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1)
- 2023(8370)
- 2022(7031)
- 2021(6748)
- 2020(5555)
- 2019(12950)
- 2018(12494)
- 2017(23997)
- 2016(12785)
- 2015(14553)
- 2014(14200)
- 2013(14156)
- 2012(13653)
- 2011(12793)
- 2010(12834)
- 2009(11967)
- 2008(11842)
- 2007(10471)
- 2006(9632)
- 2005(8925)
- 学科
- 济(55550)
- 经济(55492)
- 管理(32366)
- 业(29848)
- 方法(23774)
- 贸(22663)
- 贸易(22650)
- 企(22464)
- 企业(22464)
- 易(22111)
- 数学(21241)
- 数学方法(21033)
- 中国(18770)
- 农(15100)
- 财(12810)
- 制(11016)
- 学(10753)
- 策(10486)
- 关系(10150)
- 出(10112)
- 业经(9877)
- 银(9577)
- 银行(9554)
- 融(9363)
- 金融(9362)
- 地方(9356)
- 行(9338)
- 农业(9298)
- 及其(8663)
- 环境(8243)
- 机构
- 大学(189292)
- 学院(186725)
- 济(92017)
- 经济(90537)
- 研究(77213)
- 管理(65804)
- 中国(59683)
- 理学(55600)
- 理学院(54962)
- 管理学(54154)
- 管理学院(53835)
- 科学(43334)
- 京(41422)
- 财(40394)
- 所(39925)
- 研究所(36296)
- 中心(32784)
- 农(32390)
- 财经(31467)
- 经济学(30256)
- 经(28964)
- 院(27993)
- 江(27542)
- 经济学院(27283)
- 北京(27167)
- 农业(25806)
- 业大(25079)
- 范(23818)
- 师范(23545)
- 科学院(23471)
- 基金
- 项目(119348)
- 科学(94217)
- 基金(89287)
- 研究(86989)
- 家(79613)
- 国家(79054)
- 科学基金(65373)
- 社会(56973)
- 社会科(54199)
- 社会科学(54189)
- 基金项目(44453)
- 省(41723)
- 自然(41170)
- 自然科(40208)
- 自然科学(40191)
- 自然科学基金(39544)
- 教育(39279)
- 资助(39232)
- 划(37667)
- 编号(32826)
- 部(28855)
- 成果(28168)
- 重点(27863)
- 发(27020)
- 中国(26383)
- 国家社会(24940)
- 教育部(24682)
- 课题(24286)
- 创(24231)
- 科研(22963)
共检索到300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Alicia Garcia-Herrero Tuuli Koivu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贸易盈余不断扩大,世界贸易不平衡持续加剧,这种失衡状态不仅成为中国,而且成为世界各国近年来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次金融危机虽然使各国经济发展步伐放缓,但世界经济的根本格局未变,在各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之后,预计世界贸易不平衡格局将进一步延续,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将不可避免。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否改变中国和亚洲国家的贸易盈余,进而改善世界贸易不平衡状况成为问题的核心。Alicia Garcia-Herrero,时任国际清算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作者用实证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和亚洲贸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平衡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敏感。目前中国的贸易盈余已如此庞大,汇率政策本身...
关键词:
国际经济 贸易平衡 汇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永健 孙斌
战后美国与亚洲的经济关系经历了几个时期的转变: 第一个时期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当时美国国内的经济重心是在大西洋沿岸的东部地区。由于历史的联系,美国的国际经济关系重点在于两个地区:一是欧洲,二是美国的后院——拉丁美洲及加勒北海地区。50年代与6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战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与此同时,亚洲大多数国家正忙于清理战争留下来的废墟,经济落后,发展缓慢。对于美国来说,这一时期美国在亚洲的政治和军事利益要比经济利益重要得多,在美国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神勇
正确评价贸易结构的转变以及相应的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对外贸易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出口商品结构看,由1985年到1988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从45.8%增加到64.4%,机电产品的比重也从8.5%增加到14.3%。但是我国出口商品档次低,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以低价取胜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出口额的增长主要来自出口数量的扩大。评价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高低不仅要看分类商品出口额比重结构,还要考察商品的质量、档次。一般地说,商品价格是产品质量、层次、加工度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考察商品结构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尽管亚洲地区启动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动作较迟,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加快了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步伐。东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均积极调整区域贸易自由化战略,我国也加快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步伐,以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亚洲 区域贸易自由化 中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祖六
亚洲金融风波后的中国汇率政策胡祖六亚洲金融风波对中国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反省的问题,诸如银行体系稳健性,国企改革,资产市场泡沫的预防,短期外国资本的涌入,产业政策的副作用等等。但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却是,中国的汇率政策应当如何调整,以减轻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文东伟
文章从亚洲三角贸易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增长的来源,并揭示了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真相。研究发现,亚洲三角贸易模式夸大了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规模。通过参加亚洲三角贸易模式,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通过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在中国建立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将其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恶化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关键词:
亚洲三角贸易模式 贸易增长 加工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恺
本文基于对上世纪90年代至2005年的四个亚洲国家与美国间双边出口贸易数据的实证结果比较,采用VAR方法证明了存在一个成熟有效的远期外汇市场可以帮助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最后,引用泰国案例,实证说明为了确保远期外汇市场能够提供准确的汇率价格信号,政府不应过度干预该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嫦娥
一国(地区)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地区)的研发资本存量,而且取决于引入的外国(地区)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效应。本文采用扩展的CH模型,将研发资本存量作为解释变量,选取199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西方大国(G8成员国)和亚洲四小龙通过进口贸易、FDI两个途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用。研究结论有三:一是FDI的技术溢出效用显著为正;二是西方大国FDI的溢出效应略高于亚洲四小龙;三是我国自己的研发资本存量只是在没有西方大国影响的情况下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FDI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研发资本存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峰 孙洪波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只有整体对外贸易政策,没有针对特定地区的贸易政策,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我国对拉美和非洲的贸易政策逐渐清晰,其目标、工具、内容、实施机制日益明确、多样、丰富、完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中国与亚洲新兴四国印度、印尼、越南、韩国已经形成紧密的经贸联系,但一些原有的和新的障碍不时困扰着中国与亚洲新兴四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中国与亚洲新兴四国之间在经济上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又有相当的竞争关系,这都会对未来的双边经贸关系甚至地区生产网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及时调整双边或地区经贸制度构造,通过签署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地区可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贻志
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就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达成协议,尽管协议的实施尚需一段时日,但这只是日程表的安排问题了。NAFTA 是拥有3.63亿消费人口,GNP 达6.2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联合体,它的建立将对世界经济成长和贸易格局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预期,本文试分析NAFTA 对美、加、墨经济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对东南亚地区又意味着什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洪铎
基于Novy(2006)提出的具备微观基础的引力模型,本文综合测度了中国与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结果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的贸易成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考察了贸易成本的下降对中国与亚洲国家(地区)双边贸易的增长效应,对我们样本中的大多数国家(地区)而言,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要大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实证研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双边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和条件趋同性,最后揭示了本文研究的政策性涵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兴耘
一、亚洲“四小”与美、日贸易的发展 美、日在亚洲“四小”进出口中各据一端,一个为最大的出口市场,一个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亚洲“四小”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顶峰时期,美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与出口国,它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一半以上,出口约占世界总出口的1/3。美国为使其产品输往世界各地,极力鼓吹自由贸易,并建立了由其控制的,以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当时,为在冷战时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永健 孙斌
90年代美国与亚洲贸易的特点赵永健,孙斌1.亚洲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并巩固和加强了这一地位。欧洲历来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80年代后这一地位被亚洲所取代。1982年美国对亚洲出口首次超过欧洲,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二姝
1997年下半年以来爆发的金融风暴对亚洲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波及。而两岸贸易作为世界贸易的一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些许影响。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亚洲各国货币竞相贬值,而台币是在这次金融风暴中贬值幅度最小的币种之一,人民币则在此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