银监会准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作为放松银行准入管制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放松银行准入管制对新企业成立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银行准入管制显著促进了新企业成立,在经过控制特定政策冲击、安慰剂检验、改变估计方法以及考虑样本选择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放松银行准入管制主要通过缩短银企距离、促进银行业竞争两个渠道来提高资金可得性进而促进新企业成立。
关键词:
银行准入管制 新企业成立 股份制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雨虹 徐良果 李子扬
民营化在解决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方面的作用尚存争议,尝试以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面临的制度约束差异为切入点,寻找解决该问题的途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与政府管制相关,政府放松对高管薪酬的管制,能够提升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缩减与民营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差距,降低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水平。这意味着民营化不是解决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的唯一途径,进一步还财权于国有企业是改善国有企业存在创新效率损失局面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薪酬管制 企业创新效率 放权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欢浪 铁瑛 刘啟仁
文章探讨了银行业结构性改革中的银行管制放松对我国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管制放松总体上有助于纠正我国的资源误配,且这一作用在私人资本占比高的行业中更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的核心发生机制是银行管制放松促进了企业优胜劣汰,提高了私营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银行管制放松也未能显著降低资源在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配置无效率,因此金融所有制歧视可能没有获得有效纠正。拓展性研究表明,在外向程度高、市场化程度低以及金融竞争激烈的地区,银行管制放松纠正资源误配的作用更强。文章研究表明,中国金融改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改革,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资本的合理布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俊 吴汉利
以2006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竞争性银行业结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绩效假说"得到验证。之后,进一步验证竞争性银行业结构通过信贷资金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且在这一路径中,长期贷款即"客户竞争效应"发挥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
竞争性银行业结构 信贷资金 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喜梅
本文运用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十四个省份自1999~2006年8年的数据,以人均GDP为被解释变量,存贷利率差和银行集中度为解释变量,并将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CPI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放松管制下银行竞争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由政府主导的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利。
关键词:
放松管制 银行竞争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欢 雷震
本文运用我国100家不同类型银行1994—200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市场集中度HHI来度量银行业的市场竞争,考察了放松管制与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关系及其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为了克服银行异质性和市场竞争与银行绩效间的联立性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利用1994年以来的我国外贸依存度构造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工具变量,通过引入识别银行业特征的虚拟变量和面板随机效应模型来消除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伴随放松管制,我国银行业竞争度不断提高,导致了银行利润的普遍下降,而现存银行的异质性对其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当前我国不仅要注重银行业市场结构的调整,而且更应鼓励发展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和小额信贷公司等具有不同...
关键词:
放松管制 市场竞争 银行绩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喻微锋 向玲
本文基于中国银行异地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政策的特定背景,利用银行管制放松所带来的城市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地域扩张与数量扩张所形成的银行竞争,选取我国89家城市商业银行2006—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银行竞争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竞争显著降低了流动性创造,并且主要通过挤压利润以及减少信贷供给渠道来减少流动性创造;银行竞争对流动性创造存在异质性影响,在非上市银行、高杠杆银行以及处于经济欠发达城市的银行中,银行竞争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竞争对表内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银行贷款发放来实现,并且银行竞争对表外流动性创造同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雯 薛炜 王威山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条件下构建绿色创新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学界对外资管制放松能否激励东道国绿色创新存在争议“,污染光环”假说与“污染天堂”假说各执一词。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构造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指标,考察外资管制放松对中国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管制放松显著促进中国工业企业的绿色创新,佐证了“污染光环”假说。机制分析表明,外资管制放松引致国际绿色技术溢出,为中国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绿色技术;与此同时,涉污加剧本土企业在外资流入后的生存压力,倒逼东道国企业借助绿色创新进行针对性应对。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关联将扩大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范围,配套环境规制与强化企业吸收能力将放大外资管制放松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为探寻高水平对外开放下如何加速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基于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祝继高 李天时 赵浩彤
文章采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级商业银行金融许可证数据,分析了银行市场结构性竞争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强银行竞争能够提高工业企业投资效率。对于固定资产占比较低的工业企业,银行竞争更能改善其投资不足;而对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工业企业,银行竞争则更能缓解其投资过度。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2007年《物权法》实施后,银行竞争对工业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对于产权性质和所处地区不同的企业,银行竞争提升投资效率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文章研究表明,随着银行竞争的增强,银行能够有效评价企业的主要贷款抵押物-固定资产,从而发挥更好的融资作用和监督作用。
关键词:
银行结构性竞争 投资效率 固定资产占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启国 胡国柳
基于中国银行业管制放松的特定背景,文章利用地级市层面的银行业分支机构数据,并结合2007—2019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考察了城市“异质性”因素下,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关系的重要异质性因素,在阜阳、六安和芜湖等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城市中,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U”型作用;而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中,则具有显著的“倒U”型作用。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稳健。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冲击使得中国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关系会发生“形状反转”现象,导致不同城市出现银行业竞争与企业创新的研究悖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