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8)
2023(8923)
2022(7346)
2021(7088)
2020(5903)
2019(13398)
2018(13053)
2017(24018)
2016(12495)
2015(13976)
2014(13194)
2013(12994)
2012(12277)
2011(11333)
2010(11373)
2009(10772)
2008(10810)
2007(9701)
2006(8483)
2005(7877)
作者
(34048)
(28767)
(28605)
(27375)
(18490)
(13750)
(12781)
(11079)
(10891)
(10118)
(9926)
(9514)
(9252)
(9180)
(8980)
(8923)
(8502)
(8231)
(8193)
(7806)
(7181)
(6738)
(6726)
(6525)
(6443)
(6372)
(6291)
(6143)
(5906)
(5689)
学科
(56034)
经济(55987)
(42211)
管理(40940)
(36208)
企业(36208)
方法(24201)
数学(20657)
数学方法(20531)
中国(19499)
技术(17698)
(14543)
(13084)
技术管理(12600)
(12477)
贸易(12467)
(12225)
业经(12172)
(10790)
(10421)
银行(10412)
(10129)
(10094)
金融(10093)
(9573)
理论(9216)
(8967)
财务(8961)
财务管理(8953)
农业(8886)
机构
大学(184854)
学院(181122)
(88229)
经济(86884)
管理(72047)
研究(66508)
理学(62096)
理学院(61467)
管理学(60805)
管理学院(60441)
中国(52104)
(39312)
(39053)
科学(35579)
(32497)
财经(31300)
研究所(29455)
(28792)
经济学(28786)
中心(28751)
北京(25810)
经济学院(25791)
(25006)
(23767)
财经大学(23601)
(23244)
(22110)
师范(21955)
业大(21117)
商学(21091)
基金
项目(118326)
科学(96322)
研究(90341)
基金(88818)
(77050)
国家(76427)
科学基金(66221)
社会(61168)
社会科(58218)
社会科学(58205)
基金项目(45946)
(43234)
教育(40972)
自然(39760)
自然科(38985)
自然科学(38972)
自然科学基金(38395)
(37304)
资助(35714)
编号(33766)
(31408)
创新(28344)
(28339)
成果(28172)
国家社会(26911)
重点(26752)
(25904)
中国(25154)
教育部(25051)
课题(24157)
期刊
(94543)
经济(94543)
研究(60297)
中国(39774)
管理(30795)
(29634)
科学(24887)
学报(23028)
教育(20875)
(20678)
大学(18416)
(18351)
金融(18351)
学学(17037)
财经(16692)
经济研究(16673)
技术(15854)
(14591)
农业(14537)
(13207)
问题(12380)
业经(12364)
国际(12233)
科技(11952)
世界(11712)
技术经济(11220)
(9684)
(9562)
论坛(9562)
(8529)
共检索到280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能够涵盖科技投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国科技投资体系的建设进展和主要问题,提出若干方向性的创新建议。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落脚于科技投资不同性质支出的构成及经济涵义;对科技投资具体实践的评述则包括政府科技投入(税收),以及科技金融结合的几个主要渠道:创业风险投资、银行科技贷款、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保险信托等。除了分析科技投资的内在机制之外,本文还特别强调要注意若干重要外部因素对科技投资的负面影响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新军  曹明明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科技创新对区域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我国大陆地区以经济区为单位,选取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与创新经济效益等指标,分析了各区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聚类方法划分了区域科技创新类型,总结了区域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对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格局作了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云杰  陈钰  
梳理总结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所呈现的特点,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的稳步提升,推动科技创新产出的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重点分析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科技创新资金存量与投入强度仍有待提升,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与效率有待提高,科技创新要素配置结构有待优化,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有待加强,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全面支撑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卫平  刘雨龙  
当今世界,集成创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创新方式,是现代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获取核心能力的关键。文章首先就集成创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然后从集成涵义、集成创新内涵、企业集成创新模式、产业或区域集成创新四个方面对国内相关研究予以归纳整理,最后对国内外集成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评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玲红  毛世平  
本文以我国涉农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呈现出创新基础条件逐渐改善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投入总额和创新产出规模略有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以协同创新为主导并主要依靠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进行创新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涉农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和经费投入均与科技创新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消化吸收和购买国内技术的创新模式更能促进其科技创新产出的增加。因此,应加大对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研发经费的投入、支持涉农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研发机构,使涉农企业尽快成为农业科技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祖毅  贾慧英  
文章基于对理论价值的辩证性思考,主要从开发式与探索式创新的视角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管理学在中国的理论创新现状,并进一步提出未来演进的相关理论命题从而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知识创造与传播的发展模型"。基于对相关理论文献的推演以及对中国管理学纵向的实际考察,文章认为管理学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存在多元化的开发与探索象限;虽然数十年以来管理理论的贡献水平逐渐提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主流学术共同体的制度逻辑,但是中国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有效创造与传播还应该兼顾其他理论创新程度较低或者非理论化研究的可能空间,甚至需要保持上述不同象限之间的平衡,从而为全球管理知识的更新做出来自中国的独特价值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洪昭  郑清英  
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更是引领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当前,全球绿色科技发展迅速,绿色科技创新蓬勃发展,但在长期获利与短期收益的困扰面前,在现有规制无法合理分配科技创新利益,科技壁垒依然明显的情况下,推进全球绿色科技创新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各国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战略互信,通过协同联合创新,在降低绿色科技创新成本的同时,推动绿色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应增强各国技术交流,找准创新发力点,提高绿色科技创新收益,激励绿色科技创新成果的全球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杨洋  李哲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创新发展”为首的新发展理念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重大理论创新,围绕科技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与新战略。随着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与安全中的作用日益上升,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学科背景等局限,现有文献在“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分析、体系化构建、重大理论创新性研究、实践价值研究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未来,需在综合性时代背景分析、逻辑清晰的体系化架构、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实践价值分析、生产力布局与新型举国体制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世志  
大学生是最有创新激情、最有创新活力、最少创新禁锢的一个群体,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力量和未来主体,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阐述当前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分析了当前上海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不足、比例不高及科技成果转化比例较低等不足,提出了优化当前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若干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军鹏  李普  潘云涛  翟俊峰  魏瑞斌  
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能极大地提高科研创新效率。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明确提出对创新团队进行支持。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从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管理机制、学术带头人、研究基础、成员结构、研究平台等多种视角来解决团队识别问题。论文总结创新团队定义与特征,分析当前各识别方法的特点以及不足之处,指明创新团队特别是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创新团队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廖巧霞  
通过对广东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现状的研究分析,指出了农业科研单位缺乏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技术和人才等问题,提出了研究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宏伟  赵新力  肖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霍宏伟  赵新力  肖轶  
在对比中国与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国创新实力的基础上,将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国分为四种类型。利用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研究报告内容和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同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国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和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了合作网络总体情况,评估了网络结构。得出了该网络具有不联通、稀疏性和网络的最大成分具备明显的核心-边缘特点等结论,析出了关键合作机构节点。研究发现:项目合作的规模和层次与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国的科技创新实力正相关;同二十国集团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在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拓展空间巨大;科技人员交流、联合研究和技术标准合作是最普遍的合作类型;综合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合作中优势明显;产业界参与二十国集团成员国间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一步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漆苏  刘立春  
深入了解中国创新能力现状,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2013-2017年数据,分析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展历程,并将中国与创新领先型国家、其它金砖国家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明确其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置。研究发现,伴随中国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其对全球创新格局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制度环境、创意产出、市场成熟度,进而提出消除创新障碍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