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2)
- 2023(9239)
- 2022(7797)
- 2021(7363)
- 2020(6067)
- 2019(14164)
- 2018(14040)
- 2017(26598)
- 2016(14291)
- 2015(16372)
- 2014(16121)
- 2013(16221)
- 2012(15128)
- 2011(13948)
- 2010(13824)
- 2009(13000)
- 2008(12819)
- 2007(11187)
- 2006(9958)
- 2005(9354)
- 学科
- 济(60464)
- 经济(60368)
- 管理(43434)
- 业(40846)
- 企(29436)
- 企业(29436)
- 方法(24207)
- 数学(21830)
- 数学方法(21647)
- 中国(20828)
- 制(18235)
- 财(17580)
- 农(17303)
- 贸(14694)
- 贸易(14685)
- 易(14415)
- 业经(12691)
- 银(11808)
- 银行(11792)
- 行(11421)
- 农业(11361)
- 体(11295)
- 地方(11180)
- 融(10577)
- 金融(10573)
- 学(10280)
- 环境(9775)
- 体制(9496)
- 度(9379)
- 制度(9345)
- 机构
- 大学(208075)
- 学院(202869)
- 济(95825)
- 经济(94093)
- 管理(77918)
- 研究(75362)
- 理学(66466)
- 理学院(65687)
- 管理学(64897)
- 管理学院(64478)
- 中国(60135)
- 财(45776)
- 京(44655)
- 科学(40821)
- 所(37002)
- 财经(35404)
- 中心(33980)
- 研究所(33184)
- 经(32337)
- 经济学(31561)
- 农(29264)
- 江(29151)
- 北京(28875)
- 经济学院(28281)
- 院(27057)
- 财经大学(26412)
- 范(25801)
- 师范(25603)
- 业大(25239)
- 州(23140)
- 基金
- 项目(135119)
- 科学(108142)
- 基金(102104)
- 研究(101512)
- 家(89060)
- 国家(88398)
- 科学基金(75398)
- 社会(69293)
- 社会科(65761)
- 社会科学(65746)
- 基金项目(53198)
- 省(47273)
- 自然(45297)
- 教育(45143)
- 自然科(44264)
- 自然科学(44253)
- 自然科学基金(43517)
- 资助(41500)
- 划(41386)
- 编号(39617)
- 成果(34392)
- 部(32363)
- 制(30922)
- 国家社会(30857)
- 重点(30604)
- 发(29285)
- 教育部(28425)
- 中国(28165)
- 创(27642)
- 人文(26922)
共检索到320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颂东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效果,当前,我们应弱化、取消非规范性、非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发展步入一个关键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是走向富强文明或贫困动荡的分水岭。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重视各种容易诱发社会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缓解因发展不平衡所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静
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所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目前,各地公共产品提供很不均衡,这一局面亟待改变。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有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但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在运行环境和制度本身设计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此提出了完善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转移支付制度 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磊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财政平衡制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各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十分不平衡,而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较多,对各种转移支付形式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应做具体分析。通过建立一个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简单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的青海省和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践,作者发现:税收返还拉大了地方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程度;一般转移支付对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作用非常弱,甚至在一些省份起着拉大公共服务差距的作用;专项拨款基本上起到了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
转移支付制度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分税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管永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侠 刘小川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贾晓俊
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转移支付制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转移支付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应强化我国转移支付地区间横向均衡功能,同时转移支付支付制度改革应作为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协调进行;应依据性质对转移支付归类,一类为用于解决纵向和横向不均衡问题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另一类为解决外溢性等问题的专项转移支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一、城乡公共品供给的基本理念——均等化提供公共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责。在多级政府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异,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财政制度的二元特征十分明显,公共品供给水平(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城乡差异表现非常突出。这种差异一方面源自于城乡居民不同的公共品需求偏好,另一方面是由于分税制财政体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祖强 郑剑锋 包浩斌
实证分析表明,1997—2008年,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确实有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并且这种均等化的效果不断强化;同时,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与转移支付总额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了调节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提供的纵向和横向失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完善转移支付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景宏军 王蕴波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指导理念,对于这一理念,从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需求方和公共服务自身等不同视角分别进行分析,可以找到不同的侧重点,从这些侧重点出发,对照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能够发现其在目标选择、成本差异系数确定和计算方法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体现全面均等化理念,应采取改革计算公式、引入绩效评价等系列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凌云
完善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分形层叠模型来模拟和解释转移支付机制的创新,并运用2007年~2009年的有关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系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分形层叠模型方法能够有效顾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这种不同空间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均等化问题,系数调整方案也呈现出良好的逻辑关系,能较好地体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向子龙 邓中明
我国现阶段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大,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平衡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模式,并分析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永辉 付文林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调节并匡正因自发竞争导致的地区间发展失衡和公共品供给缺失的问题。利用中国199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考察转移支付对地区公共品供给及财力均等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转移支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间财力失衡并提升地方性公共品供给,但公共品供给与财力改善之间并不必然是趋好的循环;相比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因受限经济发展的压力和自有财力的欠缺,其地方政府对追加公共品投入的能力和激励均不足。本文的研究意味着,完善转移支付的针对性帮扶是中央引导欠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力均等化 公共品供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永辉 付文林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调节并匡正因自发竞争导致的地区间发展失衡和公共品供给缺失的问题。利用中国199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考察转移支付对地区公共品供给及财力均等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转移支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间财力失衡并提升地方性公共品供给,但公共品供给与财力改善之间并不必然是趋好的循环;相比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因受限经济发展的压力和自有财力的欠缺,其地方政府对追加公共品投入的能力和激励均不足。本文的研究意味着,完善转移支付的针对性帮扶是中央引导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政策取向,而如何做好制度设计,促使地方加大对发展性公共品的投入,则构成地方财政支出优化的核心和关键。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力均等化 公共品供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吉富星 鲍曙光
基于县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在考虑内生性基础上,统分结合地研究了中国式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而转移支付则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但均等化效果不彰、政策引导效果较差。较为突出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转移支付类型、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均等化调节效果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地方政府支出偏好同时存在博弈与合作。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制度改革,重塑激励结构、行为模式,尤其重视教育、医疗等投入,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因而,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激励相容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效率与公平兼具的转移支付体系,并强化省级政府主体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