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3)
2023(12739)
2022(10312)
2021(9528)
2020(7827)
2019(17853)
2018(17572)
2017(32909)
2016(17919)
2015(20087)
2014(19981)
2013(19590)
2012(18102)
2011(16528)
2010(16463)
2009(15158)
2008(15047)
2007(13307)
2006(11893)
2005(11105)
作者
(53934)
(44912)
(44434)
(42634)
(28755)
(21598)
(20181)
(17455)
(17336)
(15914)
(15626)
(15099)
(14718)
(14497)
(14443)
(14035)
(13338)
(13152)
(12874)
(12799)
(11296)
(11152)
(11127)
(10414)
(10102)
(10096)
(9911)
(9742)
(9220)
(9187)
学科
(75441)
经济(75351)
管理(45111)
(40705)
(31209)
企业(31209)
方法(28646)
中国(27561)
数学(25048)
数学方法(24773)
(19917)
(17895)
(16855)
(16491)
业经(15460)
(14754)
贸易(14744)
(14394)
地方(14313)
(13337)
银行(13294)
(12991)
(12880)
(12824)
农业(12822)
金融(12817)
理论(11405)
(11293)
环境(10716)
(9748)
机构
大学(258184)
学院(252866)
(108407)
经济(106215)
研究(102085)
管理(87667)
中国(76915)
理学(74499)
理学院(73501)
管理学(72012)
管理学院(71551)
科学(62626)
(58099)
(53016)
(49782)
(49470)
研究所(48467)
中心(44153)
农业(39569)
业大(39457)
财经(39024)
(37916)
(37340)
北京(37168)
(35902)
经济学(35366)
(34376)
师范(33890)
经济学院(31673)
科学院(30795)
基金
项目(171371)
科学(134809)
基金(126883)
研究(120053)
(114863)
国家(114025)
科学基金(95106)
社会(78198)
社会科(74135)
社会科学(74116)
基金项目(65302)
(63158)
自然(61530)
自然科(60217)
自然科学(60194)
自然科学基金(59146)
(55980)
教育(54458)
资助(52405)
编号(44837)
重点(40027)
(38529)
成果(37850)
(37463)
(34801)
国家社会(34512)
课题(33356)
科研(32904)
创新(32869)
中国(32771)
期刊
(119552)
经济(119552)
研究(82036)
中国(57742)
学报(48573)
(45860)
科学(43039)
(37097)
大学(36151)
管理(34552)
学学(33971)
农业(31032)
教育(29066)
(24940)
金融(24940)
经济研究(21424)
财经(20361)
技术(19740)
(17943)
(17868)
问题(17464)
业经(16718)
(15310)
世界(14402)
国际(14006)
(13215)
业大(12462)
科技(11506)
统计(11259)
技术经济(11253)
共检索到396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D.L.鲍思顿,顾宝昌  
引言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人口大约为3.3亿,几乎占全国人口的32%。近年来,中国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尽管1983年至1984年间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84年有400多个地方由农村改划为城市所致,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程度相对来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AprodicioAlaquian,张俊军,古诗韵  
本文以中国三个主要特大城市地区北京、上海、广州为例,重点探讨了中国城乡转型的动力、机制和效果,并提出了规划和管理这一过程的措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特大城市的形象问题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的设计、工具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在密集型大城市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均匀空间的比较之中提出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开明  耿慧志  岳丽莹  
以上海市大裕村为例,运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景观格局分析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基于"用地—社会—经济"视角,分析政策主导下乡村空间的演变特征和机理。研究发现,该村相继经历缓慢发展、迁村并点和平移归并三个阶段,其用地布局从单一匀质转向区块布局,乡村居民点实现减量集聚、形态趋于规整;村宅内部空间分割加密。主导产业从农业转向多功能复合,村民生计实现多元分化。游客和外来人口的涌入使人口结构外来化,居住模式的分化推动社会关系陌生化。研究指出,政策通过调节空间资源和村民行为,促进土地、人口和产业要素的流动,从而推动空间演变。政策管控范围从"点域"拓展到乡村"全域",优化了外部动力;村民差异化的行为响应是空间多样分化的内部动力。最后认为,政策内容与村民需求的有效匹配是推动乡村空间优化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红霞  
文章通过构造人口多样性指数,利用"五普"和"六普"数据,定量分析了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中人口多元化的进程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随着人口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特大城市的人口构成逐渐改变了以本地人口为主的单一模式,人口多样性日益增强,而且近郊区是人口多样性最强和人口多元化发展最快的区域。从人口多元化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来看,由近郊区带动向周边扩散发展的空间特征明显。由于人口多元化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双重影响,因此,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日趋复杂,政府政策在积极促进人口多元化有机发展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以便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6.22%,上升至2015年的56.1%。据联合国《2014全球城市化发展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74亿,城市化率达61%;到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城市化率达68.7%。2015年底中国城镇人口为7.71亿,这意味着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将分别至少有1.03亿和2.29亿人进城。这些人口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是城市化早期和中期的基本规律。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大城市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引领者,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应适时调整城市化战略,放开对特大城市的人为限制,积极探索都市区和城市群建设的有效模式,有序推进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逄金玉  
由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城市的发展,相应要求特大城市积极向智慧城市转变,这也是特大城市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管理复杂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特大城市与智慧城市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并以上海市与宁波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例,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技术共性与相异的应用路径。在技术、体制、应用、产业促进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特大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本文提出了分三阶段有效治理特大城市面临的严重的"城市病"的基本思路:近期主要靠强化城市运行的日常管理,挖掘现有基础设施的潜能;中期靠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努力增加城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远期则靠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疏散,最终实现城市人口与城市基础设施容量的动态平衡。最后,针对我国一些特定特大城市,如北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已经成为城市治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特大城市人口的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特大城市无论是数量、规模、集聚程度,还是人口密度并不明显偏高。中国较短的海岸线、紧张的人地关系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殊发展阶段,也决定城市化更应该趋向集约化、紧凑化方向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智团  陈玉娇  苏宁  
基于联合国的世界城市人口大数据库,对1950年至2015年世界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世界城镇化进程存在"特大城市偏好"现象,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镇化贡献显著增长,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稳定,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大但不断下降;我国城镇化的超大城市贡献已与世界典型国家相当,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低。建议应准确认知我国"城市"实质,积极发挥我国城市第二战略空间作用,实施区域差异化城镇化政策,因地制宜推动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以健康有序的城镇化政策来协助落实国家的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浩森  杨会改  
水安全关系特大型城市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是维系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成都这一典型的特大型城市为例,运用改进的DPSIR模型,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查找影响城市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问题,构建了以五大体系为支撑的成都市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以期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浩森  杨会改  
水安全关系特大型城市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是维系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成都这一典型的特大型城市为例,运用改进的DPSIR模型,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查找影响城市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和约束问题,构建了以五大体系为支撑的成都市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以期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晓勇  尚赞娣  
人口与各种资源逐步向特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愈益明显,特大城市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力引擎。与此同时,人口过分集中,经济活动频繁、基础设施发达、人员流动速度加快,财富迅速集聚等特点也为特大城市不断积聚着各种风险,各种灾害事故一旦发生则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文章选取国内外几个典型特大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述评,以期为加强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大城市应对危机的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中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已经在实践中走过多年,然而学术界对于人口调控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很多基本问题上也缺乏共识。文章在对当前国内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的一些思考。从大城市人口自发调节的市场机制会出现失灵,特大城市病与人口因素的关系,短板资源对城市规模增长的硬约束等多个方面,论证了政府对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必要性。在具体调控措施上,提出了政府在特大城市人口调控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避免陷入人口决定论,注意人口调控的目标多元性,防止人口调控中的政府失灵,注意产业疏解与人口疏解的协调一致,以及在调控手段中注意避免直接行政干预,要在城市治理中采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调控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