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41)
- 2023(4066)
- 2022(3424)
- 2021(3446)
- 2020(2812)
- 2019(6593)
- 2018(6220)
- 2017(11713)
- 2016(6055)
- 2015(7017)
- 2014(6779)
- 2013(6949)
- 2012(6522)
- 2011(6185)
- 2010(5955)
- 2009(5629)
- 2008(5491)
- 2007(4545)
- 2006(4157)
- 2005(3780)
- 学科
- 济(32132)
- 经济(32109)
- 方法(14924)
- 数学(12796)
- 数学方法(12761)
- 管理(12316)
- 中国(11768)
- 业(10960)
- 贸(8678)
- 贸易(8673)
- 易(8573)
- 农(7476)
- 企(7005)
- 企业(7005)
- 业经(5371)
- 关系(5285)
- 农业(5118)
- 出(4993)
- 环境(4943)
- 发(4836)
- 制(4790)
- 财(4611)
- 银(4511)
- 银行(4511)
- 行(4484)
- 学(4266)
- 融(4233)
- 金融(4233)
- 地方(4152)
- 出口(4141)
- 机构
- 大学(93262)
- 学院(91803)
- 济(47976)
- 经济(47440)
- 研究(38056)
- 管理(33255)
- 中国(30212)
- 理学(28402)
- 理学院(28027)
- 管理学(27740)
- 管理学院(27554)
- 京(20698)
- 科学(20613)
- 财(19412)
- 所(18391)
- 研究所(16970)
- 经济学(16746)
- 财经(16198)
- 中心(15623)
- 经济学院(15098)
- 经(15093)
- 北京(14127)
- 范(13589)
- 院(13550)
- 师范(13504)
- 财经大学(12244)
- 科学院(12225)
- 农(11474)
- 师范大学(11451)
- 研究中心(11313)
- 基金
- 项目(60530)
- 科学(49172)
- 基金(47871)
- 研究(44378)
- 家(42162)
- 国家(41907)
- 科学基金(35507)
- 社会(32043)
- 社会科(30618)
- 社会科学(30614)
- 基金项目(25018)
- 自然(21140)
- 资助(20961)
- 自然科(20654)
- 自然科学(20648)
- 自然科学基金(20343)
- 省(19277)
- 教育(19251)
- 划(17472)
- 中国(16367)
- 部(15168)
- 国家社会(15103)
- 编号(14914)
- 发(14294)
- 重点(13710)
- 教育部(13299)
- 人文(12490)
- 发展(12142)
- 展(11997)
- 社科(11942)
共检索到13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振礼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即使除去头两年由于基数很小而形成的高速度,其增长率也是可观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洪岱
一、交通瓶颈——中国游游业的调速器 1988年在旅游交通方面出现的问题究竟说明了什么?至今很少有清醒的检讨的声音。特大的海、陆、空交通事故接连不断,旅游热点地区竟然变成了“压客”热点地区,客流运行的计划性、安全感和起码的服务标准几乎毫无保障,这不能不急剧破坏中国旅游的形象和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邓峰
旅游客源地、交通和旅游目的地共同构成旅游功能结构系统,作为物质通道主体的交通是联接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重要纽带。本文根据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基于1987-2016年CNKI、CSSCI和CSCD核心期刊数据资源库收录的学术论文,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揭示中国旅游交通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交通研究成果初具规模,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中国旅游交通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交通、城市旅游、旅游资源、旅游业是中国旅游交通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基本遵循"实践→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化变迁,进入重视实证的研究阶段。研究结论可为旅游交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于丽莎 杜红 谢新连
为充分发挥旅游交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根据大连市市区旅游景点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客流量以及旅游客运量等信息,建立了混合整数数学模型来优化大连市旅游交通线网。在确保尽可能全面满足大连市各旅游景点的游客运输需求的基础上,模型以追求运输效益最高为目标,通过预测车辆运营费用和未来旅游客运量需求,提出大连市市区旅游交通线网优化方案,提高了旅游景点的通达性,使游客出行更加便利,以期为大连市旅游交通线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旅游交通 线网优化 混合整数规划 大连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人怀 于英川 王怡然 王荣(王矞) 汪正元
现代化交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三要素”之一,搞好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市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近年来,上海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不足,特别是旅游交通设施不足与旅游业迅猛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旅游交通问题已成为发展上海旅游业的“瓶颈”。为此,本文力求从上海旅游业的历史和现状找出上海旅游交通的症结所在,提出改善上海旅游交通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俞新 张跃 何岩
一、中国旅游交通现状 1978年以来,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交通设施数量增长较快。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在内的联结各口岸城市、旅游热点及绝大部分著名旅游地的旅游交通网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金忠
在日本各家旅行社的推销册中,总附有一份“旅行条件”(即“旅游章程”)的条文,要求客人在报名参加旅游时务必阅读。这些条文制订得相当详细、具体,把报名手续、费用问题。各自的责任、各种情况的处理等等,都在事前向客人做了必要的说明。作为一个旅游企业,在招揽和推销工作中制订出自己的章程,实在是有利于客户也有利于自己的好事情,这对于树立企业形象和处理各种事件等都大有用处。为了引起同行们对此问题的注意,现将日本最大的旅行社——交通公社的《旅游章程》全文照译出来,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芳如 吴晋峰 吴潘 李佳丽 杨春华
提高主要入境旅游城市之间的交通通达性是延长入境旅游者,特别是入境外国旅游者在华停留时间,进而增加我国入境旅游业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距离度量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家旅游局重点统计的28个入境旅游城市之间的航空通达性和铁路通达性进行对比研究。主要结论为:(1)中国主要入境旅游城市交通通达性整体水平较高,且航空通达性优于铁路通达性,主要入境旅游城市间的航空网络结构和铁路网络结构都呈现围绕少数几个核心城市集聚或发散的特征。(2)与时间通达性和成本通达性相比,便利通达性是度量交通通达性的更好指标。(3)主要入境
关键词:
通达性 入境旅游城市 航空网络 铁路网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苏建军 孙根年 赵多平
文章利用1985~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及2006~2007年中国30个省区截面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交通客运量与旅游客流量的关系及地域差异。结果发现:(1)从时间序列来看,旅游客流量与交通客运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均衡关系,入境客流量与航空客运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铁路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与入境客流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航空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与国内旅游客流量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铁路客运量与国内客流量无格兰杰因果关系。(2)从30个省区的截面数据分析,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畅
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全面促进消费、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基于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交通可达性、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交通可达性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在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最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交通可达性对旅游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旅游产业集聚在交通可达性和区域旅游经济增长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39.8%。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殷平
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从旅游交通成本的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旅游交通成本由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两个部分组成,从旅游效用的实现角度出发建立旅游交通成本模型,用于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以及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结合该模型,对以北京为旅游客源地的3个滨海旅游目的地(天津塘沽区、秦皇岛北戴河区和辽宁省葫芦岛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3个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以及城际高速列车、普通客运列车及自驾车3种交通工具之间的竞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进步
中国国情与度假旅游作者:周进步单位:杭州大学旅游学院(310028)这是作者在第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作者认为世界度假旅游的最重要类型为海滨度假活动,即"3S",而中国大部分地区海滨度假旅游气候条件欠佳,先天不足即是缺乏"3S"中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乔玉霞
一国内旅游这种消费行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由某些人的主观意向决定和促发的,而是当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进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一些从事旅游经济研究的学者曾概括地指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年国民收入达到400美元时,就会萌发国内旅游的欲望并具备了必需的经济条件;人均年国民收入达到800美元时,出国旅游就将提到生活日程上来。这说明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行为,是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的。旅游是在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行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群体活动。旅游需求欲望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人们自身的经济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多寡,而且要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木西
王明友和李淼焱教授合著的《中国工业旅游研究》一书,2012年12月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正在从"零打碎敲"阶段进入系统研究阶段。(1)本书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上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这与中国起步较晚的工业旅游研究正处于从分散的、碎片化的研究向系统研究"转型"有关,既适应了这种"转型"阶段的特征,又是对这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