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0)
2023(5055)
2022(4225)
2021(4132)
2020(3331)
2019(7851)
2018(7705)
2017(14438)
2016(7531)
2015(8791)
2014(8446)
2013(8510)
2012(8106)
2011(7604)
2010(7405)
2009(6745)
2008(6740)
2007(5883)
2006(5260)
2005(4874)
作者
(20416)
(17080)
(16911)
(16313)
(10982)
(8086)
(7648)
(6603)
(6581)
(6014)
(5937)
(5640)
(5580)
(5560)
(5362)
(5320)
(5204)
(4841)
(4778)
(4579)
(4359)
(4079)
(4000)
(3845)
(3832)
(3811)
(3788)
(3501)
(3414)
(3324)
学科
(36279)
经济(36249)
管理(22146)
(20365)
(16117)
企业(16117)
方法(15639)
数学(14175)
数学方法(14105)
中国(13464)
(10413)
贸易(10406)
(10297)
(9036)
(6827)
业经(6690)
(6366)
关系(6301)
(6233)
银行(6232)
(6116)
(6114)
(6040)
环境(5739)
农业(5733)
(5588)
(5462)
(5419)
金融(5419)
地方(5029)
机构
大学(112751)
学院(110477)
(58642)
经济(57909)
研究(44524)
管理(42700)
理学(36515)
理学院(36109)
管理学(35806)
中国(35752)
管理学院(35569)
(24780)
(23249)
科学(22688)
(21436)
研究所(19600)
经济学(19483)
财经(19205)
中心(18708)
(17843)
经济学院(17497)
北京(16517)
(15899)
财经大学(14517)
(14227)
(14146)
科学院(13869)
(13827)
师范(13749)
研究中心(13037)
基金
项目(71659)
科学(58176)
基金(55805)
研究(54193)
(48648)
国家(48352)
科学基金(41195)
社会(37843)
社会科(36153)
社会科学(36147)
基金项目(28222)
自然(24386)
教育(24321)
自然科(23879)
自然科学(23873)
资助(23541)
自然科学基金(23513)
(23016)
(21070)
编号(20025)
中国(18481)
(18274)
国家社会(17320)
成果(16547)
重点(16337)
教育部(16170)
(16124)
人文(14953)
(14680)
社科(14250)
期刊
(62397)
经济(62397)
研究(37034)
中国(22067)
管理(18146)
(16071)
科学(15454)
(13328)
学报(13256)
经济研究(11422)
(10793)
金融(10793)
大学(10773)
(10272)
财经(10210)
学学(10044)
农业(9725)
世界(9494)
国际(9475)
教育(9443)
(8972)
技术(8952)
问题(8525)
业经(8036)
(6670)
技术经济(6108)
(5259)
论坛(5259)
现代(5239)
资源(5116)
共检索到171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新新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改变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优质化和多元化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出路。本文对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解读,提出了实施能源战略选择时应对解决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金东  
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缺油少气;另一方面能源消费却在快速增长,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作为能源消费大户的交通运输部门,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而能源效率偏低,须实施交通节能战略。可选择从促进技术进步、调整运输结构、促使制度变迁等三重路径来实施交通节能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中国经济的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邹艳芬  
从能源安全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能源供应安全的相对柔性和能源使用安全的相对刚性,提出在三种能源安全战略模式中,我国应采取灵活型战略模式,从多方面着手,使能源安全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得以持续加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继中哈、中亚、中俄之后建设的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它的运行对中国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实现能源来源地多元化和能源运输通道多元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中缅能源合作也面临着来自缅甸国内政治转型和美国等大国政治的影响,中国应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继续巩固中缅之间的友好关系,全面发展中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镭  薛静静  
能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能源战略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安全与能源战略日益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和国家安全战略中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阐述了制定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性,提出了能源安全的选择路径,构建了全面性能源安全战略框架,为制定我国长期能源安全战略提供参考。论文认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是能源可持续供给、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突发事件合理应对、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路径应从能源供给安全、能源生产和使用安全、能源运输安全、能源环境安全及能源安全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选择;健全能源管理体制、能源政策、能源市场、能源技术、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输送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汝根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能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能源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我国海外能源供应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魏晓平  
能源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投入,就如人体的血液一样,保障能源安全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能源安全战略实施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在我国现有的经济、财政条件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同时实施所有战略,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主次分明地对战略进行有序地实施。本文通过分析能源安全的经济作用,并运用社会福利准则分析能源安全的社会作用,说明能源安全对经济、社会等的作用是有限度的,相对于能源不安全对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的无法估量性,决定了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实施顺序的选择,不应该以传统的效益可得性为依据,而应该在充分考虑全球能源状况和国家经济及能源供需等具体条件下,按照能源的危机程度及先短期后长期等原则排列。最后,依...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从长历史时段考察可知,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真正全球性的能源安全问题的突现,当数工业化时代石油供应可能中断或短缺带来的风险问题,以及伴生的地缘政治角力问题。结果,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交易,不再是简单的经济意义上的交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一种政治商品,它不仅要服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更要受制于权力政治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在能源安全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制定一项合理的能源安全战略,也就成为当今中国必需解决的紧迫战略课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任娜  孙暖  
能源的战略性特征,使得大国围绕能源产地的争夺成为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重要内容。能源出产地是地缘政治的结点地区,通过考察全球石油分布、供应和需求版图可以看出,主要石油产地如中东、中亚、非洲地区,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政治争夺的主要目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国,通过影响和控制这些地区,不仅可以确保本国的石油供应,而且具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未来地缘战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宇燕  管清友  
由于石油经济的不确定性,时至今日,经济学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油价波动和世界能源格局演变历史的总结和回顾,我们认为油价波动既是国际市场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大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安排。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反映了两大国家集团之间"权力"的消长。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为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宏伟  
国际市场油价的不断攀升引起了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对能源安全的高度关切。能源与一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对外政策密切相关。能源安全不仅涉及能源供应问题,也涉及与环境有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能源安全正同时面临着这两方面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实施有保障的、连续不断的能源供应新战略,促进地区合作,降低地缘竞争风险,从而真正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本文主要在分析中国能源安全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可能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经济的反弹复苏,世界能源和环境形势更为严峻。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就如何构建中国的能源安全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