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3)
2023(10571)
2022(8665)
2021(8251)
2020(6884)
2019(15706)
2018(15441)
2017(28579)
2016(15481)
2015(17541)
2014(17132)
2013(16747)
2012(15713)
2011(14492)
2010(14481)
2009(13749)
2008(12758)
2007(11230)
2006(10329)
2005(9644)
作者
(44536)
(36988)
(36738)
(35287)
(23532)
(17734)
(16650)
(14490)
(14305)
(13173)
(12877)
(12496)
(12167)
(12116)
(12045)
(11670)
(10968)
(10830)
(10611)
(10294)
(9492)
(9138)
(9138)
(8568)
(8412)
(8368)
(8221)
(7992)
(7643)
(7631)
学科
(59531)
经济(59446)
管理(37793)
(35031)
(28571)
企业(28571)
中国(27840)
(27086)
金融(27079)
(24863)
银行(24823)
(24173)
方法(22549)
数学(20151)
数学方法(19987)
(18915)
(17709)
(16339)
(13681)
(13676)
贸易(13667)
(13450)
业经(13357)
(13248)
地方(12099)
中国金融(11407)
农业(10494)
体制(10468)
理论(10174)
(9722)
机构
大学(212135)
学院(209289)
(94458)
经济(92616)
研究(85768)
中国(72796)
管理(70707)
理学(58888)
理学院(58165)
管理学(57181)
管理学院(56811)
科学(49723)
(47626)
(46009)
(44784)
研究所(40648)
(40412)
中心(39384)
财经(35023)
(32136)
农业(31915)
(31815)
经济学(31473)
北京(31223)
(30938)
业大(30354)
经济学院(28219)
(27041)
师范(26629)
财经大学(26315)
基金
项目(136011)
科学(105837)
研究(99216)
基金(99120)
(89104)
国家(88390)
科学基金(72730)
社会(63456)
社会科(60205)
社会科学(60193)
(50381)
基金项目(50326)
教育(45430)
自然(45181)
(44273)
自然科(44147)
自然科学(44126)
自然科学基金(43376)
资助(42049)
编号(38128)
成果(33264)
重点(32068)
(31333)
(30484)
课题(28785)
(28589)
中国(27999)
国家社会(27921)
创新(27006)
教育部(26617)
期刊
(105031)
经济(105031)
研究(72349)
中国(52840)
学报(37844)
(37280)
(37213)
金融(37213)
(35202)
科学(33272)
管理(28656)
大学(28506)
教育(27083)
学学(26727)
农业(24456)
经济研究(18843)
财经(18750)
技术(16772)
(16337)
业经(14047)
(13918)
(13719)
问题(13608)
国际(13303)
世界(12996)
(10014)
理论(9640)
业大(9248)
技术经济(9021)
统计(8852)
共检索到346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Hansjrg Herr  李宏伟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 ,人均收入也有了明显增加 ,80年代末~ 90年代初虽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但最终都得以抑制 ,其后出现的通货紧缩 ,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较长时间内的下降 ,也都得以克服。计划经济向货币经济过度的关键一步是以货币预算约束取代计划来建立经济的内在联系 ,在这一过程中 ,中国经济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中国当前的改革必须以国有企业和银行部门的重组为中心 ,只有密切结合这两个领域的改革 ,改革才会取得成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尼古拉斯·博斯特  孔莹晖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引发热议。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保险产品、第三方支付、对等联网借贷(P2P),以及其他更为奇特的投资产品。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传统银行的范畴。尽管与传统金融部门庞大的资金规模相比,投资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资金规模仍相对较小,但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还是引起了银行界的担忧与不满。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产生了几个关键问题: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志刚  张冰莹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叠加基本养老体系存在的多元性、持续性危机、区域与城乡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养老资源的碎片化和养老资产总体上低收益的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必须解决的问题。养老金融能够缓解老龄人口收入与支出的缺口问题,提升养老体系的财务可持续性。个人养老金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养老体系碎片化和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养老金融还可以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本文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养老模式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者相互促进的前提是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清华  
金融体系通常由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两个部分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将居民的储蓄转化为对企业的投资。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金融体系在结构上有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有相对下降的趋势 ;二是资本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对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资本市场中心论和银行中心论。笔者提出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政策主张 ,并就如何实现我国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发表了看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敏  
20世纪90年代,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逼迫下印度进行了金融改革,从而使印度金融体系的效率、竞争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实现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进入本世纪以来,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个亮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蜀伟  
文章介绍了改革开放15年以来,我国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建设,金融管理制度建设等金融体系各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认为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1)金融机构上,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2)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体系;(3)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4)推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5)金融管理制度要科学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鹏  魏蓉蓉  甘静  
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使国际社会清晰认识到世界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这同时也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充分利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改革当前金融体系,化危为机,改变在现行金融体系下的困境,通过必要的策略性选择,实现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成功破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本文分析了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远虑即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中长期政策取向,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平台、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两轮驱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等九个方面的政策建议;近忧则是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当务之急,认为近期保持主要货币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和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三个方面尤为重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现在又开始恢复动力。近期的自由化措施旨在缓解金融抑制、带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推动自由化的部分措施已经生效。有限的利率自由化已经令银行提升存款利率以吸引存款,而人民币日交易区间的加大也已使得货币灵活性增强。然而,温州和前海的试验性金融改革仍然进展缓慢。预期金融自由化将会继续,因此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改革顺序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中国应该依照惯例优先放开国内金融体系,然后是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不过,欧美经济的某些尾端风险或将阻碍改革进程。金融自由化虽然可能会给银行业的净息差和总体利润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给零售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带来新的商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董裕平  
金融体系改革是指,直接涉及金融体系内各个方面体制机制转变和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具有总体性质的改革。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从运用行政机制直接调控向尊重市场机制间接调控转变,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业务模式和管理机制转型,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和完善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深化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和探索基于负面清单的金融监管模式等方面,涉及众多攻坚克难之处,需要全面系统地予以考虑安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建勋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广玉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有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尽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绩效,但也日渐反映出经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及其成因对于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凤杰  
一、本文对金融开放的界定本文将金融开放界定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融合的过程,其反映的是其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规则、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从内容上看,包括作为服务贸易开放内容的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资本账户开放以及货币的国际使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式的金融发展模式和金融自由化遭到广泛质疑,国内外普遍把金融危机归因于金融业过快膨胀、金融衍生工具的花样翻新以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等。对危机经验的上述认识,很容易推导出谨慎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和强化金融管制的政策主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恰恰要立足建设开放的现代金融体系目标,化"危"为"机",变被动开放为积极融入和介入,谋求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迈进做必不可少的金融开放准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晓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解决资金问题,因此,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外生性”政府主导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将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的建设由“外生性”变为“内生性”,并逐步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互为补充,相互竞争,协调发展的、健康的、可持续性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