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1)
2023(13990)
2022(11919)
2021(11683)
2020(9981)
2019(23364)
2018(23252)
2017(43979)
2016(23695)
2015(27320)
2014(27027)
2013(26712)
2012(24527)
2011(22154)
2010(22086)
2009(20393)
2008(20063)
2007(17613)
2006(15043)
2005(13410)
作者
(67913)
(56854)
(56809)
(54290)
(36188)
(27435)
(25952)
(22458)
(21556)
(20171)
(19445)
(19280)
(18132)
(17939)
(17937)
(17652)
(17210)
(16781)
(16412)
(16303)
(14132)
(13969)
(13929)
(13068)
(12861)
(12809)
(12560)
(12405)
(11448)
(11381)
学科
(99421)
经济(99318)
(64235)
管理(63708)
(50239)
企业(50239)
方法(49754)
数学(44973)
数学方法(44262)
(28901)
中国(27395)
(25030)
(20642)
贸易(20633)
(20130)
(19975)
业经(19559)
农业(19361)
(18095)
地方(16907)
(15528)
财务(15461)
财务管理(15425)
(14981)
银行(14946)
理论(14758)
企业财务(14599)
(14571)
(14281)
(14186)
机构
大学(338721)
学院(338127)
(142614)
经济(139881)
管理(130556)
研究(115698)
理学(113231)
理学院(111950)
管理学(109731)
管理学院(109105)
中国(88799)
(71378)
科学(70968)
(63099)
(58627)
(56973)
中心(53771)
研究所(53743)
财经(51030)
业大(50376)
(48548)
(46596)
北京(45073)
农业(44936)
经济学(44566)
(43859)
师范(43409)
(41775)
经济学院(40331)
(38556)
基金
项目(230359)
科学(181816)
基金(169303)
研究(165719)
(148659)
国家(147488)
科学基金(126177)
社会(105175)
社会科(99745)
社会科学(99720)
基金项目(88629)
(88004)
自然(82621)
自然科(80756)
自然科学(80733)
自然科学基金(79314)
教育(77634)
(75421)
资助(71145)
编号(66534)
成果(53752)
重点(52545)
(52162)
(49199)
(47665)
课题(45950)
科研(45107)
创新(44687)
教育部(44631)
国家社会(44305)
期刊
(148049)
经济(148049)
研究(95027)
中国(62490)
学报(53197)
(50988)
科学(49978)
(48993)
管理(46278)
大学(40432)
学学(38157)
农业(34823)
教育(34361)
技术(30907)
(28440)
金融(28440)
经济研究(25033)
财经(24902)
业经(23334)
(21400)
(19888)
问题(19798)
统计(18853)
(17727)
技术经济(17044)
(16605)
(16297)
世界(15993)
国际(15471)
资源(15302)
共检索到488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扬  赵君  
本文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CGSS 2010)并采用家庭等值规模调整的新方法对我国贫困程度进行重新测量,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贫困测度方法,并通过分组分析详细地剖析中国的贫困结构特征,最后使用loG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贫困的因素。我们发现,在测量我国贫困状况时,按照家庭的组成规模和人员结构而进行等值规模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调整后的我国贫困率为5.8%,是不经过等值规模调整时的近一半。已有的很多文献中没有考虑家庭资源共享等情况测量出来的贫困率严重高估了中国的贫困水平。此外,数据分析印证了劳动收入对一个家庭脱贫的重要性。家庭中就业数量和质量越高,贫困的概率越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全红  李博  周强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战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数据,从收入和多维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农村2012—2016年的贫困程度和动态转换。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重合度仅为18%,收入贫困概念遗漏了76%的多维贫困户,多维贫困概念遗漏了64%的收入贫困户。相对而言,低教育程度户主家庭和中西部家庭更易同时陷入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从动态转换看,这两种贫困测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偏差,2012—2014年收入脱贫户中仅16%的农户同时实现了多维脱贫,2014—2016年也仅为18%,但是,处于深度多维贫困状态的农户比例几乎没有下降。基于上述测算结果,本文主张结合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评价指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同时要高度关注深度贫困人群和新增贫困人群,使得这些贫困家庭在收入、教育、健康、卫生等多方面实现脱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贵军  刘盟  罗良清  
消除绝对贫困是我国脱贫攻坚时期的重要任务,缓解相对贫困则为后扶贫时期我国扶贫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10—2018年双数年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ELES模型测度了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线,并采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对贫困特征及变动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ELES模型设定的城乡地区的相对贫困线识别贫困特征更利于反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性;(2)城镇居民以选择性贫困为主,农村居民则是持久性贫困、暂时性贫困以及选择性贫困并重;(3)农村居民相对贫困问题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贫困范围更广、贫困程度更深、贫困强度更大;(4)2010—2018年期间,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缓解城乡相对贫困,而经济增长引致的生活成本的提高则抑制了减贫效应,收入不平等性对农村减贫效应的抑制作用大于城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娟  史芳媛  
积极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是我国反贫困战略的新指向,为更好地呈现我国在相对贫困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以CNKI数据库中有关相对贫困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生成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热点主题进行总结概括。结果发现:1)自1992年开始该研究大致历经低关注时期、稳关注时期和高增长时期三大发展阶段;2)该研究领域内的热点话题中“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乡村振兴”“贫困治理”等是突变性较强的前沿性术语;3)近年来学界对相对贫困的探讨从概念、特征、识别标准、发生机制以及治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相对贫困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我国在有关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尚未建构起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因而要进一步明确相对贫困的基本内涵以及测定标准,在治理上结合乡村振兴的背景以及共同富裕的目标,推动多元化相对贫困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娟  史芳媛  
积极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是我国反贫困战略的新指向,为更好地呈现我国在相对贫困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以CNKI数据库中有关相对贫困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生成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热点主题进行总结概括。结果发现:1)自1992年开始该研究大致历经低关注时期、稳关注时期和高增长时期三大发展阶段;2)该研究领域内的热点话题中“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乡村振兴”“贫困治理”等是突变性较强的前沿性术语;3)近年来学界对相对贫困的探讨从概念、特征、识别标准、发生机制以及治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相对贫困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我国在有关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尚未建构起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因而要进一步明确相对贫困的基本内涵以及测定标准,在治理上结合乡村振兴的背景以及共同富裕的目标,推动多元化相对贫困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洋  孙鹃娟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全国老年人的贫困状况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老年人中有24%处于贫困状态,女性、身体健康欠佳、农业户口、与子女居住、文化水平低、没有工作、缺少养老金以及高龄老人构成了贫困老年人口的主体;其中婚姻、性别、身体健康程度、文化水平、户口性质、是否有工作、是否有退休金以及居住方式对老年人贫困状况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光金  
本文基于2006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以被调查的农村住户为单位,考察了现阶段农村贫困的规模、发生率、类型、程度,农村贫困住户的主要经济社会特征以及农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贫困的调查发生率仍然较高,农村贫困的深度、强度和对扶贫投入力度的要求都有所上升,但按国定贫困线计算,农村扶贫压力仍在国家能力的承受范围之内。在家庭人力资本、物质性经济资源、结构性社会地位以及关系性社会处境等方面,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存在明显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短缺、物质资源不足、社会结构制约和社会排斥等问题,可以部分地或不同程度地解释贫困的成因。最后,本文提出,农村反贫困战略应当重点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华  王礼力  
本文以提高农业用水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提出"农业水贫困"概念,基于农业水贫困概念界定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利用POME-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测度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农业水贫困指数,借助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从时空耦合视角分析其空间格局动态性。研究发现:中国虽然存在较严重的农业水贫困问题,但是大部分省(市)的农业水贫困程度呈缓解趋势;各省(市)大部分年份的农业水贫困具有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空间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相对于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具有更加动态的局部空间结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时空依赖效应较弱;农业水贫困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空间整合性,协同高增长的省(市)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协同低增长的省(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各省(市)农业水贫困的局部空间联动性较弱,空间集聚性存在相对较高的路径锁定特征。此外,提出了降低农业水贫困的对策建议,为中国农业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建宇  
运用UNDP关于M P I计算方法,使用2009年山西省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对农户多维贫困进行测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6.1%的农户处于多维贫困中,教育维度贫困率17.8%,健康维度贫困率16.2%,生活水平维度贫困主要表现在生活燃料、住房、饮用水方面;多维贫困发生率与收入贫困发生率存在相关关系;不同区域农户多维贫困存在较大维度与程度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玮  黄春杰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的5期数据,构建了带有收入门槛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进行测度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相对贫困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0—2018年,农村居民的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并逐渐趋缓。多维相对贫困的总体差异存在,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导致的。具体来看,公共服务维度的减贫效果大于个体维度,收入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率逐渐上升,收入维度依然是多维相对贫困最重要的衡量指标。降低农村居民的多维相对贫困,要从提升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向缩小家庭收入差距转变,在系统性地降低相对贫困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脱贫能力的提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昭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个体的基本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特征和其他特征4个维度,采用二值Logit模型,考察这些特征变量对于农村人口陷入贫困可能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比较分析这些特征变量对农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不同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农村,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的人群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较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配偶或父母)、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少数民族、未婚状态、家庭抚养负担过重、无宗教信仰、没有非农工作、周工作时间较短、使用电视或互联网频率较低(这里理解为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昭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个体的基本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特征和其他特征4个维度,采用二值Logit模型,考察这些特征变量对于农村人口陷入贫困可能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比较分析这些特征变量对农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不同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农村,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的人群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较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配偶或父母)、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少数民族、未婚状态、家庭抚养负担过重、无宗教信仰、没有非农工作、周工作时间较短、使用电视或互联网频率较低(这里理解为获取与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相关信息)。此外,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不同维度下特征变量对收入水平影响的大小和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昭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个体的基本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特征和其他特征4个维度,采用二值Logit模型,考察这些特征变量对于农村人口陷入贫困可能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比较分析这些特征变量对农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不同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农村,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的人群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较大: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配偶或父母)、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少数民族、未婚状态、家庭抚养负担过重、无宗教信仰、没有非农工作、周工作时间较短、使用电视或互联网频率较低(这里理解为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智鑫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工作,将其列入"四个全面",十九大报告又将精准脱贫列入三大攻坚战,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于全面脱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文章聚焦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这一贫困度集中的区域,通过与全国对比、东中部地区对比、地区内各省对比和连片特困地区的对比,总结和呈现一段时间以来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现状和特征,为西部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政策的制定给予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贵凰  宋迎昌  
随着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城市贫困问题已备受关注。基于统计数据测算,我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最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研究深刻分析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依照我国国情提出城市贫困监测、城市经济发展、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及反贫困路径的拓展等多方面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