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6)
- 2023(8113)
- 2022(6812)
- 2021(6691)
- 2020(5654)
- 2019(13280)
- 2018(13251)
- 2017(24869)
- 2016(13388)
- 2015(15426)
- 2014(15233)
- 2013(14956)
- 2012(13482)
- 2011(12335)
- 2010(12434)
- 2009(11404)
- 2008(11304)
- 2007(9744)
- 2006(8487)
- 2005(7506)
- 学科
- 济(58450)
- 经济(58406)
- 管理(35159)
- 业(31582)
- 方法(30750)
- 数学(28303)
- 数学方法(27676)
- 企(25822)
- 企业(25822)
- 中国(17982)
- 农(13227)
- 贸(13032)
- 贸易(13023)
- 易(12803)
- 财(11278)
- 业经(10397)
- 学(10272)
- 制(9551)
- 理论(9267)
- 银(8718)
- 银行(8711)
- 行(8372)
- 环境(8290)
- 融(8224)
- 金融(8222)
- 农业(8142)
- 和(8011)
- 地方(7851)
- 技术(7607)
- 策(7481)
- 机构
- 学院(188232)
- 大学(187810)
- 济(82941)
- 经济(81515)
- 管理(71806)
- 研究(65804)
- 理学(62126)
- 理学院(61470)
- 管理学(60000)
- 管理学院(59681)
- 中国(51677)
- 京(40581)
- 科学(39527)
- 财(35151)
- 所(32831)
- 研究所(30142)
- 中心(29517)
- 财经(28468)
- 农(28456)
- 经济学(26753)
- 业大(26489)
- 北京(26385)
- 经(26173)
- 江(25330)
- 经济学院(24073)
- 院(23765)
- 范(23050)
- 师范(22820)
- 农业(22438)
- 财经大学(21276)
- 基金
- 项目(127842)
- 科学(101071)
- 基金(94239)
- 研究(91814)
- 家(83175)
- 国家(82599)
- 科学基金(70765)
- 社会(58729)
- 社会科(55941)
- 社会科学(55923)
- 基金项目(48065)
- 省(47972)
- 自然(45876)
- 自然科(44949)
- 自然科学(44941)
- 自然科学基金(44110)
- 教育(43677)
- 资助(41394)
- 划(41254)
- 编号(35952)
- 重点(29039)
- 部(28982)
- 成果(28892)
- 发(26933)
- 创(26615)
- 课题(25621)
- 国家社会(25477)
- 中国(25097)
- 教育部(25042)
- 创新(24985)
共检索到275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黎 任若恩
传统的IS-LM模型由于存在许多缺陷一直以来都备受批评。理性预期革命之后出现的基于跨期动态最优化的IS-LM模型却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的缺陷,逐渐受到当代宏观经济学家的青睐。本文尝试在最优化IS-LM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对定期存款的配置行为,加入政府和国外部门,将模型拓展为四部门三资产模型,然后利用中国数据采用理性预期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并解释了方程系数的含义。最后对于模型如何实现动态化用以描述经济的演化作了一些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建军
本文通过IS-LM模型的四个参数对中国M_2/GDP过高这一现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M_2/GDP过高并非是简单的货币现象,而是体制缺陷的外在表现。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投资体制不健全与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了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生断裂,进而带来M_2/GDP逐年攀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采用状态空间方法估计了基于优化的IS -LM -PC模型 ,特别是估计了货币政策规则 ,并以此进行了随机模拟。实证研究表明 ,基于优化的IS -LM -PC模型是经济分析及政策模拟的一个有力工具。
关键词:
优化 IS-LM-PC模型 状态空间方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运用四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和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财政政策乘数的变形,给出了挤出效应的衡量。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结构参数一直在明显变化。通过详细讨论结构参数变动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得出当前投资对利率不敏感有利于财政政策效果的发挥、货币需求对收入的高度敏感降低了货币政策效果的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巍 周锦兰
文章认为,有效需求"足"与"不足"的参照系应该是"潜在需求"。当有效需求显著小于潜在需求时,有效需求不足的前提存在,IS-LM模型的结论成立,衍生的积极经济政策有效。同时,文章对"潜在需求"做了初步界定,并从逻辑的和历史的角度做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示范效应的讨论。最后,文章的判断是,对于一个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下的国家来说,或负增长严重、或国内基尼系数较大、或与先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潜在需求才显著大于有效需求,积极经济政策方能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晓莲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双管齐下"的救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包括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十项财政政策措施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货币政策。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工具,在探讨当前我国IS曲线与LM曲线形状的基础上,对上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效果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很难取得有效效果,不但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实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不能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和就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祥兵
在现代经济学标准假设下,构建连续时间的动态IS-LM模型,对IS-LM模型的动态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和仿真分析,揭示了连续时间IS-LM系统动态演化的特征、条件及系统均衡点拓扑结构。研究表明:IS-LM动态系统在周期振荡条件下具有稳定的焦点、不稳定焦点和中心点等三类均衡点,系统均衡有稳定焦点均衡、不稳定的焦点均衡和中心点均衡三类;当IS-LM动态系统满足非周期振荡条件时,其均衡点有稳定的节点、不稳定节点、鞍点、星型节点四类,系统均衡有稳定的节点均衡、不稳定的节点均衡、鞍点均衡三类,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晶
金融创新与衍生工具的大发展是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 (特别是发达经济体 )最显著变化之一 ,但这一变化在传统的IS LM模型中却得不到反映。本文通过金融创新对于交易效率、实际投资的利率弹性、金融投资的利率弹性这三条渠道的影响 ,将金融创新纳入IS LM模型。这一方面是弥补传统IS LM模型对现实经济变动反映的不足 ,另一方面也是对金融全球化时代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形式化”的一种努力。新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 :长期而言 ,金融创新对产出有促进作用 ;但短期来说 ,金融创新的作用不确定 ,可能对产出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一味鼓吹金融创新会有误导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江春 李征
我国货币内生性效应的增强是限制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传统的IS-LM模型由于其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假定,缺少了对于这一现象解释的微观基础。基于银行贷款和证券两种资产的不可完全替代性假设,引入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这一因素,修正了传统的IS-LM模型。通过对于修正后IS-LM模型的分析,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外汇占款以及因金融创新等因素所改变的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内生性 货币政策 IS-LM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向军 解学成
美国次级债引起世界性金融危机,并波及实体经济,引发人们对金融创新的质疑。目前我国处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如何妥当进行金融创新等问题。本文将金融创新因素引入传统IS-LM模型,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当实际利率大于或等于预期利率时,金融创新具有经济增长效应;实际利率小于预期利率时,如果金融创新只是提高了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弹性,而没有拓展融资渠道、增加真实投资,金融创新将导致金融危机;而且金融创新会减弱货币政策效应,而提升财政政策效应,因此文章建议金融危机求解应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浩 唐吉平
货币供给是一个值得借用理论框架进行分析的问题,本文也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索。首先提出了三层次的货币供给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商业银行意愿层面的货币供给函数,通过建立内生环境中的IS-LM模型将货币供给现象纳入到宏观经济理论分析中,进而以新的视角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混合性质,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外生性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晓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中国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我国政府从2008年11月份开始实施了包括4万亿拉动内需的十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连续大幅度"双率"下调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文章以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为分析工具,对上述经济政策进行了效果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救市政策短期内很难取得成果,现行的政策实施不仅会遭遇外部时滞,而且受制于偏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有可能陷入"流动偏好陷阱",要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配合使用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就业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的综合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