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9)
- 2023(13445)
- 2022(11209)
- 2021(10670)
- 2020(8876)
- 2019(20581)
- 2018(20142)
- 2017(38040)
- 2016(20038)
- 2015(22386)
- 2014(21733)
- 2013(21088)
- 2012(18881)
- 2011(16974)
- 2010(16477)
- 2009(15049)
- 2008(14430)
- 2007(11567)
- 2006(10146)
- 2005(8799)
- 学科
- 济(83256)
- 经济(83168)
- 管理(56529)
- 业(51493)
- 企(41612)
- 企业(41612)
- 方法(40224)
- 数学(36469)
- 数学方法(36050)
- 中国(24052)
- 农(22217)
- 财(20175)
- 环境(17968)
- 业经(17630)
- 贸(16791)
- 贸易(16784)
- 易(16458)
- 制(15941)
- 学(14844)
- 农业(14325)
- 地方(13230)
- 划(13202)
- 银(12315)
- 银行(12292)
- 融(12218)
- 金融(12217)
- 体(12190)
- 和(12153)
- 技术(12152)
- 行(11860)
- 机构
- 大学(275787)
- 学院(273582)
- 济(123581)
- 经济(121691)
- 管理(108859)
- 理学(95340)
- 研究(94940)
- 理学院(94374)
- 管理学(92922)
- 管理学院(92400)
- 中国(72220)
- 京(57235)
- 科学(54929)
- 财(53650)
- 所(45294)
- 财经(43643)
- 中心(43358)
- 农(42783)
- 研究所(41656)
- 经(40277)
- 业大(39647)
- 经济学(39644)
- 江(36977)
- 经济学院(35825)
- 北京(35685)
- 范(34950)
- 师范(34603)
- 院(34507)
- 农业(33509)
- 财经大学(32935)
- 基金
- 项目(194945)
- 科学(156614)
- 基金(146753)
- 研究(142349)
- 家(128673)
- 国家(127691)
- 科学基金(110879)
- 社会(95441)
- 社会科(90796)
- 社会科学(90773)
- 基金项目(77140)
- 省(72447)
- 自然(70414)
- 自然科(68868)
- 自然科学(68852)
- 自然科学基金(67664)
- 教育(65289)
- 划(62176)
- 资助(59327)
- 编号(54603)
- 部(44879)
- 重点(44147)
- 成果(42684)
- 发(42159)
- 国家社会(42020)
- 创(41368)
- 教育部(39208)
- 创新(38823)
- 科研(37785)
- 人文(37704)
共检索到392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诗一
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重新估算,发现正确考虑环境约束的实际全要素生产率比传统不(正确)考虑环境因素的估算值低了很多,与主要文献结果对比也佐证了这一发现。本文还发现,改革以来中国实行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工业绿色生产率的持续改善,特别是从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中国工业绿色生产率增长最快并达到顶峰,且重工业生产率、效率和技术进步增长首次全面超过轻工业,初步彰显环境政策的绿色革命成效。虽然2002年以后重化工业膨胀暂时恶化了工业生产率,但是基于国家对节能减排与发展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的高度战略重视,中国新一轮绿色工业革命为期不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新蜀 李梦洁
本文选用方向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测算了能源环境约束下2003~2015年我国省际层面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并借助面板模型分析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力度较高的地区对应较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OFDI和环境规制均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符合"波特假说",同时环境规制能够促使OFDI发挥技术溢出与结构优化效应来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间OFDI、环境规制及两者合力作用效应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政府应合理把握环境规制力度并向中等标准组看齐;门槛检验显示,OFDI的作用效应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门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超凡 韩晶 毛渊龙
通过方向性距离函数及GML生产率指数,测度2000—2014年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运用面板门限模型检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倒退0.02%,只有轻度污染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增长;环境规制改善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符合倒"U"型关系;由于行业异质性,不同行业的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效应不尽相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乾 钟昌标 黄远浙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交互模型探讨OFDI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门槛模型考察区域吸收能力如何影响O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OFDI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二者之间关系;从分样本看,OFDI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检验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在OFDI对GTFP影响中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检验显示环境规制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乾 钟昌标 黄远浙
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交互模型探讨OFDI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门槛模型考察区域吸收能力如何影响OFDI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OFDI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二者之间关系;从分样本看,OFDI显著提升了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运用面板门槛检验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在OFDI对GTFP影响中的非线性门槛效应,检验显示环境规制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谷成
论文在采用单元调查评估法对分省农业污染排放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应用考虑非合意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方向性距离函数表述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农业绿色生产率增长进行核算,考察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统筹兼顾关系,阐释绿色生产率增长背后的制度原因。论文认为,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发展问题,农业增长要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实现绿色生产率革命来推动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长林 李博涵 吴瑞君
本文基于2005~2020年283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探讨了资源禀赋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环境规制强度跨过一定的门槛值后,环境规制会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资源禀赋不仅会阻碍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还会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说明资源禀赋会抑制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渠道促进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东中部和西部城市、高收入和低收入城市均呈现“U”型关系;资源禀赋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本文对于政府创新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政策和环境保护体制、促进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资源禀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斌 彭星 欧阳铭珂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SBM效率测度模型及结合ML生产率指数来测算分行业的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标准,同时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环境规制和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计算出门槛值。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中国工业分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非但没有出现增长,反而出现一定的倒退,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导致其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甚至为负,中国工业增长方式越发显现粗放和外延性特征。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影响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玮 谭林 刘希章
研究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规律和演化趋势对我国未来工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是实现我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基础。本文基于Malmquist-Lunberger指数和Bootstrap纠偏估计方法测算了全国29个省区1998-2014年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分析了全国和分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演变特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就中国的具体实践而言,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作用受地区技术创新、要素结构和FDI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影响效应最大的路径是要素结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乌赶 周小亮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作用机理,运用非期望产出的EBM-DDF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域2003—2014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三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实证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尚未直接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符合倒"U"型关系,当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支持了"波特假说";自愿协议型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原毅军 谢荣辉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在考虑能源消耗和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测算了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及其来源分解,并进一步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FDI及两者的交互项对GTFP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GTFP年均增长3.04%,其中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来源;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GTFP增长,从生产率的视角验证了"波特假说"的成立;FDI虽未能对中国GTFP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FDI可驱使中国加强环境规制水平,而严格的环境规制又能有效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门槛,对FDI起到"筛选"作用,因此两者的良性互动是GTFP增长的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嘉琪 卜伟
构建内生技术进步的两部门模型,揭示了要素的行业间配置在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影响的中介作用,并利用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工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和研发部门产出补偿和创新补偿的相对大小会改变环境规制对行业间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影响,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综合效果影响GTFP的水平;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直接影响呈倒“U”型,行业间要素配置比例的改善能够“翻转”高强度规制对工业GTFP的抑制作用;污染密集型行业要素配置比例过高会强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工业GTFP的抑制作用,提高清洁型行业的要素配置比例能够改善高强度市场激励型规制对工业GTFP的抑制;资本对规制效果的影响更大,但劳动对规制效果的影响更持久,高强度规制能够增强厂商对人力资本的偏好。制定以要素在两行业间合理配置为导向的环境规制政策,混合使用不同类型规制政策,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均有利于加快中国工业行业的结构转型,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玲 陶锋
按照污染排放强度,本文将中国28个制造业部门分为重度污染产业、中度污染产业和轻度污染产业三大类,在测算1999—2009年三大产业部门环境规制强度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检验,力图从促进生产率的角度找出不同产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拐点。研究结果表明:重度污染产业当前环境规制强度相对合理,能够促进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中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较弱,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关系呈"U"型,相对于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而言技术效率可以更早地突破"U"型拐点;轻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与三者的关系也呈"U"...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籍艳丽 辜子寅 薛洁
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需考虑治理转型等制度变量。文章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EBM-GML法测度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运用面板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治理转型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呈显著的“倒N”型关系,且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治理转型水平提档升级,环境规制的影响呈现“促进—抑制—促进”的动态演变。从区域来看,内陆地区与全国一致,沿海地区两者间呈“U”型关系,且存在“抑制—促进”的单一门槛效应。当前,大部分省份治理转型水平已跨越门槛值,强化环境规制有助于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