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28)
2023(20771)
2022(17669)
2021(16318)
2020(13625)
2019(31385)
2018(30843)
2017(59001)
2016(31601)
2015(35470)
2014(35187)
2013(34852)
2012(32371)
2011(29213)
2010(29397)
2009(27395)
2008(26023)
2007(22711)
2006(20266)
2005(18435)
作者
(89944)
(74810)
(74262)
(70818)
(47884)
(35823)
(33913)
(29212)
(28596)
(26662)
(25633)
(25327)
(23753)
(23713)
(23312)
(23070)
(22130)
(21513)
(21506)
(21484)
(18759)
(18325)
(17991)
(17169)
(16866)
(16757)
(16453)
(16171)
(15116)
(14698)
学科
(144283)
经济(144140)
管理(87969)
(85010)
(68473)
企业(68473)
方法(59194)
数学(51834)
数学方法(51245)
中国(42800)
(36308)
(33292)
地方(33116)
业经(30739)
(30306)
金融(30304)
(29199)
银行(29151)
(28624)
(28093)
(26563)
(25890)
贸易(25868)
(25062)
农业(25003)
理论(20986)
环境(20701)
(20625)
财务(20543)
财务管理(20500)
机构
大学(448534)
学院(446094)
(192449)
经济(188606)
管理(172832)
研究(157122)
理学(148553)
理学院(146926)
管理学(144395)
管理学院(143608)
中国(124036)
(96273)
科学(93052)
(87347)
(78433)
中心(71867)
研究所(71108)
(70215)
财经(69621)
(65075)
(63410)
业大(63073)
北京(61626)
经济学(59736)
(58619)
师范(58043)
(56942)
农业(54459)
经济学院(53645)
(52902)
基金
项目(298539)
科学(235565)
研究(219363)
基金(217908)
(189562)
国家(187992)
科学基金(161652)
社会(140733)
社会科(133599)
社会科学(133566)
(114213)
基金项目(114152)
自然(103174)
自然科(100815)
自然科学(100789)
教育(100270)
自然科学基金(98983)
(96337)
资助(90898)
编号(88682)
成果(72158)
重点(66916)
(66444)
(66361)
(61465)
课题(61156)
国家社会(58922)
教育部(57494)
创新(57467)
科研(56752)
期刊
(213298)
经济(213298)
研究(138570)
中国(89133)
学报(67433)
(65875)
管理(65127)
(63732)
科学(63432)
大学(52112)
(52036)
金融(52036)
学学(48995)
教育(47655)
农业(43736)
技术(39589)
经济研究(35520)
财经(34851)
业经(32828)
(29985)
问题(27270)
(22945)
(22818)
技术经济(22659)
图书(22500)
统计(21712)
理论(21369)
世界(21327)
国际(20489)
科技(19757)
共检索到680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华  
通过对1993—2001年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即使对于上市公司,银行贷款仍然构成其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并且支撑着企业活跃的投资活动。然而,企业获得贷款的结构不合理,对贷款的利用效率日益下降,除了贷款以外,金融体系所提供的其他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不足。这说明银行业从提供融资支持上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但在优化资本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功能尚不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俊生  伦晓波  林树  
本文在标准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引入专利部门和金融发展变量,试图发现金融发展、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数据的匹配,综合运用省份、行业和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外部融资依赖影响下与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厘清金融发展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增长的机制,为金融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可得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不完善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创新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这对金融发展如何适应于转型升级的经济结构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贾俊生  伦晓波  林树  
本文在标准的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引入专利部门和金融发展变量,试图发现金融发展、创新产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数据的匹配,综合运用省份、行业和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外部融资依赖影响下与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关系,厘清金融发展促进创新进而推动增长的机制,为金融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实证研究发现:信贷市场可得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不完善限制了其作用发挥;创新是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这对金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廷春  
发育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有关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 ,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 ,并运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 ;不能单纯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数量扩张 ,应更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圆  赵莲莲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金融发展驱动经济增长的微观途径与机制,同时分析异质性企业对金融发展的差异性反应。文章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利用非四大行占地区银行业总贷款比重构建金融发展指标。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虽然能够推动微观企业整体的产出增长和资本投入,并且对高外部融资依赖行业中的企业作用更明显,但却存在着企业间的非平衡性。首先并非所有企业都因为金融发展而受益,其次盈利能力和生产率水平越高的企业受益越多。总体来说,高生产率、高利润率的民营制造业企业是中国金融发展最大的获利群体。这表明我国渐进式的金融改革不仅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的困境,还能优化资本的配置效率,导致金融要素在工业企业间进行再分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连刚  王树锋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赖明勇  阳小晓  
本文针对中国 1 978— 2 0 0 0年期间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证明了两者的因果关系。其中 ,金融中介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金融中介部门效率 ,提高以及金融中介部门对非金融中介部门外部效应两条途径实现 ;同时 ,经济增长对金融中介发展也有反向带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实际部门对金融中介部门的外部效应大于金融中介部门对实际部门的外部效应 ,这说明我国金融中个发展基本处于是“需求带动型”附段。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莎  王军  
以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银行、证劵和保险3个行业的相关数据,选取普惠渗透度、使用度和效用度3个维度的11个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并进一步分析普惠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中国普惠金融指数在震荡中有所提升,东部地区的普惠金融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与宏观经济之间呈倒U型关系,东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普惠金融对于人均收入和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张成  
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石出上就金融的内生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就来自中国各省各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传导机制的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京  梁璐璐  张之  
人们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理论的实现需要有一个前提,即东道国必须有一个相对发达的金融体系。文章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间的关系,特别是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建立包括GDP、FDI以及交叉项的VAR模型进行研究。特别是,交叉项等于FDI乘以金融发展指标,引入该因子解释了由金融业发展所影响的外商直接投资,并且选取了两个可以代表中国金融业发展水平的因素:银行部门和股票市场。在银行部门中,FDI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种影响的程度是有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基于1990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水平决定的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样本期内FDI通过其资本积累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有随时间而强化的趋势;金融发展具有放大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并由此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但目前来看这一影响还比较小;"金融抑制"现象依然存在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经历了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之后,"金融抑制"现象已有所减轻,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赵晓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领域。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导出:地区金融发展的速度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的大小由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在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通过应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中国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门限效应这一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