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7)
2023(14922)
2022(12392)
2021(11435)
2020(9160)
2019(20901)
2018(20412)
2017(38847)
2016(20664)
2015(23095)
2014(22962)
2013(22942)
2012(22073)
2011(20427)
2010(20929)
2009(19585)
2008(18977)
2007(16917)
2006(15473)
2005(14667)
作者
(61432)
(51150)
(50999)
(48767)
(33170)
(24598)
(22939)
(19737)
(19630)
(18396)
(18017)
(17221)
(16801)
(16694)
(16447)
(15966)
(15003)
(14877)
(14651)
(14238)
(13153)
(12593)
(12400)
(11928)
(11604)
(11600)
(11435)
(10984)
(10484)
(10196)
学科
(108446)
经济(108345)
(54100)
管理(53523)
(41149)
企业(41149)
方法(36645)
中国(36298)
数学(32219)
数学方法(31949)
地方(28819)
(28714)
金融(28713)
(27189)
银行(27161)
(26438)
(26419)
(23187)
业经(22231)
(21294)
(21040)
(20101)
贸易(20082)
(19482)
农业(18605)
地方经济(16467)
(15079)
环境(14932)
(14407)
(13358)
机构
大学(305637)
学院(304979)
(143413)
经济(140780)
研究(119275)
管理(107467)
中国(96841)
理学(90585)
理学院(89406)
管理学(88010)
管理学院(87430)
科学(68737)
(66196)
(65809)
(61721)
研究所(55718)
中心(53190)
(51808)
财经(51451)
经济学(47350)
(46806)
(46470)
北京(43129)
经济学院(42422)
(42222)
(41035)
业大(40634)
师范(40630)
农业(40192)
财经大学(38241)
基金
项目(192881)
科学(152842)
基金(142308)
研究(141202)
(124836)
国家(123840)
科学基金(104616)
社会(94066)
社会科(89511)
社会科学(89490)
基金项目(73283)
(72647)
自然(64137)
教育(63076)
自然科(62671)
自然科学(62651)
(61795)
自然科学基金(61603)
资助(59135)
编号(53752)
(47621)
成果(45422)
重点(44672)
(43850)
国家社会(40781)
(39891)
课题(39210)
发展(38892)
(38285)
(37920)
期刊
(167791)
经济(167791)
研究(103734)
中国(67125)
(49469)
(49094)
学报(47588)
(46082)
金融(46082)
科学(45332)
管理(42351)
大学(36259)
学学(34333)
农业(32881)
教育(30193)
经济研究(29113)
财经(27474)
技术(24535)
业经(24100)
(23902)
问题(21833)
(19829)
国际(18669)
世界(18408)
(17629)
技术经济(16240)
统计(14900)
经济问题(13514)
现代(13461)
(13430)
共检索到494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章振华  占华丽  战明华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突变性的判断,运用平滑移动自回归(STAR)模型,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多重均衡问题重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多重均衡现象,且这种现象具有对转型阶段的敏感性。具体而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1992年前后处于低水平均衡,而在1996年两者之间的多重均衡现象发生了逆转,均衡点发生了向高水平均衡的跳跃。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形成了更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战明华  
The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henomenon of multi-equilibrium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does exist by using dynamic optimization theory of general equilibrium between three sectors of consumer,producer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 and conducts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ulti-equilibrium in Chin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全权  
本文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框架下构建了保险业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和多重均衡现象,在保险业发达的情形下,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相互促进;在保险业不发达的情形下,经济增长存在低水平陷阱。本文以寿险业为例,运用中国各省份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门槛回归估计结果显示,寿险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人均GDP和保险密度进入更高的区制,寿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当相对寿险深度跨越更高的门槛值后,寿险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程度降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民生发展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落脚点。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的理论影响分析框架,并采用门槛面板计量模型以及相关统计方法,实证考察2000年以来中国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对民生发展的多重均衡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以经济增长质量、人均GDP和经济结构为门槛变量的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的影响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而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的结果则显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为此应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泽广  王群勇  高明生  
既有研究和特征事实表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这种多重均衡关系又以"需求跟进"和"供给拉动"两种因果模式最为典型。然而,很难对不同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用单一的因果模式加以概括和描述。本文证明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多重均衡关系的存在性及其转化的条件,并利用4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文章发现,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确存在着不同的均衡形态和因果关系模式;同时,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模式以1978年和1994年为分界岭呈现三个阶段性特征,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经历了由平稳到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海明  柳沙玲  
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产生多重的、稳定状态的均衡。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多重均衡,运用邹至庄断点检验(Chow Test)和预测失败检验(Predictive Failure Test)对中国省际农村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必须达到一定临界水平才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袁亮  
本文从金融服务可得性研究中引申出金融广度的概念,以区分金融服务渠道宽度和金融服务对象范围,更为全面地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深度、宽度与广度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从这个三个维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特征,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而会导致实体经济受损。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特征是低金融广度和金融宽度与高金融深度。对我国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短板是过低的金融广度和宽度,金融的不均衡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增强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行金融业普遍服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要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华  吴珍珠  
本文以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水平作为金融发展的门槛变量,将技术创新引入门槛效应检验模型,采用1994-2015年29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多元门槛效应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多元门槛效应,不同门槛区间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不同。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健全金融和经济二者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以及发展以新三板为主的科技金融体系等政策建议,以强化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封福育  
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构建包含环境保护部门和实际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应用动态优化理论探讨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多重均衡关系。而后利用我国200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波特假说"在我国得到了经验支持,环境规制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王国强  
基于中国1992-201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对金融偏离度的测度以及运用双门槛回归检验,证实了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而是呈现出促进和抑制的差异,即存在非均衡性。由于非均衡以不同机制大幅降低了金融市场对资本的有效配置能力,相对于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向上或者向下的过度偏离都抑制了实体经济增长,从而说明金融发展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需要金融部门主观上的支持,客观上也需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增长相适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光辉  冯星宇  
研究对277个地级市在2011—2019年间的信用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1)城市的信用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但仅在东部地区信用对经济具有较高的拉动作用,其他地区主要依靠经济推动信用发展;(2)从全国范围来看,信用—经济的耦合程度保持在初级协调水平,东部的协调程度相对更高,处于中级协调水平;(3)信用—经济耦合协调程度高并不能说明两个系统均衡发展。东部双系统均发展良好,中部地区的城市大多是信用领先经济,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的经济与信用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失调数量不断增加。最后,文章就如何实现信用和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伟  
周期性波动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任何周期性波动均存在瞬时均衡值,经济增长周期的瞬时均衡值取决于内部结构性因素和财政支出及出口等外生变量,随影响因素的变化呈动态发展状态。动态化索罗模型本身即是一个内生性周期性波动模型,其稳定均衡增长状态与经济增长周期的动态均衡增长状态是一致的。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增长理论分别反映了经济增长周期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从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看,短期波动总是围绕长期波动展开,并以长期波动为动态均衡值。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周期性下降趋势,但年均GDP增速仍能保持在6.5%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任晓珠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将金融深化、自主创新与经济均衡发展纳入统一框架,旨在厘清三者本质关系与内在逻辑。结果得出:自主创新对经济均衡发展存有非线性U型作用,且呈现地区异质性特征。机制解析显示,自主创新可经由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两大重要渠道,提升经济均衡发展水平。门槛效应检验发现,伴随着金融深化程度加深,自主创新对经济均衡发展积极作用逐渐强化,即在自主创新影响经济均衡发展过程中,金融深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应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注重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稳态强化金融深化程度,进一步发挥金融驱动创新作用,助推经济均衡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