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7)
- 2023(11199)
- 2022(9839)
- 2021(9576)
- 2020(7878)
- 2019(18690)
- 2018(18540)
- 2017(35499)
- 2016(19226)
- 2015(21790)
- 2014(21626)
- 2013(21596)
- 2012(19819)
- 2011(18031)
- 2010(17623)
- 2009(16109)
- 2008(15488)
- 2007(13029)
- 2006(11363)
- 2005(10007)
- 学科
- 济(78278)
- 经济(78194)
- 管理(52423)
- 业(48852)
- 企(40131)
- 企业(40131)
- 方法(37532)
- 数学(32860)
- 数学方法(32546)
- 中国(22869)
- 农(19648)
- 财(17477)
- 学(16619)
- 贸(16386)
- 贸易(16378)
- 业经(16120)
- 易(16002)
- 地方(13937)
- 制(13076)
- 农业(12968)
- 和(12861)
- 环境(12415)
- 理论(12403)
- 技术(11517)
- 银(11332)
- 银行(11298)
- 教育(10915)
- 融(10853)
- 金融(10852)
- 行(10833)
- 机构
- 大学(274608)
- 学院(269089)
- 济(112801)
- 经济(110603)
- 管理(109011)
- 理学(95145)
- 研究(94451)
- 理学院(94071)
- 管理学(92610)
- 管理学院(92133)
- 中国(69967)
- 京(59500)
- 科学(57373)
- 财(48130)
- 所(46769)
- 研究所(43074)
- 中心(41182)
- 农(39789)
- 财经(39686)
- 业大(38711)
- 北京(38449)
- 范(36487)
- 经(36433)
- 师范(36218)
- 江(35700)
- 经济学(34289)
- 院(34225)
- 农业(31235)
- 经济学院(30944)
- 师范大学(29865)
- 基金
- 项目(188569)
- 科学(148830)
- 研究(139576)
- 基金(138690)
- 家(120723)
- 国家(119767)
- 科学基金(102613)
- 社会(88430)
- 社会科(83828)
- 社会科学(83807)
- 基金项目(73739)
- 省(69753)
- 自然(66098)
- 自然科(64564)
- 自然科学(64550)
- 教育(63444)
- 自然科学基金(63399)
- 划(60182)
- 资助(57474)
- 编号(56133)
- 成果(45992)
- 部(43034)
- 重点(41788)
- 发(39837)
- 创(38885)
- 课题(38247)
- 教育部(37179)
- 国家社会(36772)
- 创新(36275)
- 大学(35944)
- 期刊
- 济(117978)
- 经济(117978)
- 研究(82335)
- 中国(48226)
- 学报(41510)
- 科学(39584)
- 管理(39020)
- 农(35830)
- 财(33730)
- 大学(31527)
- 教育(30642)
- 学学(29287)
- 农业(25929)
- 技术(22021)
- 融(20531)
- 金融(20531)
- 经济研究(19644)
- 财经(18963)
- 业经(17337)
- 经(16179)
- 图书(15653)
- 问题(15508)
- 业(13948)
- 理论(13610)
- 贸(13368)
- 世界(12997)
- 科技(12997)
- 技术经济(12967)
- 实践(12315)
- 践(12315)
共检索到386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民
中国热点外交的基本特点包括:坚持通过对话和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倡导多边主义,重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重视通过大国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强调通过经济合作和发展援助,为和平解决争端营造环境;从国际道义出发,尊重相关各方合理的利益关切。中国热点外交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和平、合作共赢、和谐包容。中国热点外交的意义主要体现为:热点外交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向世界昭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坚定信念;热点外交有助于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增强中国的软实力;热点外交有助于促进中国在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冯春台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和而不同和互利共赢,倡导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新发展观,主张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合观发轫于中国和平发展备受世界关注之际,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潮流,符合要和平、求发展、谋合作的时代主旋律,不仅指导着中国外交,也逐渐成为引领当前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合观作为中国外交的新理念,代表了中国外交的主流方向,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中国倡导的这些重要思想和主张继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在新形势下加以丰富发展,形成了具有特定内容的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合观。和合观念由来已久,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内涵,目前对和合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关键词:
和合观 外交新理念 和 和谐 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景全 张玉国 巴殿君 沈和 张慧智 王箫轲 徐博 高科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政治与安全形势日趋动荡。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日本的"右倾化"日益明显,朝鲜核问题错综复杂,蒙古发展"第三邻国"的关系,俄罗斯积极推进北极开发战略。上述新变化也给我国的东北亚问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为学习落实中共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2014年3月12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举办了"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与东北亚研究新视野"的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东北亚地区形势的新变化等前沿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富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本刊针对美日韩同盟、安倍政治与国家战略转型、朝核问题、中日韩合作、中俄北极战略、蒙古与北约的关系等一些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与思考整理成文,在此辑要发表,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变化,并对我国未来周边外交战略规划提供有益的建议与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娜
2015年2月2日,由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主办的"2015中国经济外交研讨会暨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经济外交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外交学院召开。会议开幕式由外交学院江瑞平副院长主持,外交学院秦亚青院长首先致辞,随后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张军司长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赵晋平部长分别致辞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的20多家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日昌
美国"公民宗教"自敕"上帝恩宠论",造就了"美国至上"的"美国精神",构成了美国外交中"美国优先"这个基本理念的重要基础及主体。它既超越了"分离之墙"而影响外交,也推动了美国外交的"公民宗教"化,而且有一种形成"‘公民宗教’化的美国外交"的趋向。这种特殊的外交理念,导致了美国外交无法避免及解决"一方面坚持人权平等的普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为地设定着人类差别"这种深刻的内在矛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美国对外政策 公民宗教 基准 内在矛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博
特朗普总统本人的政策偏好对研究美国新政府的整体外交和对华政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对其撰写的著作中有关外交部分的解读来定义和理解其"美国优先"理念的具体内容,可以勾勒出特朗普的外交理念和施政重点,并且通过其内阁成员的任命和施政加以佐证。特朗普将极端伊斯兰势力视为美国军事上最大的威胁,而将中国视为美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同时对诸如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合作予以否定。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受到来自美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双重压力,而中美两国之间有望在诸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反恐领域开展新的合作,稳定并发展双边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博
特朗普总统本人的政策偏好对研究美国新政府的整体外交和对华政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对其撰写的著作中有关外交部分的解读来定义和理解其"美国优先"理念的具体内容,可以勾勒出特朗普的外交理念和施政重点,并且通过其内阁成员的任命和施政加以佐证。特朗普将极端伊斯兰势力视为美国军事上最大的威胁,而将中国视为美国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同时对诸如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合作予以否定。未来的中美关系将受到来自美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双重压力,而中美两国之间有望在诸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反恐领域开展新的合作,稳定并发展双边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江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德星
在反对英国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中 ,印度国大党领袖梦想以大印度“联邦”的形式全盘继承英帝国留下的“遗产” ,而穆斯林联盟则主张按“两个民族”理论实施印巴分治。在大规模流血冲突中 ,按照“蒙巴顿方案”实施的分治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统”、“分”之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据此 ,印度制定并实施了不结盟战略 ,巴基斯坦则针对性地奉行联盟外交战略。结果 ,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陷入紧张和僵局 ,军备竞赛最终也由常规竞赛发展为核竞赛。
关键词:
印度 巴基斯坦 国家理念 外交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建国70年来,中国经济外交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外交在总体外交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经济外交反映着一国对国际秩序的认知判断、对自身国家利益的权衡排序,以及对战略意图之实施方案的选择。从这一视角出发,中国经济外交的丰富内涵可以被归纳为一条简明的线索,即如何在特定的国际秩序背景下,以有效可行的方式寻求国家核心利益的实现乃至提升。中国在不同阶段特有的秩序观和利益观构成了关于决策背景和追求目标的理解,进而影响和塑造了关于具体路径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侠
政府预算公开不仅是民主理财的重要手段,也涵盖了执政党新政治观,建构与完善预算公开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民主政治在经济利益分配格局中的表现,它标志着一种政治理念向另一种政治理念的转换,成为执政党践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关键词:
预算民主 责任政府 政治参与 公平正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周进
中国大学发展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明确的核心理念。建构大学核心理念有利于大学提高办学理性认识,改善大学同质化现象,适应社会整合诉求,保障大学基业长青和思想独立。大学核心理念体现了大学活动的基础性法则与深层信念,每所大学都应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理解,把握核心文化、核心价值、核心目标、大学使命与共同愿景等五个维度,创建各具特色的大学核心理念。
关键词:
大学理念 大学核心理念 大学核心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