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2)
- 2023(10290)
- 2022(8511)
- 2021(8106)
- 2020(6682)
- 2019(15242)
- 2018(15358)
- 2017(28096)
- 2016(15467)
- 2015(17443)
- 2014(17447)
- 2013(16871)
- 2012(15729)
- 2011(14404)
- 2010(14383)
- 2009(13634)
- 2008(13528)
- 2007(12057)
- 2006(10785)
- 2005(10211)
- 学科
- 济(60093)
- 经济(59990)
- 管理(44976)
- 业(38233)
- 企(31792)
- 企业(31792)
- 方法(22251)
- 中国(21665)
- 制(19645)
- 数学(19453)
- 数学方法(19272)
- 财(18110)
- 农(16402)
- 体(14890)
- 业经(13703)
- 银(13090)
- 贸(13085)
- 贸易(13078)
- 银行(13072)
- 易(12857)
- 行(12662)
- 融(12302)
- 金融(12295)
- 学(11857)
- 体制(11561)
- 农业(9746)
- 环境(9561)
- 理论(9469)
- 务(9322)
- 财务(9291)
- 机构
- 大学(218376)
- 学院(214255)
- 济(96725)
- 经济(94914)
- 研究(82264)
- 管理(76393)
- 中国(65024)
- 理学(64255)
- 理学院(63518)
- 管理学(62602)
- 管理学院(62177)
- 财(48883)
- 京(47723)
- 科学(45352)
- 所(41208)
- 财经(36988)
- 研究所(36928)
- 中心(36062)
- 农(33941)
- 经(33781)
- 江(32785)
- 经济学(31598)
- 北京(30965)
- 院(29833)
- 经济学院(28215)
- 范(28104)
- 师范(27797)
- 业大(27758)
- 财经大学(27471)
- 农业(26373)
- 基金
- 项目(138055)
- 科学(109467)
- 研究(104797)
- 基金(101822)
- 家(89098)
- 国家(88412)
- 科学基金(74668)
- 社会(68678)
- 社会科(65129)
- 社会科学(65120)
- 基金项目(51967)
- 省(50457)
- 教育(48886)
- 自然(44835)
- 自然科(43806)
- 自然科学(43792)
- 划(43705)
- 自然科学基金(43050)
- 资助(41766)
- 编号(41166)
- 成果(36236)
- 部(32862)
- 重点(31873)
- 制(31395)
- 课题(30182)
- 国家社会(30129)
- 发(29717)
- 创(28778)
- 教育部(28684)
- 中国(28656)
共检索到348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明春
中国在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中能够平稳渡过,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现存的汇兑体制。人民币汇率和国内金融形势的表现验证了近年来我国在金融外汇领域的改革开放措施的成败得失。我个人认为,我们自1994年以来在外汇领域所采取的“渐进的改革和有序的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波 宋尚恒
我国金融开放一是要立足于国内的经济、金融基础,走稳健渐进之路;二是要在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必要的财政改革。金融开放进程的提速倒逼尽快进行系统性、多维度财政改革的态势已经形成。需要我国在财政政策的"战略"取向上进行及时转变,在财政管理制度的"战术"设计上进行相应的配套完善,即设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强财政透明度建设;健全财政风险管理配套机制。
关键词:
渐进金融开放 倒逼机制 财政改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杰 蔡增正
渐进式改革进化搏弈模型运用有限理性、交叉换位搏弈、相随策略的重复搏弈、战略选择、战略分布、改革成本等概念,分析了多元利益主体如何依据重复搏弈的利益成本关系,进行赞成或抵制改革的战略选择。改革按照多数选择的原则不断地深入,搏弈参与者有限理性的行为,使渐进式改革具有了相互配合而非相互抵制的内在动力、利益补偿机制和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政府的智慧在于发动改革、寻求阶段性改革的目标,适时、适当地妥协,用较低的社会成本将多个次优的局部改革串联起来,累积产生阶段性、梯次性的制度变迁结果。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进化搏弈模型的理论分析结论表明,在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国成功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伟坤
二元经济的实质是农村传统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之间制度结构的差异。受渐进体制改革方式的影响,中国的二元经济是一种呈现双二元结构形态的转型二元经济,并且在体制转轨的前后存在两种类型,即体制转轨前期的计划主导型双二元经济结构以及体制转轨中后期的市场主导型双二元经济结构。文章最后构建了一个将经济结构转换和体制变迁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和转换趋势进行了较深刻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
渐进体制改革 二元经济 转换趋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炜
(一)现行财政体制面临再度创新的一般性阐述 纵向审视自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尽管财政政策不断有所变化连带地也引起了一些体制性的小调整,但从体制变迁角度加以界定,迄今为止财政体制只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动。即1978~1994年实行的是以松动计划管制为目标、以财政退让为取向、明显带有过渡特征的财政体制变动;1994年至今实行的是以服务市场机制为目标、以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循序渐进,在新股发行、上市公司及市场交易监管、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等方面共同发力,多管齐下,用足够长的时间来实现股票定价体系的转换和接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说明注册制改革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至今已有近十年时间,从注册制改革的时间跨度,可见其复杂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文正
利益分配约束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保持社会稳定,避免社会震动,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必须施行渐进式改革;经济主体通过提高生产率获取自身目标利益的最大化,凭借竞争优势获取规则供给权;新规则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率,政府愿意接受生产率水平高的一方的规则作为社会新的体制,新的体制在社会确立了。由此分析渐进式体制改革原因、动力与新体制的确立,揭示"以竞争促改革"以及"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改革逻辑。
关键词:
利益分配 均衡价格 规则 体制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现祥 陈小飞
经济特区是我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值改革开放30年之际,本文尝试系统地考察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机制、绩效,展望特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经济特区 试验-推广-趋同 经济增长市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磊
中国承诺入世后5年过渡期内实现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包括地域、业务范围和合资股权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自由化之路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借鉴,QFⅡ制度符合我国渐进资本开放之路,但在市场制度缺陷条件下存在一系列障碍和不足,并会造成对我国调控政策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渐进性是中国改革和体制转型的鲜明特征,改革的逐步深入———困难的增大———重点的突破———改革的重新启动和全面推进,是其辩证的进程。解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以及由此带来的改革成本累进性增长等问题,应将改革总体上的逐步推进及局部环节的快速变革;面上演进和重点突破;以及稳中求进和加大改革力度等相结合,加快体制转型步伐
关键词:
渐进性改革,体制转型,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姜烨
中国经济体制决定了中国国有银行体制的选择集合和选择空间。在中国经济渐进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各参与方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变化,由于国家选择在集中金融资源、控制金融风险和引进市场竞争等因素之间的动态权衡,中国国有银行同样经历了一场渐进演进的逻辑过程。WTO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格局已然形成,如何在中国经济渐进转轨的整体框架下继续将改革向前推进,如何随着中国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而融入全球金融市场,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国有银行未来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未来改革方向的选择上,中国应该立足于培育国有银行的金融功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冬乐 李越
有序渐进:把握我国零售商业对外开放战略的度郭冬乐李越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步伐的加快,商业流通领域尤其是零售业对外开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国零售商业对外开放始于1992年,短短几年时间,零售商业对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匡小平 肖建华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市场化渐进改革中,财政体制的调整无疑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体制上的递增效应,从而创造了"中国奇迹"。回顾30年的财政体制演进历程,我国财政改革走的是一条公共之路,在经历延续与继承(1978-1980)、放活与改革(1980-1993)、纠偏与软着陆、明细与改革(1998至今)四个基本阶段后,公共性逐步回归并得到加强。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改革还需要在分权、规范支出、转移支付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但1998年搭建的公共财政框架意味着我国的财政体制将继续沿着公共化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
市场化渐进改革 财政公共性 财政体制演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边曦
所谓财政民主,就是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民主决策机制。由于财政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特殊性,因此,财政民主既是经济民主的体现,亦是政治民主的体现。以公共物品为基础来分析,财政民主似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决定了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而税收则是人们消费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财政资源应当由政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健
金融体制与货币运行之间具有逻辑因果关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会引领货币运行的走向,也对货币运行机制是否健全、货币运行能否稳健和高效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实行渐进式的分步改革.采取了先体制内改革、后体制外生成,从单一计划轨道迈向计划与市场双轨并行、再向市场化并轨的改革路径。这一金融改革独特的"中国模式"顺利实现了金融改革中的发展和金融发展中的改革。保证了货币总量在高速增长中运行轨迹的平稳转换。
关键词:
体制变迁 货币运行 机制转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