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1)
2023(13403)
2022(11367)
2021(11016)
2020(9313)
2019(22036)
2018(21981)
2017(40428)
2016(22462)
2015(25904)
2014(26172)
2013(25328)
2012(23482)
2011(21206)
2010(20937)
2009(19024)
2008(18641)
2007(16453)
2006(13963)
2005(12590)
作者
(61034)
(51510)
(51199)
(49105)
(32657)
(24763)
(23531)
(20107)
(19820)
(18339)
(17409)
(17352)
(16286)
(16185)
(15989)
(15851)
(15742)
(15269)
(14847)
(14837)
(12743)
(12540)
(12413)
(11862)
(11682)
(11534)
(11363)
(11298)
(10258)
(10248)
学科
(90072)
经济(89988)
管理(56404)
(55186)
方法(44797)
(42101)
企业(42101)
数学(40777)
数学方法(40299)
中国(30071)
(26241)
(24139)
教育(20681)
(18373)
贸易(18366)
(18281)
(17918)
农业(17664)
业经(17097)
地方(16598)
(15650)
理论(14907)
(13341)
财务(13298)
财务管理(13263)
技术(13113)
(13078)
银行(13055)
环境(12594)
(12590)
机构
大学(316849)
学院(310902)
(131110)
经济(128636)
管理(118095)
研究(108818)
理学(102582)
理学院(101403)
管理学(99610)
管理学院(99004)
中国(78496)
(68201)
科学(63617)
(57214)
(53134)
中心(50745)
(49489)
研究所(48637)
(48397)
师范(48031)
财经(46585)
(45500)
业大(44387)
北京(43671)
(42693)
经济学(41543)
师范大学(39458)
(38963)
农业(38741)
经济学院(37707)
基金
项目(210569)
科学(168428)
研究(158278)
基金(153990)
(133502)
国家(132361)
科学基金(113848)
社会(100851)
社会科(95479)
社会科学(95454)
基金项目(80755)
(79906)
教育(79345)
自然(72327)
自然科(70693)
自然科学(70670)
(70371)
自然科学基金(69443)
编号(65079)
资助(63529)
成果(54067)
(49793)
重点(48419)
课题(46478)
(45824)
(43798)
教育部(43544)
国家社会(42111)
大学(41118)
人文(40935)
期刊
(133391)
经济(133391)
研究(97917)
中国(64691)
教育(56784)
学报(45172)
(43995)
(43200)
科学(42884)
管理(39711)
大学(35734)
学学(32359)
技术(30673)
农业(29606)
(25464)
金融(25464)
财经(22934)
经济研究(22321)
业经(20189)
(19781)
问题(18357)
(16761)
统计(16230)
(16190)
技术经济(15059)
职业(14645)
世界(14595)
图书(14081)
(14013)
(13951)
共检索到459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薛进军  园田正  荒山裕行  
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最早、也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深圳为例,研究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发现:(1)利用2006年深圳市住户调查数据测算出深圳市的基尼系数为0.56,达到中国城市最高水平。(2)泰尔指数的分解表明,户口制度和地区发展优惠政策是产生收入差距的制度性原因。(3)用Oaxaca-Blinder法进行的分解分析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距(即教育差距)可以解释城乡收入差距的将近40%。文章的结论是,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由政府的差别性政策等制度性原因和教育差距等市场因素造成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灿  闫云凤  
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检验了贸易开放对劳动者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显著促进了我国劳动者整体收入水平的提升,但影响程度在不同群体和地区间存在差异。分技能回归显示,贸易开放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的收入提升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低技能劳动力,拉大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分地区回归显示,贸易开放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对收入的提升效应依次递减,加剧了地区间收入不平衡。此外,贸易开放是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技能收入差距拉大的影响因素,但在中、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反而缩小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东  夏柱兵  
本文利用安徽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探讨了二次分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微乎其微;社会保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但是考虑到单位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配套支出,最终的结果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目前,养老金和退休金对调节收入差距的效果最为显著,但是养老金和退休金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常亮  栾江  朱俊峰  陈一鸣  
本文基于全国8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在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使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27.3%和33.3%。进一步地,本文借鉴Fields分解法的思路,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扩大了农户间收入差距,其中,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3.1%,对人均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9%。但是,通过进一步讨论我们发现,如果提高非流转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比重,收入差距将会缩小。因此,政府未来应着力提高农户土地流转的参与程度,尤其是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有能力参与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常亮  栾江  朱俊峰  陈一鸣  
本文基于全国8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在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使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27.3%和33.3%。进一步地,本文借鉴Fields分解法的思路,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扩大了农户间收入差距,其中,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3.1%,对人均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9%。但是,通过进一步讨论我们发现,如果提高非流转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比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敏   冼国明   杨攻研  
本文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构建了中国各城市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指标,并以此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2002—2013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研究证实,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扩大了技能工资差距,经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价值链嵌入对技能工资差距的扩大效应在工业部门、非国有企业员工以及高收入群体中尤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生产效率改善和产业升级是全球价值链嵌入扩大技能工资差距的重要渠道。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荣兆梓  
利用CHIP数据,运用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分解方法,本文发现,劳动者所处地区、所工作行业、性别等机会不平等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超过40%。工具变量法的回归分析还表明,由于家庭背景差异,贡献率最高的教育回报背后也存在着机会不平等。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消除社会不公,政府应该努力给每个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超鹏  叶小杰  吴世农  
本文考察了CEO的政治关联是否影响其并购败绩后被变更概率,以及政治关联CEO被变更时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显示:(1)CEO并购绩效越差越容易被变更,但是政治关联CEO即使并购绩效差也不易被变更,这一现象在政府干预较少的省份较不明显;(2)政治关联CEO被变更时的市场反应好于其他CEO,而且其所实施的并购绩效越差,其公司所在地政府干预越严重,其被变更时市场反应越好。本研究率先揭示了政治关联CEO通过并购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和经济后果,从而为监管层规范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地方政府转变干预经济的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东明  丁海燕  
文章基于城镇入户调查数据(UHS)考察1999年-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原因,通过不平等分解发现:教育、地区、年龄等人口特征能解释的组间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1/3左右,其余部分的不平等由组内不平等所导致。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国企改革、城镇化和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化对降低不平等起到了一定作用,国企改革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全球化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明朗。因此,应加快城镇化步伐,降低城镇内部不平等,从而改善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沛璐  冯淑怡  曲福田  
持续稳定推进农村农户家庭增收减贫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利用江苏、江西、辽宁和重庆4省124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OLS模型、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入农地、转出农地、当地非农务工和外出非农务工对农户人均总收入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不同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的增收机制存在差异。同时,转入农地、当地非农务工和外出非农务工有助于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而转出农地不具有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现阶段,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对改善农户家庭收入、全面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有效巩固农村脱贫成果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鹏  汪锋  张宗益  
目前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大多是静态测度某一时点的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缺乏对收入随时间变化的模式和收入来源结构的深入研究。本文使用深圳市2005年和2006年的城市居民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结构进行了研究。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从本质上反映了机会公平的程度,深圳市的实证数据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变动性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使长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小于短期收入不平等程度,家庭总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小于单一收入来源的不平等程度。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关注机会公平是在收入分配领域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阚大学  
文章采用2002年CHIP中的城镇数据,从微观上控制劳动者的个体特点、职业特征和企业所有制特征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将FDI引入收入方程,实证研究了FDI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FDI对低技能劳动力收入的促进作用小于对高技能劳动力收入的促进作用,FDI拉大了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相关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并且发现FDI拉大了国有企业劳动力与非国有企业劳动力的收入差距,FDI拉大了资本收入者和劳动收入者的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博   任景波  
三权分置政策实施以来,全国的土地流转规模迅速扩大。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问题的重要关注点是农民增收问题,随着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普遍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现有土地流转政策到底能否促进农户收入增长也成为各界较为关注的话题。本文首先基于土地流转的具体实践方式分析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普遍增收机制,然后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不同类型收入的增收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