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5)
- 2023(11627)
- 2022(9745)
- 2021(9021)
- 2020(7769)
- 2019(17819)
- 2018(17246)
- 2017(32552)
- 2016(17743)
- 2015(20110)
- 2014(19919)
- 2013(20025)
- 2012(18820)
- 2011(17217)
- 2010(16968)
- 2009(16001)
- 2008(15919)
- 2007(14169)
- 2006(12191)
- 2005(10914)
- 学科
- 济(78516)
- 经济(78436)
- 管理(48793)
- 业(47731)
- 方法(37879)
- 企(36453)
- 企业(36453)
- 数学(34212)
- 数学方法(33995)
- 中国(22629)
- 农(21813)
- 财(19562)
- 贸(18858)
- 贸易(18853)
- 易(18417)
- 学(16536)
- 业经(15306)
- 农业(14673)
- 制(13895)
- 地方(12722)
- 环境(12620)
- 银(12213)
- 银行(12162)
- 行(11632)
- 融(11602)
- 金融(11600)
- 务(11505)
- 财务(11490)
- 财务管理(11463)
- 和(11129)
- 机构
- 大学(269633)
- 学院(266213)
- 济(118558)
- 经济(116562)
- 管理(99648)
- 研究(97225)
- 理学(86817)
- 理学院(85795)
- 管理学(84472)
- 管理学院(83997)
- 中国(73600)
- 科学(60722)
- 京(56945)
- 农(54258)
- 财(51013)
- 所(50979)
- 研究所(47044)
- 业大(44263)
- 农业(43531)
- 中心(43439)
- 财经(41848)
- 经(38296)
- 经济学(38101)
- 江(37175)
- 北京(36030)
- 经济学院(34688)
- 院(33997)
- 范(33035)
- 师范(32580)
- 财经大学(31199)
- 基金
- 项目(181516)
- 科学(142151)
- 基金(135099)
- 研究(124386)
- 家(121394)
- 国家(120446)
- 科学基金(100934)
- 社会(82012)
- 社会科(77864)
- 社会科学(77837)
- 基金项目(71503)
- 省(67978)
- 自然(66468)
- 自然科(64993)
- 自然科学(64966)
- 自然科学基金(63892)
- 划(59022)
- 教育(55942)
- 资助(55167)
- 编号(46998)
- 重点(41638)
- 部(41235)
- 发(39218)
- 创(37529)
- 成果(37200)
- 科研(35843)
- 国家社会(35474)
- 创新(35324)
- 计划(34958)
- 教育部(34718)
- 期刊
- 济(123091)
- 经济(123091)
- 研究(75294)
- 学报(50245)
- 农(48084)
- 中国(47580)
- 科学(43843)
- 财(38148)
- 大学(36413)
- 学学(34858)
- 管理(33268)
- 农业(32556)
- 融(22759)
- 金融(22759)
- 经济研究(22207)
- 财经(20921)
- 技术(19142)
- 教育(19033)
- 业经(19012)
- 业(18821)
- 经(18022)
- 问题(16941)
- 贸(16084)
- 国际(14013)
- 版(13970)
- 世界(13947)
- 技术经济(13652)
- 商业(12906)
- 资源(12675)
- 统计(12618)
共检索到382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坚毅 徐丽艳 戴李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消费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及中低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本文认为,导致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长期的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通过探讨消费率下降的原因,有助于优化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
关键词:
最终消费率 消费率下降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乐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沿着投资驱动的路径不断发展,但消费率严重偏低并持续下降,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切实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构建"藏富于民"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大财税手段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对于增强居民消费倾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消费率 国民收入结构 基本公共服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四新 江野军
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下降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对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下降的原因众说纷纭。在分析供应过剩、需求不足、政治阴谋、排挤竞争、美元升值等对国际市场油价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下降既是经济和贸易问题,也不乏国际政治的交锋和暗算,是政治、经济、金融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的结论,以期能从全球视角认识国际原油发展趋势及其价格决定因素。
关键词:
国际市场 原油价格 政治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春阳 杜莉 蔡璟孜
内需不振,特别是居民消费滞后已经日益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因素,因而准确判断导致居民消费滞后的主导因素和发生环节,对于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居民消费率的因子分解,并利用1992~2007年的资金流量表的数据,剖析了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内在原因。我们发现,居民部门收入不足和消费意愿低迷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但前者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居民部门收入不足主要发生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因而完善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居民消费率 国民收入分配 居民消费倾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永兵
本文运用因子分解法找出了决定居民消费率的两个基本因素:居民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重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因。 还对居民消费率下降原因的几种流行观点:投资率过高论、居民收入增长滞后论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论 进行了评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长庚 彭文平
一、建国以来我国消费率的变动我国目前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将GDP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二是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增加;三是净出口。其中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构成社会总产品的主要部分,在旧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傅程远
中国消费率多年来持续下降,长期过低的消费率导致过高的储蓄和投资率,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在影响消费率的各因素中,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税收负担的轻重、物价指数甚至区域产业结构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消费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本文通过对照分析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深入研究了相关因素对消费率的影响效力及各参数的显著性,进而为提高消费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消费率 可支配收入 挤出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树强
消费率逐渐降低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反事实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居民消费率降低的原因。总体的数据分析表明,居民储蓄率提高对居民消费率降低起到了主要作用,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处于次要的位置。
关键词:
消费率 储蓄率 可支配收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耀辉 李实
为了解释实物收入在八十年代普遍存在而到九十年代趋于消失的现象,我们给出了两种假说:一种是改革前期消费品市场不完备,集体采购具有优势;另一种是在政府控制工资的情形下,发实物工资是企业规避工资管制的策略。利用1988、1995和1999年城镇住户调查所作的实证分析倾向于支持第二种假设。
关键词:
实物收入 国有企业 工资管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张乃丹 任苑荣
金融危机后,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体缩紧、产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中国外资流入格局由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FDI呈现总量下降、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这是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制造业FDI持续下降伴随生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加剧经济下行,冲击中国世界制造中心地位,导致失业和出口下滑。稳定制造业FDI,缓解制造业FDI下降带来的风险,维护制造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福玉,丁保乾,范伟峰
为了解医院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前后的运行情况,笔者将漯河市市直医疗单位3年的第一季度业务收入及业务量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有关数据显示:2000年各项指标(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比例除外)比1999年都有所提高,而2001年各项指标都比2000年有所下降(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除外)。业务收入220年比1999年增加388万元,而2001年比2000年下降156万元,门诊人次下降10340人次,出院人数下降276人,门诊药品收入下降56万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闻岳春
近几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专家在分析美国国民储蓄时,发现其储蓄率正在急剧下降。这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是比较突出的。如据国际储蓄银行协会1991年10月31日发表的年度调查表明,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储蓄额最高的国家。1990年日本人均储蓄额高达45188美元。居于第二至第五位的瑞士、丹麦、法国、原西德的人均储蓄额也分别高达19971美元、18405美元、17650美元和17042美元。而美国的人均储蓄额远在上述国家之后,在1990年仅为4201美元,尚不及日本人均储蓄额的十分之一。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仕军
消费率走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这是由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特定阶段、"GDP崇拜"的发展观及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三大因素相互耦合的结果。应从国情出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消费率走低的问题。
关键词:
发展阶段 发展观 发展战略 消费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伍娟花 汪传敬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近年来我国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已成为农业的重要支柱。近期畜产品尤其生猪和家禽价格持续下降,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蕾
本文基于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历次出口下降,证实出口作用于经济的内在机理是复杂的,出口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下降的原因、下降的程度和内需走向等因素有关,并不一定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伤害。研究还指出在分析出口下降对经济影响时需注意的三个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出口下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下降 原因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