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7)
- 2023(15506)
- 2022(12991)
- 2021(11888)
- 2020(9726)
- 2019(21995)
- 2018(21705)
- 2017(41448)
- 2016(22102)
- 2015(24679)
- 2014(24578)
- 2013(24422)
- 2012(23111)
- 2011(21038)
- 2010(21560)
- 2009(20721)
- 2008(20059)
- 2007(17939)
- 2006(16703)
- 2005(16043)
- 学科
- 济(109981)
- 经济(109853)
- 管理(63352)
- 业(59972)
- 企(48134)
- 企业(48134)
- 中国(37952)
- 方法(34025)
- 财(30194)
- 数学(29821)
- 数学方法(29648)
- 融(29156)
- 金融(29154)
- 地方(29125)
- 银(27921)
- 银行(27903)
- 行(27069)
- 农(27035)
- 制(26435)
- 业经(24324)
- 税(22335)
- 税收(20871)
- 收(20694)
- 贸(20126)
- 贸易(20105)
- 易(19530)
- 农业(18306)
- 体(18118)
- 学(17723)
- 务(16587)
- 机构
- 学院(314454)
- 大学(313880)
- 济(150480)
- 经济(147668)
- 研究(118979)
- 管理(111861)
- 中国(98907)
- 理学(93031)
- 理学院(91964)
- 管理学(90907)
- 管理学院(90288)
- 财(77073)
- 京(67771)
- 科学(63687)
- 所(59878)
- 财经(57769)
- 中心(53488)
- 研究所(52803)
- 经(52315)
- 江(49685)
- 经济学(49463)
- 农(45447)
- 北京(44662)
- 经济学院(44221)
- 财经大学(42559)
- 院(42209)
- 范(40584)
- 师范(40238)
- 州(39187)
- 业大(36688)
- 基金
- 项目(190263)
- 科学(150917)
- 研究(146369)
- 基金(139004)
- 家(119133)
- 国家(118134)
- 科学基金(100906)
- 社会(97707)
- 社会科(92962)
- 社会科学(92946)
- 省(71862)
- 基金项目(71286)
- 教育(65782)
- 划(59983)
- 自然(58505)
- 编号(57896)
- 资助(57350)
- 自然科(57104)
- 自然科学(57091)
- 自然科学基金(56125)
- 成果(49760)
- 发(46903)
- 部(43886)
- 重点(43570)
- 国家社会(42149)
- 课题(41863)
- 制(40976)
- 创(39787)
- 性(39756)
- 发展(39272)
- 期刊
- 济(181740)
- 经济(181740)
- 研究(115917)
- 中国(74483)
- 财(60271)
- 融(48231)
- 金融(48231)
- 管理(46094)
- 农(43914)
- 学报(40789)
- 科学(40063)
- 教育(34832)
- 大学(32558)
- 经济研究(30905)
- 学学(30443)
- 财经(30351)
- 农业(28876)
- 技术(26918)
- 经(26271)
- 业经(25869)
- 问题(23293)
- 贸(20804)
- 国际(20163)
- 世界(18973)
- 务(18293)
- 税(16583)
- 技术经济(16404)
- 业(15443)
- 税务(14768)
- 经济问题(14487)
共检索到529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刚 尹希果 潘杨
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银行贷款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并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同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显著降低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进一步以1994年为界进行了分段估计,实证结果再一次支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表明如要更好的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就必须将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分税制改革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刚 尹希果 陈华智
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把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作为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对三大地区人均GDP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在我国同样成立;但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均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仅停留在增加资本积累上,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不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可 于凌云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结构突变单位根过程检验方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79-2004年间分税制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在分税制改革后,无论是短期经济增长还是长期经济增长,其增长率变得更加平稳了,但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没有发生改变,而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则下降了。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晏 龚六堂
本文在 Zhang 和 Zou(1998)与 Lin 和 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分税制改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以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分税制改革20年实践,结果表明:间接税为主的"效率型"税制结构显著降低了经济增长绩效,且这一消极效应在体制背景下得到了强化;宏观税负的负面经济增长绩效正逐步累积;现有税制安排弱化了分税制体制本身所带来的正向增长效应;投资的增长绩效尚未全面释放;人口红利的经济绩效渐进衰竭;教育环境的改善则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广义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亟待通过优化税制结构,调整宏观税负水平,重塑体制激励框架,重构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
关键词:
税制结构 经济增长 分税制 宏观税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陈波
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置于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使分权化体制下的金融资源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本文验证了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发现,在分权化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方面作用不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而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分权化的制度环境,但它本身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效应是含糊的。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尹希果 陈刚 潘杨
文章对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改变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格局的同时,是否使地方政府施加于金融部门的行为方式也趋于变化作了系统考察。研究显示,正是由于分税制改革切断了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联系,使得地方政府面临着沉重的财政负担,从而导致了其普遍加强了对金融信贷行为的干预,不利于金融部门发挥其价值发现与企业监管的职能,进而也必然导致金融信贷资金配置的低效率。计量分析结果也有力地支持了上述观点,其政策含义是将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同一个框架中将有利于减少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成本”。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政府干预 金融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高彦彦 郑江淮
分税制改革因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而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从而深刻地改变着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当农业税费全归地方财政收入,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而经济增长又成为地方官员政治晋升的主要指标时,面临财政压力的理性地方政府会强化其城市偏向程度,从而损害农业增长。本文运用1978至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政压力对农业增长特别是粮食增长产生消极影响;非本级财政收入因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而有助于农业增长;地方政府对预算外资金的依赖则不利于农业增长。历史和经验证据支持了分税制改革强化地方政府城市偏向的观点。
关键词:
分税制改革 财政压力 城市偏向 农业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继良 田志刚
从理论上讲,分税制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效应,但目前这一效应并未得以充分发挥。这既与分税制的目标有关,又同当前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诸多因素有关。因此,要充分挖掘分税制的这一体制效应,不仅要完善体制本身,还需制定科学的财政政策以纠正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经济因素
关键词:
分税制,体制效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彦民 李明雨
文章采用1994年分税制以后的数据,构建了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在内的政府收入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收入结构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流转税①和所得税收入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收入对经济的支持;而社会保障收入则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收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将社会保障收入及时纳入税收体系,合理调整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比例,是当前发展目标转型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
收入结构 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 财政收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可
运用面板数据的结构突变单位根过程检验方法,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79~2004年间分税制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分税制改革后,无论是短期经济增长还是长期经济增长,其增长率变得更加平稳了,但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没有发生改变,而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则下降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娟
文章把我国划分为五个地区,对分税制改革以来1994~2006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其他地区的财政分权不利于经济增长,民族地区的负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1998年是东北、中部、西部财政分权度由高到低的转折点,由此说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存在跨时和跨区差异,而且,1998年财政政策的转变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耕瑞
有效的税制结构安排是推进新时代下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基于此,本文选择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效应模型探讨税制结构安排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分析上,直接税和间接税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时序分析上,1995~2003年和2004~2011年两个区间段,间接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都超过了直接税;2012~2019年区间段,直接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超过间接税。地区异质分析上,东部地区与总体结果基本保持一致;中部地区表现为直接税的正向促进和间接税的反向抑制;而西部地区则恰好与之相反。故此,应进一步增加直接税比重,优化间接税内部税种结构,以发挥税制结构调整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税制结构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区异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本文利用1995—2006年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税收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增长波幅较大;(2)在地方税收快速增长的部门推动因素中,按贡献度大小的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出口;(3)在地方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关系中,不存在"费挤税"现象。
关键词:
分税制 地方税收 税收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豆晓利 王文剑
本文运用人均存贷款额、金融相关比率、变异系数对1978-2006年间中国省际以及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进行度量,并用α收敛法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该阶段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显著扩大,且不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究其原因,基于制度安排对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关键性影响,本文就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差异的内在关联性作了探讨,政策含义在于,地方政府应该为地区金融发展提供更多服务性功能,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