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3)
2023(7291)
2022(6122)
2021(5829)
2020(4760)
2019(10976)
2018(10505)
2017(20052)
2016(10399)
2015(12089)
2014(11766)
2013(11920)
2012(11361)
2011(10684)
2010(10401)
2009(9811)
2008(9507)
2007(8449)
2006(7623)
2005(7251)
作者
(32284)
(27132)
(26933)
(25662)
(17253)
(12978)
(12147)
(10610)
(10473)
(9511)
(9467)
(9119)
(8803)
(8766)
(8695)
(8555)
(8214)
(7957)
(7892)
(7518)
(6742)
(6632)
(6599)
(6258)
(6097)
(6050)
(6027)
(5658)
(5518)
(5418)
学科
(50338)
经济(50287)
管理(30219)
(25935)
方法(23368)
数学(21309)
数学方法(21196)
(19688)
企业(19688)
中国(16430)
(13293)
贸易(13283)
(13010)
环境(12378)
(12086)
(10563)
(10251)
(9559)
(9032)
金融(9032)
(8685)
银行(8663)
(8500)
业经(8440)
(8267)
农业(7441)
关系(6930)
(6799)
(6788)
(6689)
机构
大学(164581)
学院(160250)
(79922)
经济(78816)
研究(64747)
管理(58630)
中国(52373)
理学(50041)
理学院(49512)
管理学(48897)
管理学院(48636)
科学(36662)
(36271)
(34545)
(33479)
研究所(30479)
(28110)
财经(28042)
中心(27872)
经济学(26984)
(25892)
经济学院(24244)
北京(23859)
(23177)
农业(22517)
业大(22255)
(21819)
财经大学(21198)
科学院(20035)
(18848)
基金
项目(105501)
科学(83997)
基金(81588)
(73480)
研究(73077)
国家(72985)
科学基金(61315)
社会(50419)
社会科(47979)
社会科学(47966)
基金项目(41512)
自然(39579)
自然科(38698)
自然科学(38681)
自然科学基金(38039)
(35642)
资助(35094)
(32266)
教育(32049)
编号(25598)
(25526)
重点(24243)
中国(23595)
国家社会(23013)
(22792)
教育部(21836)
(21506)
科研(20672)
创新(20410)
成果(20389)
期刊
(87377)
经济(87377)
研究(53200)
中国(32698)
学报(27343)
科学(26209)
(24765)
(24359)
管理(23494)
大学(20704)
学学(19678)
(18139)
金融(18139)
农业(16871)
经济研究(16821)
财经(15311)
(13322)
(12469)
国际(11639)
业经(11634)
世界(11432)
问题(11344)
技术(11149)
(10465)
教育(10385)
技术经济(8183)
统计(7670)
商业(7491)
理论(7285)
资源(6992)
共检索到250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建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从消费者的消费特征来看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仍然处于较低购买力水平的初级阶段 ,但消费理性和个性化要求明显增加。汽车的消费环境是制约中国汽车消费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道路、停车、能源供应等硬件环境以及汽车消费政策、包括汽车金融服务在内的汽车服务体系、汽车消费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等 ,成为阻碍汽车消费需求实现的层层障碍 ,目前把这种潜在的需求转化成为现实需求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春华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由于地区间经济基础、环境限制、地方政策等方面的不同,汽车市场需求增长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一些大中型城市的汽车需求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而二、三级城市的汽车需求增长迅速。汽车市场需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影响汽车产业份额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文章基于1997-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汽车消费市场对汽车产业布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和邻居地区的民用汽车拥有量对汽车产量有促进作用,本地的民用汽车拥有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汽车产量将增加1.5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尹艳林  赵琨  
北京的汽车消费市场一直是全国汽车市场的“晴雨表”,销售对象已不局限于本市,市场的销售情况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2002年全国销售轿车113万辆,北京销售17万辆,占全国销量的15%。从发展趋势看,北京的汽车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汽车市场和消费的变化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凤玲  胡树华  
本文从目前我国收入差距现状对市场影响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居民收入对汽车保有量的影响,认为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依然较快,但由于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状况影响了中低收入居民产品结构升级,减少了未来汽车保有量的数量,减缓了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收入差距将成为了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汽车工业高速稳步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长明  
2011年12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扩大消费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增长全面大幅下降,其原因在于刺激政策的退出和宏观调控的影响,这种情况是暂时的,从国外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来看,我国已经进入汽车消费市场第二高速增长期,为保证汽车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应大力发展节油型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改善交通环境,扩大二三线汽车市场消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兵兵  徐康宁  
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方法,对影响新车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二手汽车交易需求是影响新车消费需求最为重要的因素,其影响要超过个人收入支出,前者对新车交易需求所造成冲击的波动效应约为4.8%,后者约为0.09%。并针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同时还运用PEARSON相关检验和构建的关于新车消费需求的Logsitic回归模型,对得到的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证明,之前的结论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冰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compares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auto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US,and analyzes the reason for great disparities in these respects.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宁  晏润林  刘亚斐  
发展电动汽车对促进节能减排、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目前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不高是导致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电动汽车潜在消费者的特征和市场接受度不仅有利于探究市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而且也是政策制定的重要决策依据。本文在构建电动汽车市场接受度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调研1071名私家车车主,并运用卡方检验和多项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实证研究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龄、学历水平和家庭平均年收入对电动汽车的市场接受度有显著影响,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电动汽车作为家庭第二辆车,其特征是本科学历、家庭平均年收入为15-30万元之间、对电动汽车比较了解和试驾过电动汽车。回归结果表明社会影响、充电便利性和感知风险是电动汽车市场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充电便利性因素对不愿意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的影响大于愿意购买电动汽车替换燃油车的消费者,从众心理是影响消费者愿意购买电动汽车替换燃油车的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忠英  
传统消费贷款业务模式经历了一段起落,汽车金融业务的市场格局正悄悄发生着变化。未来市场主体及风险控制模式将呈现多元化,商业银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财务公司将各自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中在贷款人资质审查、风险控制、产品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化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将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莹  杜建刚  
近年来,各企业频发产品伤害召回事件,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给企业和品牌带来负面影响。文章针对汽车产品召回,探讨了汽车产品召策略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品缺陷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的召回策略对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发生严重的缺陷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更高,产品评价和购买行为会更低。在发生不严重的产品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相对较低,产品评价和购买行为会比严重召回时要高。在高卷入组中,缺陷严重程度和召回策略对负面情绪、感知风险、产品态度和购买行为四个因变量的影响作用都要大于低卷入组,对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这两个因变量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建平  孙德艳  
近10年来中国汽车销售量及保有量不断增长,2009年分别达到1364万辆和7619万辆。汽车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加重了人们对中国石油安全的担忧。2009年以来,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为了有效控制汽车用油,文章从提高汽车节油水平、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制定引导汽车用油的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云欢  
以私人小汽车出行方式比例不断上升的上海为例,从经济性、舒适性和便捷性等方面对我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进行考察,通过对相关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的综述与分析,认为我国城市的私人小汽车消费具有炫耀性消费中的"从众效应"性质,而且会给城市无车者带来效用的损失。因此,小汽车不应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邵路路  杨珺  杨超  
按是否拥有传统汽车将潜在消费者分成两类,基于不同购买行为的消费者,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针对每一类消费者分别建立效用模型,运用斯坦伯格博弈理论求解得到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进而分析政府考虑包括厂商收益、消费者剩余、政府支出以及环境效益在内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电动汽车的环境质量、传统汽车原拥有比例以及消费者惯性三因素对电动汽车普及率、政府补贴以及生产商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生产成本小于某阀值时,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随电动汽车的环境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传统汽车的市场需求则随之减小,反之亦然。电动汽车的生产效率较高时,政府的最优补贴随产品环境质量的增加而增大,生产效率较低时,最优补贴随之减小,政府通过增大补贴的方式鼓励生产商提高生产效率。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以上结论,并分析得到以上三方面因素对生产商收益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邵路路  杨珺  杨超  
按是否拥有传统汽车将潜在消费者分成两类,基于不同购买行为的消费者,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针对每一类消费者分别建立效用模型,运用斯坦伯格博弈理论求解得到厂商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进而分析政府考虑包括厂商收益、消费者剩余、政府支出以及环境效益在内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电动汽车的环境质量、传统汽车原拥有比例以及消费者惯性三因素对电动汽车普及率、政府补贴以及生产商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生产成本小于某阀值时,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随电动汽车的环境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传统汽车的市场需求则随之减小,反之亦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