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5)
2023(8157)
2022(6641)
2021(6159)
2020(5111)
2019(11664)
2018(10956)
2017(21000)
2016(10756)
2015(12347)
2014(11718)
2013(11992)
2012(11338)
2011(10500)
2010(10451)
2009(10146)
2008(9075)
2007(7924)
2006(7175)
2005(6841)
作者
(31363)
(26009)
(25775)
(24796)
(16664)
(12562)
(11672)
(10305)
(10043)
(9162)
(9135)
(8709)
(8530)
(8519)
(8395)
(8328)
(7790)
(7684)
(7542)
(7060)
(6517)
(6422)
(6297)
(6027)
(5963)
(5870)
(5774)
(5453)
(5328)
(5268)
学科
(48826)
经济(48774)
(27154)
管理(26414)
(26282)
金融(26282)
中国(23702)
(23268)
银行(23246)
(22683)
(21434)
企业(21434)
方法(20377)
数学(18750)
数学方法(18630)
(13157)
(12931)
贸易(12917)
(12803)
(12776)
(11629)
中国金融(11264)
业经(9767)
地方(9169)
(9017)
(8528)
农业(7989)
(7966)
财务(7952)
财务管理(7937)
机构
大学(156830)
学院(153040)
(77526)
经济(76357)
研究(63626)
中国(56891)
管理(52792)
理学(44679)
理学院(44164)
管理学(43563)
管理学院(43306)
科学(35158)
(34651)
(34622)
(32425)
研究所(29660)
中心(29557)
财经(27718)
经济学(27379)
(27039)
(25620)
经济学院(24776)
北京(22934)
(22822)
农业(21569)
(21352)
财经大学(21121)
金融(21019)
(20839)
业大(20503)
基金
项目(100997)
科学(80006)
基金(77221)
研究(72088)
(69208)
国家(68728)
科学基金(57279)
社会(49176)
社会科(46957)
社会科学(46948)
基金项目(38808)
自然(35465)
(34739)
自然科(34696)
自然科学(34682)
自然科学基金(34138)
资助(33341)
教育(31654)
(31273)
编号(25498)
(24272)
重点(23877)
中国(23369)
(23086)
国家社会(22587)
成果(21692)
(21340)
教育部(20943)
创新(20250)
科研(19650)
期刊
(79609)
经济(79609)
研究(53071)
中国(33061)
(32731)
金融(32731)
学报(25762)
(25162)
(24597)
科学(24167)
管理(20831)
大学(19686)
学学(18694)
农业(16333)
经济研究(15382)
财经(14921)
(12995)
国际(12343)
(12168)
教育(11659)
世界(11593)
问题(10598)
技术(10348)
(9796)
业经(9174)
技术经济(7294)
理论(7091)
统计(6878)
(6299)
经济问题(6241)
共检索到24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纳德·麦金农  冈瑟·施纳布尔  霍丛丛  洪郑冲  宋晓丹  
中国的金融谜题产生于两个原因:(1)大量的储蓄过剩(贸易顺差)导致货币错配,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不成熟的债权人,不能借出自己的货币,相反,国内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外币债权(主要是美元)。(2)中美经济学家都误把储蓄过剩归因于人民币的低估。为了安抚美国,人民币对美元以每年6%或更多的速度逐步升值。人民币自2004年以来可预期的升值和美国利率自2007年中期以来的持续下降,不仅吸引了热钱的流入,而且抑制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以私人资本的方式流出。与2005年至2006年的情况类似,这种外汇市场上的对人民币升值的单向赌注已不能由中国相对美国较低的利率抵消。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现在必须进行干预,以防止人民币的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云  郑伟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个人或家庭对财富进行"完全年金化"能够显著提升效用和福利水平,但在现实中,"年金化"水平却极度低下,这一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现象被称为"年金谜题"。本文首先阐释了"年金谜题"的基本背景。然后,通过对年金谜题成因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遗产动机、不完全市场、逆向选择、非精算公平定价、可替代性等"理性人"因素,以及个人金融素养、主观概率、心理账户、信息感知等"非理性人"因素,都能够从不同角度解释年金谜题。最后,对年金谜题解决对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认为政府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激励、保险市场的创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林池  
有一个荷花池,第一天的时候池中只有1片荷叶,但是荷叶的数量每天成倍数增长,第二天2片,第三天4片……假设在第30天时整个池塘全部被荷叶盖满,请问:在哪一天时,荷叶只有一半?你可能马上就答出:第29天。不错,这就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达成的终极突破。我们所设定的每一个目标、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正像这片荷花池,在你做着貌似重复的日常工作的时候,你往往会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云  郑伟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个人或家庭对财富进行"完全年金化"能够显著提升效用和福利水平,但在现实中,"年金化"水平却极度低下,这一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现象被称为"年金谜题"。本文首先阐释了"年金谜题"的基本背景。然后,通过对年金谜题成因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遗产动机、不完全市场、逆向选择、非精算公平定价、可替代性等"理性人"因素,以及个人金融素养、主观概率、心理账户、信息感知等"非理性人"因素,都能够从不同角度解释年金谜题。最后,对年金谜题解决对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认为政府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激励、保险市场的创新发展与风险管控等都是解决年金谜题的重要努力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丹涛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储蓄小于投资,经常项目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项目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项目"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外资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通过引入国外高效率的金融中介完成我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我们已为此付出不少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立晟  王博  
本文运用63个国家1970~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各国对外净资产的决定因素及其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会极大地影响一国对外净资产水平。发展中国家在融入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倾向于吸收长期资本;然而,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又导致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回流至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是中国对外净资产异常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林跃勤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与文献考察总结出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货币霸权视角建立起失衡与危机的数理模型,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美元霸权密切相关。文章进而分析了危机冲击与政策反应模式,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即灵活的市场机制)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长期以来,中国货币历史演进问题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持续关注,且不乏有价值的成果。本文试图梳理万志英的相关研究,以期对“货币超越”的中国谜题做出进一步解释。万志英的讨论从中国长期坚持青铜本位却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一悖论入手,几乎触到了中国货币历史演进机制的要害。他注意到,保持纸币价值稳定的关键是财政约束而非准备约束;中国自古纸币制度之良窳在于政而不在于制。由此出发,便可窥探“子母相权”困局的逻辑舛误,而“信用货币悖论”以及青铜铸币“足值悖论”的深层机理也昭然若揭。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货币制度在率先完成第一次货币超越之后却阻滞于第二次货币超越的原因将有迹可循。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无本位货币的“存货缺陷”以及“跨时配置”功能的阙如。唐宋变革以来的金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第二次货币超越准备了必要条件,但紧随其后的“元明断层”却让弥足珍贵的金融演进势头戛然而止。结果可想而知,中国现代货币制度的确立最终未能跨越金融门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珍增  陆建明  
本文以金融发展的跨国差异为基本前提,通过建立包含资本中间品生产的宏观经济框架,分析了金融发展在国际分工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不同分工模式对全球贸易失衡的影响。根据模型可以得到两个基本结论:第一,金融发展差异是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差异提高通过加大相对价格差异提高了贸易量,但贸易收支是平衡的;第二,给定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形态,一旦金融发展水平超过某一特定临界值,国家间的分工就会由传统的水平分工转化为产品内垂直分工,贸易不平衡随之产生并逐渐扩大。利用分行业贸易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后认为模型具有合理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永刚  
长期以来,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共生、冲突和无关的争论。为了厘清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选取20世纪60年代后国内外实证文献作为分析对象,分别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观念认知、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分配、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作用机制、教学效果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仍是大部分教师的主要观念,教学与科研在知识、个体和组织多个层面上相互联系;二者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有冲突,但科研对教学并不存在等量挤占效应,增加的时间主要来自工作之外的其他时间;在不同学生层次和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结合的程度和方式也不相同;教师科学研究与学生评教结果无关,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汪青松  罗娜  
缘起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借助英国公司治理准则的"遵守或解释"法技术设计兴起,作为改善上市公司治理质量的有效机制已成全球共识。然而,"郑百文案""康美药业案"等凸显了中国现有独董制度的内在缺陷与功能不彰。独立董事"不独立"的追问并未触及独立董事因何独立之本质。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域外考察表明,应面向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特殊制度需求,对独董独立性的内涵进行本土化改造,中国上市公司独董制度应实现从身份性独立到功能性独立的理念转变,使之成为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监督机制。为此,应从独董任免、行权、薪酬、责任与救济等具体机制方面实现独董功能性独立之再造。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双支柱解决方案”得到了二十国集团的背书,137个国家(地区)就该方案达成了新国际税收协议,且已被广泛视为国际社会需要税收合作的证据。最近提出的关于国际税收合作的理由有三个:一是服务贸易的转型破坏了传统国际税制设计的前提;二是国际社会需要安抚美国,防止其发动贸易战;三是国家应该通过合作来终结税收竞争和跨国公司避税,但这与经济理论和“双支柱方案”的实际内容不一致。理论上看,无论是关于生产资本还是公司总部的税收竞争,终结竞争都不能为所有国家创造利益。就政策内容而言,“双支柱方案”更有可能被解读为限制而非增强政府对跨国公司征税的能力。“贸易条件理论”为世贸组织的制度提供了合理解释的方式,为了效仿“贸易条件理论”的成功,可能需要摒弃某些长期以来在国际税收讨论中盛行的假设。只有对国际税收的主题进行更基本的概念化重构,才能揭示国际税收合作的真实过往与未来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锦春  谢建国  
通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环境下的两国跨期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平等、金融自由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并使用72个国家1973-2002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不平等对进口的影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存在差异;金融自由化程度加深不仅会促进进口,也会恶化经常项目并放大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常项目和进口的影响。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分配不平等恶化会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规模,而我国经常项目的结构性失衡根源在于国内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维持合理的收入分配以及适度的金融自由化水平有助于我国经常项目结构性失衡的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雷达  赵勇  孙瑾  
本文从全球经济失衡到金融危机产生再到失衡调整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可持续的基础在于,美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发达和实体经济中高收益行业的存在。而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经济失衡的调整将不可避免。从性质上看,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是居民过度消费以及外部经济失衡纠偏调整的表现形式。同时,金融危机的发生并没有改变当前的国际金融格局,在缺乏制度和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的增长必将进入一个高波动低水平的增长阶段,此时任何指标反映的经济复苏都缺少创新的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月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在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形成巨额贸易逆差,为逆差融资又产生巨额外债,这些造成美国的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