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2)
- 2023(9172)
- 2022(7311)
- 2021(6902)
- 2020(5454)
- 2019(12495)
- 2018(12364)
- 2017(23995)
- 2016(12946)
- 2015(14751)
- 2014(14726)
- 2013(14397)
- 2012(13314)
- 2011(12257)
- 2010(12137)
- 2009(11434)
- 2008(11307)
- 2007(9948)
- 2006(9072)
- 2005(8595)
- 学科
- 济(58391)
- 经济(58336)
- 管理(34386)
- 业(32746)
- 企(24375)
- 企业(24375)
- 方法(22853)
- 中国(21061)
- 数学(20908)
- 数学方法(20732)
- 农(17824)
- 贸(15496)
- 贸易(15486)
- 易(15261)
- 财(13282)
- 业经(12447)
- 制(11957)
- 农业(11139)
- 策(11024)
- 银(10817)
- 银行(10812)
- 行(10496)
- 地方(10042)
- 融(9834)
- 金融(9834)
- 发(9243)
- 学(8646)
- 及其(8536)
- 体(8219)
- 环境(8144)
- 机构
- 大学(185259)
- 学院(184476)
- 济(91234)
- 经济(89750)
- 研究(70592)
- 管理(68492)
- 理学(57804)
- 中国(57564)
- 理学院(57211)
- 管理学(56453)
- 管理学院(56105)
- 财(41643)
- 京(39471)
- 科学(37246)
- 所(34815)
- 财经(32579)
- 中心(31310)
- 研究所(31279)
- 经济学(30320)
- 经(29949)
- 经济学院(27338)
- 江(26840)
- 农(26547)
- 北京(25883)
- 院(25115)
- 财经大学(24252)
- 范(23933)
- 师范(23781)
- 业大(21559)
- 州(21142)
- 基金
- 项目(115983)
- 科学(93348)
- 研究(88971)
- 基金(87409)
- 家(75202)
- 国家(74635)
- 科学基金(63974)
- 社会(60034)
- 社会科(57099)
- 社会科学(57090)
- 基金项目(43870)
- 省(40782)
- 教育(40302)
- 自然(37899)
- 自然科(37079)
- 自然科学(37071)
- 资助(37002)
- 自然科学基金(36480)
- 划(35520)
- 编号(34932)
- 成果(29858)
- 部(27955)
- 国家社会(26370)
- 重点(26243)
- 发(26147)
- 中国(25678)
- 课题(24850)
- 教育部(24544)
- 创(23545)
- 性(23466)
共检索到293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廖薇 桑帕闻德·儒勒·阿门德·塔普索巴 郭子睿
货币总需求目标的设定依赖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金融创新和自由化可以改变货币需求、产出和利率的关系,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同时降低货币总需求目标的有效性。例如:大量利率衍生产品的出现会提高货币的利率弹性;大量信贷产品和杠杆工具的使用会降低收入的货币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本文利用因素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从金融自由化视角分析货币政策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发现货币供应量、贷款总量的上升对物价上涨具有重要作用,存款总量增长抑制了物价上涨;贷款利率的提高对物价上升作用明显,存款利率上升对物价有抑制作用;股票市场交易额与股票价格指数对物价的波动冲击作用明显;经常、资本项目流入对物价具有正向效应,经常、资本项目流出对物价有降低作用;名义汇率对物价作用方向不明显,实际有效汇率提高具有降低物价的作用;消费者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物价具有正向作用,消费者满意指数提高降低了物价。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物价 货币政策 FAVAR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雅丽
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转型。本文在梳理货币政策理论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中央银行的首要功能是测算宏观经济的均衡利率,并据此确定政策目标利率,给市场利率提供一个名义锚;当前我国利率操作目标仍应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进行选择,中期利率指引只能作为补充;"利率走廊"作为一种利率操作模式当前在我国可行性较高,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利率操作最终应以公开市场为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各项操作均需要更加透明,以引导公众预期、提升政策效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力平
近年来,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与信贷市场利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别。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决定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本文认为,推动货币市场发展,促使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更加紧密的相互联动关系,是利率市场化后中央银行有效发挥利率政策工具作用的必要条件。推进利率市场化不仅需要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转型,也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转型。传统的数量型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应有必要调整,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工具)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两种货币政策工具之间应有相互配合协调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与力度温和等优点;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价格型调控方式的优势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薇 Sampawende J.-A.Tapsoba 李丽丽
中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市场化,这对货币政策的环境产生了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份报告研究了金融业改革渐进过程中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通常会导致货币需求函数的结构性转变,如金融创新和自由化改变了货币供给对实际收入和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报告对中国的研究发现,2002-2008年期间货币需求、收入和利率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在2008年之后消失了,这期间也是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和非银行金融中介的发展时期。报告认为,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的有效性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下降了,凸显了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价格型调控)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陈蔚宁
通过梳理十余年来中美货币政策变迁,我们发现两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受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国内长期利率的影响远大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目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似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美、欧央行逐渐转鹰,日本由于通胀水平长期低迷,退出QE底气不足。在各国央行政策转折的分岔道上,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中美货币政策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陈蔚宁
通过梳理十余年来中美货币政策变迁,我们发现两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受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国内长期利率的影响远大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目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似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美、欧央行逐渐转鹰,日本由于通胀水平长期低迷,退出QE底气不足。在各国央行政策转折的分岔道上,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中美货币政策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关键词:
货币电子化 宏观经济形势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俞雅乖
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财政分权改革的推动,伴随地区经济发展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这使得财政分权的环境成本成为值得研究的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我国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财政分权程度提高反而增加环境污染水平。进一步对财政分权与环境关系进行地区分析,发现因不同的地区特性而呈现不同的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影响机制。因此,需进一步改革财政分权制度和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以减少污染排放并提高环境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环境质量 污染排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2015年,我国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我国利率定价和利率管理并未实现市场化.央行的利率调控机制尚未建立。当前的利率市场化只是形式上的市场化,应在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完善利率调控体系,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利率市场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雄
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运用方式,也是货币创造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尤其是金融创新的深化和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新常态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减弱,现行的货币政策模式将面临调整,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还存在障碍。为此,未来我国应加快构建目标基准利率,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加强银行机构内部治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深化政府和国有企业改革,强化政府预算约束,完善市场风险定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尊信 倪英照 徐晓光
尚处于市场化进程的市场利率不宜直接作为商品期货定价的影响因素,但又蕴含了货币市场资金状况的重要市场信息。为此,借助商品期货定价模型,将市场利率的信息传递机制纳入到隐含利率动态过程,采用六种商品期货合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市场利率的信息传递机制依赖于商品种类,不同商品期货所隐含利率对市场信息的响应机制有所差异;(2)货币市场趋于紧缩时,铝、铜、锌等商品因贸易融资套利效应导致库存需求增加,隐含利率有下降趋势;货币市场趋于宽松时隐含利率倾向高波动性;(3)市场利率信息被隐含利率长期均衡水平吸收从而改变长期基差水平;被隐含利率波动率吸收进而影响隐含利率对基差的影响程度。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阙方平 范薇
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指出利率市场化对于货币政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可以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率管制 货币政策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