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2)
2023(16368)
2022(13096)
2021(12005)
2020(9653)
2019(21712)
2018(21157)
2017(39528)
2016(21055)
2015(23172)
2014(22547)
2013(22131)
2012(20845)
2011(19033)
2010(19219)
2009(17874)
2008(17040)
2007(14919)
2006(13642)
2005(12748)
作者
(60578)
(50098)
(50013)
(47508)
(32088)
(24177)
(22664)
(19448)
(19436)
(17695)
(17356)
(16785)
(16086)
(15990)
(15762)
(15610)
(14823)
(14592)
(14438)
(14319)
(12516)
(12478)
(12062)
(11520)
(11492)
(11295)
(11046)
(10987)
(10125)
(9937)
学科
(91302)
经济(91190)
管理(55223)
(55009)
(42459)
企业(42459)
中国(35420)
方法(30572)
(29268)
金融(29268)
(28106)
银行(28064)
(27293)
数学(27159)
数学方法(26986)
(26085)
地方(23961)
业经(23900)
(23461)
(23337)
(20010)
贸易(19990)
(19505)
农业(17987)
(15640)
(15266)
(14550)
产业(14255)
环境(14074)
(13249)
机构
大学(292583)
学院(291828)
(131515)
经济(129108)
研究(112131)
管理(106115)
中国(93293)
理学(89758)
理学院(88667)
管理学(87500)
管理学院(86941)
科学(64641)
(63719)
(62161)
(56999)
(53226)
中心(51641)
研究所(51613)
财经(47853)
(43825)
(43706)
经济学(42160)
业大(41786)
农业(41588)
北京(41436)
(40064)
(39115)
师范(38640)
经济学院(38002)
财经大学(35761)
基金
项目(191602)
科学(151040)
研究(140690)
基金(139785)
(123759)
国家(122710)
科学基金(103489)
社会(92974)
社会科(88417)
社会科学(88398)
基金项目(72707)
(72428)
自然(63545)
教育(62921)
(62182)
自然科(62116)
自然科学(62099)
自然科学基金(61040)
资助(56006)
编号(54930)
(46990)
成果(45376)
重点(43959)
(42989)
(40858)
国家社会(40293)
课题(38959)
创新(38374)
发展(37824)
(37233)
期刊
(147830)
经济(147830)
研究(96492)
中国(67806)
(49711)
学报(46939)
(46459)
金融(46459)
(45818)
科学(43134)
管理(40344)
大学(35738)
学学(33471)
农业(33205)
教育(32737)
经济研究(25757)
财经(24175)
业经(23609)
技术(22327)
(20945)
问题(19310)
(18632)
(17786)
国际(17106)
世界(16547)
理论(13379)
技术经济(13374)
图书(13066)
商业(12955)
科技(12908)
共检索到469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陶坤玉  
近年来,数字金融(或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格局。通过对中国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影响和风险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本文发现,首先数字金融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短缺、金融监管的相对包容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次,中国的数字金融在提高金融效率、支持创新以及促进普惠金融,改善社会平等,消除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我们建议通过建立数字金融行业的统一的监管规则、统合监管体系、增强监管科技以及引入监管沙箱四方面的改革实现鼓励金融创新、有效防控风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均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龚强  马洁  班铭媛  
金融科技正引领全球金融业新格局,成为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制高点。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金融科技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也对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提出更高要求。金融科技发展初期,行业秩序尚未规范,金融欺诈乱象丛生,中小投资者保护是监管的重中之重;伴随行业进入成长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监管套利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监管主线;现阶段,数据滥用与平台垄断问题日益严峻,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营造包容创新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消费者保护与维系市场公平成为当前监管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面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金融科技监管应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转变,即以包容性、稳定性、公平性与消费者保护为监管目标,持续完善数据和平台治理体系,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红蕾  
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本法案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监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美国,改革对于其本身乃至全球金融业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从美国金融监管的变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平安  
金融监管失误被认为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危机爆发后不久,美国就着手研究金融监管改革事宜,新政府上任后,金融监管改革步伐显著加快。英国和欧盟也不甘落后,相继提出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范文波  李黎明  
2010年7月,美国出台了意在重塑其金融监管体系、重振其金融竞争力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将是影响全球金融体系重构的重要变革。该法案对美国金融业和监管架构及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方向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该法案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是:应寻求金融监管与市场力量的动态平衡,在重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同时,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并以客观审慎的态度开展金融综合经营。
[期刊] 征信  [作者] 崔冬  万晨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迅速兴起。数字货币的使用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降低了成本,但其匿名性、跨区域的特点也为有效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从数字货币的国际监管举措入手,着重阐述英、美等世界主要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慧文   张文棋   张小芹  
我国已经加入WTO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必将给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带来监管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际金融监管在组织结构体系、法律制度、监管方式、自律机制及监管国际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监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改进我国金融监管的方式,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监管的自律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窦尔翔  乔奇兵  
1.金融监管从宏观层面正在逐渐全方位走向微观层面。首先,从监管研究方法的角度看,20世纪70年代起,金融监管由抽象而定性的理论层面对监管必要性论证偏向于具体的操作层面的定量研究。其次,从监管理论目标的角度看,事实上历史上发生的金融危机可以划归为两种:源于宏观经济的危机和源于微观经济的危机;那种传统的防范宏观经济危机的事后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峰  
伴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国与国之间的金融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这对国际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之呈现出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对此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借鉴 ,对于即将加入WTO的我国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洋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遭受到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创伤。回顾危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一个直接原因是监管不足,跟不上金融业整体发展。因此,必须更新监管理念、大力改革金融体系、再造全球金融稳定的框架。由于我国在本次危机远离策源地,加之资本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业的结合,直接催生了金融科技新业态及其商业模式,在有效提升金融运行效率与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金融科技也外溢出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为此必须将科技引入监管,通过监管科技实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目标的同向运行,同时最大程度地抑制与降低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业的结合,直接催生了金融科技新业态及其商业模式,在有效提升金融运行效率与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金融科技也外溢出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为此必须将科技引入监管,通过监管科技实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目标的同向运行,同时最大程度地抑制与降低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为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财务信息披露电子化在市场监管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基于XML的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已逐步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并在各国财务报送系统中掀起了一场监管的革命。本文通过对美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XBRL运用情况的探讨,总结了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动XBRL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世伟  
[目的 /意义]研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环境下融合发展的国内外趋势与特征,分析融合发展的多形态特点和融合文化,指出融合发展对图情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方法 /过程]对无线连接、超融合架构、国内外聚焦的融合发展重点以及中国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战略进行分析,对融合发展主体对象的多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论述,对融合发展大势对图情工作的启示进行多维度研究阐述。[结果/结论]人类社会正形成全联接的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世界,融合发展成为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图情事业应当从数字图书馆趋向融合图书馆,以融合发展的理念创新图书馆的各类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