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4)
2023(3872)
2022(3205)
2021(3206)
2020(2614)
2019(6277)
2018(5964)
2017(11094)
2016(5779)
2015(6824)
2014(6499)
2013(6754)
2012(6394)
2011(6075)
2010(5784)
2009(5469)
2008(5389)
2007(4335)
2006(3881)
2005(3617)
作者
(15765)
(13301)
(13226)
(12778)
(8574)
(6334)
(5919)
(5297)
(5226)
(4781)
(4584)
(4390)
(4367)
(4352)
(4244)
(4161)
(3985)
(3817)
(3727)
(3451)
(3422)
(3169)
(3111)
(3029)
(3003)
(2945)
(2839)
(2717)
(2634)
(2629)
学科
(30252)
经济(30215)
方法(13712)
中国(13490)
数学(12940)
数学方法(12879)
管理(12874)
(11677)
(8716)
贸易(8709)
(8625)
(7670)
企业(7670)
(7023)
(5633)
关系(5543)
(5187)
(5114)
人口(5042)
(4919)
银行(4917)
(4857)
(4728)
金融(4728)
(4616)
(4579)
环境(4523)
农业(4494)
业经(4335)
出口(4247)
机构
大学(89794)
学院(85157)
(49080)
经济(48595)
研究(38049)
管理(30566)
中国(30315)
理学(26236)
理学院(25917)
管理学(25660)
管理学院(25492)
(20057)
(19849)
科学(19088)
(18990)
经济学(17726)
研究所(17326)
财经(16358)
经济学院(15966)
中心(15522)
(15336)
北京(13636)
(13238)
财经大学(12471)
科学院(11977)
(11553)
社会(11224)
研究中心(11204)
(10896)
师范(10839)
基金
项目(56278)
科学(45897)
基金(45193)
研究(41661)
(39935)
国家(39704)
科学基金(33419)
社会(30388)
社会科(28980)
社会科学(28975)
基金项目(22663)
自然(19370)
资助(19347)
自然科(18983)
自然科学(18977)
自然科学基金(18700)
教育(18344)
(16586)
中国(16326)
(15831)
(14880)
国家社会(14699)
编号(14034)
教育部(13177)
重点(12936)
(12458)
成果(12021)
重大(11786)
人文(11760)
社科(11587)
期刊
(49571)
经济(49571)
研究(32189)
中国(18227)
(13390)
科学(13189)
管理(11942)
学报(11776)
(10588)
经济研究(9892)
大学(9590)
财经(8938)
学学(8929)
(8772)
(8584)
金融(8584)
世界(8391)
国际(8086)
(7910)
农业(7692)
问题(7205)
教育(6251)
技术(5841)
(5264)
业经(5043)
统计(4785)
人口(4781)
技术经济(4574)
经济问题(4151)
(4054)
共检索到134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於嘉  谢宇  
近20年来,第二次人口转变是用于解释全球范围内家庭领域发生新变化的最主要的理论框架。文章通过分析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我国第二次人口转变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初婚年龄、同居率、离婚率以及生育方面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第二次人口转变在我国的发展与西方有着不同的轨迹,不同方面的家庭行为的变化程度差异较大。结婚与同居这些更为个体化的家庭行为经历了较为剧烈的变化,男性与女性不断推迟进入初婚的时间,同居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养育子女方面,婚外生育与已婚不育仍然非常少见。离婚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整体还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文章提出,对我国家庭领域变化的理解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独特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蒋耒文  
人口转变始于欧洲 ,人口转变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欧洲人口转变历史的研究。近年欧洲人口转变出现新的形式和特点 ,并发展出“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国内学者对我国人口转变问题的讨论中 ,却几乎还没有触及这一新情况和新理论。本文总结“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对比第二次人口转变和第一次人口转变的特征 ,分析其转变的内在动因 ,及其未来的走向 ,并提出对世界和中国未来家庭及人口发展的思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蓉  
终身未育者增多是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过程中突出的新变化,已有研究大多认为中国仍是“普育”社会,并将其视为中国第二次人口转变的独特之处。文章以中国上海市为例,从代际差异、婚姻状况、社会经济特征3个维度,使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1995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相关婚育调查数据,考察女性终身未育现象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切入口浅议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就已度过育龄期和处于育龄末期的女性而言,上海市女性终身未育水平仍低于欧洲国家和同处儒家文化圈的东亚社会;但相对年轻的“65后”“70后”女性与年长队列相比已表现出明显的终身未育水平上升趋势。越是年轻的女性队列,终身未婚对终身未育的贡献越大;非上海户籍女性的终身未育水平低于上海户籍女性,但年轻队列中前者明显向后者靠拢。女性终身未育率还表现出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升高的特征。当前仍处于育龄期的年轻队列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年长队列,且婚育观念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性和个体性,婚育意愿低迷,推迟婚育的人群规模也在扩大,这些迹象预示着年轻队列的终身未育水平可能进一步上升。在以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女性终身未育现象及其扩散趋势,或许预示着当前中国社会的“普育”现象是“过渡性”的而非“独特性”特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齐严  顾声乐  
本文认为,现代政府具有政治、经济、文教与社会保障等职能,这些职能随着人类生活社会化程度的加深而形成、发展,具有其内在规律性,政府职能一般都要经历从政治职能到经济职能再到文教与社会保障职能的发展演变。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向文教卫生与社会保障职能转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文章提出,民主选票机制应成为政府公共产品决策和社会公平目标实现的基础。现阶段政府职能的重心由经济建设转向文教卫生与社会保障,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与各阶层有序化的社会联系,产生效率贡献,减少无序化的效率损失;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减少社会动荡损失,实现政府职能的社会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王建民  
本文对现有的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和整理,在对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概念内涵、产生机制进行明晰的基础上,对以其他国家和以中国为样本的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价,最后对促进第二次人口红利实现的条件以及政策手段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反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研究全貌,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框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颖  邓博文  王建民  
本文对现有的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和整理,在对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概念内涵、产生机制进行明晰的基础上,对以其他国家和以中国为样本的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价,最后对促进第二次人口红利实现的条件以及政策手段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反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研究全貌,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框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随着中国人口转变过程进入新阶段,第一次人口红利终将消失并且不可能再现,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行。因此,从老龄化本身寻求崭新的经济增长源泉,才是开启第二次人口红利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保持经济增长可持续的需要,本文揭示中国特殊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制约,即伴随人口老龄化显现出人力资本递减、劳动参与率递减和消费力递减等现象。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旨在借助人口的回声效应,从人口各个年龄段入手改善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进而增加老年群体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这些举措预期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效果,从而开启第二次人口红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允彬  
第二次非洲人口会议于1984年1月9日至13日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举行。来自非洲经济委员会39个成员国和联合国机构的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会上讲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宇  
1997年以后,随着国内经济形 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利用外资进入一个新的转折阶段。其突出表现是,吸收外资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其中1997年对外借款已陷入负增长,1998年进一步下降8.5%。1998年利用外资总额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由上年的644亿美元减少到589亿美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钱尧年  孟庆忠  窦永强  
我国纺织工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以其追赶时代新潮的服饰丰富了人民生活,以其创汇占全国总出口额四分之一的业绩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在纺织原料、生产能力、出口创汇方面登上世界首席大国地位,实现了我国纺织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振兴。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两种经济体制间的碰撞、两种增长方式的矛盾日益激化,纺织工业在内、外部环境双重夹击下,进入了前所未遇的"怪圈"和困境。本文从分析目前纺织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入手,为如何适应时代脉搏,依靠科技兴纺,实施两个根本转变,营造我国纺织工业第二次振兴,再创纺织工业新业绩,迎接21世纪挑战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恒 ,苏东海  
宁夏第二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日至4日在银川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30多人。会议收到论文、调查报告、资料分析共五十篇。会议就宁夏人口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宁夏人口的素质、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家庭规模、劳动力结构、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环境资源以及少数民族人口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会议期间,山西省财经学院毕士林教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道  
中国人口学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等七个院校人口研究机构的中青年学者举办的人口与发展学术讨论会,在辽宁省人口学会、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大连市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并且得到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驻华代表处的赞助,在大连召开了。这次学术讨论会是去年在南京召开的人口与发展讨论会的继续。南京那次会开得很好,我曾经好几次向国外来访的人口学者介绍那次会。现在南京会议的论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