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6)
2023(7803)
2022(6401)
2021(6094)
2020(4964)
2019(11443)
2018(11196)
2017(20021)
2016(10884)
2015(12493)
2014(12192)
2013(12249)
2012(11812)
2011(10985)
2010(10879)
2009(10111)
2008(10024)
2007(9124)
2006(8326)
2005(7349)
作者
(33199)
(27508)
(27470)
(26267)
(17612)
(13271)
(12255)
(10759)
(10739)
(9858)
(9768)
(9339)
(9143)
(9111)
(8987)
(8714)
(8244)
(8092)
(7905)
(7809)
(6986)
(6932)
(6851)
(6472)
(6309)
(6234)
(6209)
(6013)
(5713)
(5685)
学科
(46052)
经济(46004)
管理(27354)
(20655)
方法(18159)
中国(17924)
数学(15933)
数学方法(15807)
(15212)
企业(15212)
(13102)
(11747)
环境(11701)
(11031)
贸易(11024)
(10862)
(9238)
业经(9112)
(8840)
地方(8720)
农业(8339)
(8024)
(7983)
银行(7959)
(7774)
(7770)
(7685)
金融(7685)
(7096)
关系(6679)
机构
大学(159461)
学院(154978)
(69533)
经济(68262)
研究(66430)
管理(52688)
中国(51627)
理学(43735)
理学院(43137)
管理学(42356)
管理学院(42104)
科学(40075)
(37325)
(34331)
研究所(31375)
(30273)
(29776)
中心(28807)
北京(24801)
(24630)
(23605)
财经(23474)
农业(23447)
业大(23393)
经济学(22891)
(22168)
师范(21863)
(21736)
科学院(20781)
经济学院(20405)
基金
项目(103619)
科学(80762)
基金(75788)
研究(74806)
(69075)
国家(68589)
科学基金(56161)
社会(48068)
社会科(45433)
社会科学(45422)
基金项目(38710)
(36970)
自然(35425)
自然科(34490)
自然科学(34475)
教育(33962)
自然科学基金(33891)
(33462)
资助(31868)
编号(27632)
重点(24978)
(24275)
成果(23524)
(23478)
中国(22799)
国家社会(21430)
课题(21306)
(20922)
教育部(20230)
科研(19932)
期刊
(81137)
经济(81137)
研究(51481)
中国(39637)
学报(28783)
(26962)
科学(26076)
(21800)
大学(21694)
管理(21002)
教育(20835)
学学(19852)
农业(19077)
(15010)
金融(15010)
经济研究(13304)
技术(12757)
财经(12462)
(11683)
(10984)
(10853)
国际(10579)
世界(10575)
问题(10433)
业经(10274)
图书(8988)
资源(8679)
(7611)
技术经济(7139)
科技(7114)
共检索到254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国舫  
对"生态建设"和"生态工程"两个概念的进行了阐述,认为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其使用上可以约定俗成。提出:中国的生态建设工程范畴应扩大,城市园林建设和工矿交通建设区域的植被恢复重建应纳入其中。近年中国生态建设工程成就和贡献说明,其确实已在抑制自然灾害影响、改善生态状况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异同  
看到贵刊1992年12月号的第一篇文章(作者:刘伟、杨云龙),深感贵刊和作者带了个好头。我国近十年来,一直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错误地称之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这是概念、范畴上的极大混乱。有的不懂经济的翻译甚至把第三次产业误译为Third inndustry。有位日本学者说,中国的这种译语是可笑的,特别是把日本的第三次产业改翻为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渊  李良玉  
我国近代各种教育思想流派对公民教育进行了探索。注重人的群体本位主体性意识培养,但缺乏对个体本位主体性意识培养的足够重视是其共同特征,公民教育概念范畴的不确定性导致公民教育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没有得到厘清,影响了近代中国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公民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个性化的"现代人"的教育,我国当前的德育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公民教育的概念体系下进行整合与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尚昆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索中国背景下的企业文化维度特征,构建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情景的企业文化概念范畴,为中国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量表开发及模型建构奠定概念基础。我们通过设计一个开放式问卷调研的归纳性分析和一个典型文本的内容分析,探讨中国情境下企业文化的概念维度。从收集的定性数据中,一共得到中国企业文化的12个概念维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西方国家企业文化的概念范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进一步表明中国企业文化开展高水平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熠婕   贾良定  
组织美学从美学角度体验和解读组织生活,关注组织中的物质和物质实践如何通过激发个体的感官反应产生知识。以往管理学研究以理性主义范式为主导,重点关注组织实用性的角度,忽视了个体对组织物质环境的情感和认知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从美学角度出发讨论物质引发的心理感受和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追踪组织美学理论和实证文章,对该领域发展过程和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总结梳理,发现大部分研究聚焦于以下四类研究对象:(1)空间实践;(2)个性化物件与符号展示;(3)服饰管理;(4)工作工具与产品使用。随后,本文根据美学原理中主体的审美体验过程构建了系统的研究框架,探究组织美学“动力机制—反应机制—作用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组织美学的研究方法。最后,本文对管理学中如何进一步从新理论、新情境和新方法角度深入组织美学研究进行展望,呼吁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到组织美学的重要价值,推动组织美学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和谐的组织生态环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国彬  张莎莎  闫鑫  
[目的 /意义]针对当前个人数据安全问题频发现状,通过研究个人数据的概念范畴和基本类型,进一步推动个人数据的理论研究与立法保护。[方法 /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和网络调研法,对学术文献和政策法律中的个人数据定义进行梳理,并使用比较分析法,归纳出个人数据的14种基本类型。[结果 /结论]定义了个人数据的概念,指出可以从完成程度、技术时代、基本属性、产生平台、社会职业、功能价值、重要程度、年龄特点、存储地点、存在形式、产生条件、自愿与否、保护状态和使用场景14个角度,梳理个人数据的基本类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毛卫东  黄震方  杨春宇  
社会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类型,但对其定义和范畴一直争议颇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理论发展。本文提出以"产生时间的当代性"和"旅游功能的非主体性"作为辨析社会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通过与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的比较分析,归纳了社会旅游资源具有状态的变动性、表现的隐蔽性、范畴的广泛性和载体的人类性四大基本特征,并以设施、事件、人物、活动、环境等指标构建其内容体系。本文认为,社会旅游资源与人的社会性资源范畴的拓展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高度契合,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资源类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幼华  
总结了阅读推广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阅读推广定义的类型与特征;从界定原则、要素范畴特征分析的角度,给出了阅读推广及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概念,以期指导于实践。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熠婕   贾良定  
组织美学从美学角度体验和解读组织生活,关注组织中的物质和物质实践如何通过激发个体的感官反应产生知识。以往管理学研究以理性主义范式为主导,重点关注组织实用性的角度,忽视了个体对组织物质环境的情感和认知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从美学角度出发讨论物质引发的心理感受和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本文通过追踪组织美学理论和实证文章,对该领域发展过程和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总结梳理,发现大部分研究聚焦于以下四类研究对象:(1)空间实践;(2)个性化物件与符号展示;(3)服饰管理;(4)工作工具与产品使用。随后,本文根据美学原理中主体的审美体验过程构建了系统的研究框架,探究组织美学“动力机制—反应机制—作用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组织美学的研究方法。最后,本文对管理学中如何进一步从新理论、新情境和新方法角度深入组织美学研究进行展望,呼吁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到组织美学的重要价值,推动组织美学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和谐的组织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大卫·科利尔  小詹姆斯·玛宏  李陈华  
当学者们扩展其模型和假说以涵盖更多案例时,他们一般都要调整分析范畴以适合新的背景。乔瓦尼·萨托利对概念“转移(traveling)”和概念“延伸(stretching)”的研究,为比较分析这项基础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是,萨托利框架依赖于所谓的古典主义范畴化,这种范畴化根据分类学层级来分析范畴之间的关系,每个范畴都有清晰的边界,而且每个范畴的所有分子都具备相同的定义属性。我们考察对萨托利框架构成挑战的两类非古典式范畴:家族类同式范畴与放射式范畴。对于这两类范畴,过于严格地应用古典主义框架,会导致过早地舍弃范畴或不当地修正范畴。基于学者们在民主主义与独裁主义的比较研究中如何调整范畴的例子,我们...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小勇  魏江  
国内学者通常把"business group"(以下简称BG)译作"企业集团",但国内有关企业集团的研究文献所指的企业集团并不完全等同于BG。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650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两者在内涵与外延、研究范畴及其趋势以及不同研究主题所用的主导研究方法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一般意义上的BG实则对应于由关联企业所构成的联合体。基于比较所揭示的各种差异,文章还为国内BG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指出了诸多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艳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科技外交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愈加重要。科技外交运用科技和创新国际合作作为软实力工具,建立和改善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关系,当国家间的其他直接关系遭遇困境和挫折时,科技外交仍可充当国家间保持彼此联系的桥梁作用。科技外交包括在国际关系决策中需要明确考虑科学知识和科学建议,为便利国际科技合作和人员交流、促进国内创新而采取的外交政策活动,以及促进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合作性科技活动等三重功能,国家利益是科技外交的主要驱动力。欧盟及其成员国和美国都重视科技在决策系统和外交政策中的作用,从早期增设使馆科技专员到任命美国国务卿和欧盟对外行动署的科技顾问再到向海外派驻科技大使,资助科技外交研究和培训等,不少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应在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机制、建立既精通科技又具有外交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及培训机制、鼓励参加国际性科技外交研究和实践交流合作网络等方面加强科技外交工作,制定科技外交战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安  
经济学原有的资本范畴是市场经济中的特殊的资本范畴,有局限性。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资本范畴是: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它能生产社会使用价值并能使自身价值增殖。因此,资本有二重本性,既有客观上满足社会需要的一面,又有经济主体主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面。资本有二重历史作用,既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又有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而积极作用是主导的方面。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保护资本的积极作用,尽可能使它的负面作用最小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都平平  李雨珂  张雪媛  
从概念域视角研究数据范畴及数据域边界,明确其多维度的类型和属性划分,为分类规范数据管理,明确不同属性数据保障策略,具体实施《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服务。①从相关文献中析出若干关于数据和科学数据的相关概念、定义表述,按照其产生过程、发布形态、功能作用、学科属性、责任与权益归属等特征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形成数据域概念视角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集属性边界。②对照“办法”中的相关条文,具体提出不同类别不同属性的数据域边界及管理细则,为《办法》的全面实施提供细化策略。③尤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据的边界界定,有利于科学数据的登记、汇集、管理、实施,也有利用不同属性数据域权限归属的合理复用、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