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5)
- 2023(16358)
- 2022(14165)
- 2021(13530)
- 2020(11229)
- 2019(26093)
- 2018(25545)
- 2017(49368)
- 2016(26545)
- 2015(29781)
- 2014(29496)
- 2013(29174)
- 2012(26734)
- 2011(24181)
- 2010(23524)
- 2009(21342)
- 2008(20585)
- 2007(17301)
- 2006(14614)
- 2005(12701)
- 学科
- 济(107369)
- 经济(107259)
- 管理(73723)
- 业(70454)
- 企(58246)
- 企业(58246)
- 方法(52933)
- 数学(47011)
- 数学方法(46433)
- 中国(29097)
- 农(27379)
- 财(27017)
- 学(23567)
- 业经(22481)
- 贸(21229)
- 贸易(21220)
- 易(20725)
- 地方(18910)
- 制(18865)
- 农业(18097)
- 务(17445)
- 财务(17374)
- 财务管理(17343)
- 理论(16853)
- 企业财务(16514)
- 和(16272)
- 环境(16206)
- 技术(16159)
- 银(16003)
- 银行(15949)
- 机构
- 大学(375674)
- 学院(371852)
- 济(154152)
- 经济(151247)
- 管理(147394)
- 理学(129277)
- 理学院(127835)
- 研究(127826)
- 管理学(125471)
- 管理学院(124820)
- 中国(95664)
- 京(79499)
- 科学(79472)
- 财(67708)
- 所(63629)
- 农(60097)
- 研究所(58805)
- 中心(57100)
- 业大(56481)
- 财经(55992)
- 经(51418)
- 北京(50071)
- 江(49995)
- 范(48044)
- 经济学(47954)
- 师范(47536)
- 农业(47402)
- 院(46845)
- 经济学院(43382)
- 财经大学(42308)
- 基金
- 项目(265052)
- 科学(209408)
- 基金(195942)
- 研究(189724)
- 家(172328)
- 国家(171028)
- 科学基金(146976)
- 社会(120889)
- 社会科(114706)
- 社会科学(114678)
- 基金项目(103655)
- 省(99964)
- 自然(97280)
- 自然科(95102)
- 自然科学(95078)
- 自然科学基金(93385)
- 教育(86879)
- 划(85814)
- 资助(81623)
- 编号(74901)
- 重点(59607)
- 成果(59464)
- 部(59427)
- 发(55707)
- 创(54768)
- 科研(51431)
- 创新(51274)
- 课题(51085)
- 教育部(50966)
- 国家社会(50804)
- 期刊
- 济(155573)
- 经济(155573)
- 研究(107286)
- 中国(63561)
- 学报(61681)
- 科学(57039)
- 农(53071)
- 管理(52625)
- 财(50442)
- 大学(46847)
- 学学(44360)
- 农业(37298)
- 教育(36284)
- 技术(31250)
- 融(30845)
- 金融(30845)
- 财经(27359)
- 经济研究(26836)
- 业经(24057)
- 经(23518)
- 问题(20477)
- 业(19879)
- 科技(17607)
- 技术经济(17485)
- 版(17292)
- 图书(17290)
- 贸(17202)
- 资源(17153)
- 理论(17091)
- 统计(16367)
共检索到523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伍戈 曹红钢
在大多数宏观经济分析中,通货膨胀往往被视为总量性变量来加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变迁,近年来各界关于"结构性通胀"的讨论增多,总量性变量越来越难以全面解释各部门之间通胀的差异。本文以CPI与PPI相对变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结构性通胀为研究对象。基于总供给一总需求框架的实证表明,贸易部门相对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加剧了中国通胀的结构性不平衡程度。在需求方面,政府支出、居民收入和货币因素等也能解释结构性通胀的变化。此外,大宗商品价格冲击等也都显著影响结构性通胀。因此,现阶段在分析中国CPI与PPI价格变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转型过程中深层次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在通胀治理方面,应加强货币...
关键词:
结构性通胀 总供给 总需求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哲 董丽霞
财政政策影响通货膨胀的机制包括铸币税效应和财富效应,财政制度的结构性变化会影响这两种机制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首先利用单位根方法识别改革开放后通货膨胀和财政制度的结构性变化发生时间,发现1992年和1993年分别发生了财政制度和通货膨胀的结构性变化。这个改变使得分税制前中央政府主导的铸币税效应发挥主要作用,分税制后地方政府主导的财富效应发挥主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不同分权模式下政府财政互动对通货膨胀机制的影响。结果是:1994年前,地方政府财政盈余增长率越高,中央政府赤字规模越大,通货膨胀水平越高;1994年后,地方政府财政盈余增长率越低,中央政府盈余规模越大,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财政联邦主义 结构性变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木祥
中国结构性通货膨胀形成的实证研究李木祥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既有总量方面的原因,也有结构方面的原因,由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这里,我们将着重考察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国民经济组织结构对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影响,并寻求治理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田娟
本文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经济结构两个层面对我国通货膨胀形势进行了剖析,表明我国当前源于总需求层面的通货膨胀压力已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锁定,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经济结构层面。本文用部门间CPI的离散程度来表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数量特征,运用部门瓶颈模型分析了其形成机制,表明其根源在于农业部门发展的相对滞后,进而从收入分配角度解释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自我维持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通货膨胀 部门瓶颈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米建国
结构性通货膨胀原因米建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产业结构失衡是多年来一直制约我国宏观经济效益提高的棘手难题,虽经多年调整,进展总是不太明显。通货膨胀与产业结构失衡两个问题搅在一起,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使本已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治理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建奇
物价不断上涨引起了业界对通货膨胀问题的关注。近期PPI、CPI再次出现倒挂使物价问题更加复杂,PPI、CPI倒挂之谜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具体的市场结构,对价格决定机制作长时段考察。研究发现。非对称供求结构是造成PPI、CPI倒挂的主要原因。①我国消费市场具有供给过剩与稀缺并存二重性特征。工业消费品属于买方市场,厂商转嫁商品生产成本的能力很弱;食品及居住类消费品短期内供给缺乏弹性而难以迅速调整供求缺口,外部冲击造成该类商品出现短缺现象。由于该类商品消费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导致消费价格水平迅速攀升.从而主导CPI上涨及消费支出总量同向波动。②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特征促使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 胡日东
同比指标和环比指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指标;检验发现CPI同比指标为非平稳的,CPI环比指标具有滞后12阶的季节性。取对数差分后的同比指标和取对数滞后12阶差分的环比指标是完全相同的指标,在运用AR模型度量通货膨胀的持久性时是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没有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持久性水平在1999年1月前后有明显变化,在1991年1月之前通货膨胀受到冲击后持续的时间要长于1999年1月之后的。
关键词:
通货膨胀持久性 同比指数 环比指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娟
在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因素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本轮通货膨胀主要起源于总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其实质在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政府对农业价格的长期管制。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其价值,因此必然存在调高农产品价格的客观要求,从而导致结构型通货膨胀。此轮结构性通货膨胀既是中国长期以来二元经济局面未得以改观的后果,也是产生全面性通货膨胀的隐忧所在。因此,利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同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成为应对此轮通货膨胀的必要和有效的政策组合。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结构性 二元经济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桂文林 韩兆洲
PPI和CPI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TS季节调整模型和HP滤波方法对1993年1月~2010年7月定基PPI和CPI进行分解,得到趋势、季节、不规则和循环因素,发现PPI和CPI两者的趋势、季节和不规则因素间的传导和"倒挂"不显著,增强了用循环因素研究两者关系的科学性。研究发现:①两者间传导和"倒挂"交替出现,分别经历两个周期,均在第二周期波谷处逆转。传导和"倒挂"时隔有明显周期;②2003年前PPI向CPI传导的原因为投资膨胀、卖方市场等。2003年后PPI与CPI"倒挂"的原因除投资膨胀外,还有有效需求不足,买方市场,粮食和住房价格上涨等原因;③针对当前通货膨胀特点,提出有别于要素价格管制和货币紧缩政策的措施,可解决物价的长期深层矛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红倩 李民强
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此举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严重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增大的负面效果。对此,本文综合不同指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CPI与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本质上是通过经济不同部门收益率影响CPI的改变,流动性过剩对经济总量的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度量弥补了CPI的片面性,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通货膨胀基本度量。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CPI 通货膨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韡 严春晓 缪海斌
本文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视角,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传统的AR方法还是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方法估计,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在2000年之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弱,减弱的幅度在10%左右。除通货膨胀预期和外部汇率变化冲击因素的影响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加权经济增长率等经济结构变化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亦非常显著,其中,第二产业加权经济增长率的减缓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减弱发挥了主导作用,第一产业与通货膨胀持久性负相关,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将有利于弱化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吉林
本文使用TV-STAR模型研究发现,我国通货膨胀路径中结构性变化与非线性共存。结构性变化发生在1995年左右,结构性变化前的通货膨胀路径中存在高、低两个均衡点,结构性变化后的通货膨胀路径中存在唯一均衡点,但通货膨胀的持久性较变化前有较大幅度上升。同时发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非线性调整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其临界值为4.091。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发现,结构性变化后,我国通货膨胀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幅度下降,但反应速度上升。另外,正、负向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在多数情况下,正向冲击的影响更大,也更持久。在短期内,通货膨胀机制下的冲击影响要明显强于在通货紧缩机制下,但从长期来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刘悦
本文运用我国37个工业大类行业PPI数据构建TVP-SV-FAVAR模型,实证研究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下游价格、不同类型行业传导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PPI和CPI均产生了影响,我国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强度从上游行业到下游行业依次递减,对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最大,其中上游能源开采类行业的传导系数最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次之,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较弱。输入型通货膨胀更多向生产环节传导,向流通环节的传导强度弱化,但是会推升流通环节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具有明显的顺周期和“易涨难跌”特征,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大,在平稳阶段的传导强度次之,在下跌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弱。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政策调控应把握好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结构性特征,据此开展分类调控、精准调控、依时调控,综合平衡“稳增长”和“防通胀”目标,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超愚
结构性通货膨胀计量方法的设计与演示中国人民大学郑超愚一、比价关系调整与结构性通货膨胀托宾(Tobin)模型和斯堪德纳维亚(Scandinavia)模型代表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分析的范式(Paradigm)。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放弃了通货膨胀总量分析,把整个...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西
社会零售物价指数超过8%的年份,从我国经济改革以来,已出现过三轮。1985年达8.8%,1988年和1989年,分别为18.5%和17.8%。现在,又进入了新一轮价格指数大幅上涨的时期,在1993年13.2%的基础上,1994年前8个月零售物价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20%。对新一轮的通货膨胀,用传统的分析方法或西方经济学现成的分析模式,都有一定困难。本文提出转轨中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