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8)
2023(9039)
2022(7695)
2021(7360)
2020(6342)
2019(14894)
2018(14339)
2017(26298)
2016(14022)
2015(16214)
2014(15626)
2013(15736)
2012(14904)
2011(13608)
2010(13283)
2009(12534)
2008(12778)
2007(10738)
2006(9290)
2005(8681)
作者
(38032)
(32075)
(31778)
(30383)
(20515)
(15240)
(14618)
(12385)
(12120)
(11278)
(11047)
(10753)
(10246)
(10111)
(10096)
(9812)
(9334)
(9309)
(9188)
(9045)
(7963)
(7691)
(7626)
(7276)
(7260)
(7064)
(6959)
(6659)
(6337)
(6280)
学科
(67166)
经济(67077)
管理(40836)
(38294)
方法(34076)
数学(30948)
数学方法(30753)
(30501)
企业(30501)
(23049)
贸易(23036)
(22417)
中国(20111)
(19932)
(15153)
(13890)
(12802)
财务(12787)
财务管理(12762)
企业财务(12165)
业经(11600)
(11176)
金融(11175)
(10973)
银行(10967)
(10750)
(10451)
关系(10012)
(9864)
地方(9785)
机构
大学(205941)
学院(199561)
(100203)
经济(98848)
管理(75686)
研究(74034)
理学(65353)
理学院(64635)
管理学(63874)
管理学院(63476)
中国(59710)
(46440)
(43462)
科学(38276)
财经(37055)
(36034)
(34134)
经济学(33734)
中心(33686)
研究所(32388)
经济学院(30626)
(28425)
北京(28059)
财经大学(27889)
(26837)
(26501)
业大(24507)
(23842)
师范(23642)
(22492)
基金
项目(131032)
科学(105158)
基金(101266)
研究(96789)
(88058)
国家(87454)
科学基金(74867)
社会(66592)
社会科(63505)
社会科学(63497)
基金项目(52232)
自然(45691)
自然科(44692)
自然科学(44684)
(44561)
自然科学基金(43955)
教育(43526)
资助(42336)
(39391)
编号(36504)
(32359)
成果(30997)
国家社会(30138)
重点(29900)
教育部(28678)
中国(28564)
(27357)
人文(26951)
(26918)
(26355)
期刊
(102099)
经济(102099)
研究(65383)
中国(38828)
(36533)
学报(28475)
管理(27638)
科学(27260)
(24422)
大学(22851)
(22002)
金融(22002)
学学(21279)
(20142)
财经(19626)
经济研究(19531)
国际(18340)
(16907)
农业(16693)
问题(15109)
教育(14800)
世界(14121)
技术(14085)
业经(13240)
(10732)
统计(10677)
技术经济(9648)
(9638)
贸易(9638)
理论(9438)
共检索到310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焦武  许少强  
本文以中国1995年1月~2007年10月月度进出口贸易数据为样本,依据理论模型的推导,采用较简洁的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方法论,对全样本和以2001年12月为界的两个子样本:1995年1月~2001年11月与2001年12月~2007年10月分别进行了协整检验,且对两个子样本在协整回归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ECM)。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无论对于全样本还是两个子样本,我们发现中国月度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协整关系都是存在的。中国的贸易盈余并没有失控,经常账户的跨期预算约束并没有被违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萍  郭郡郡  
根据SITC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产品,并按目的不同将入境旅游分为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利用2001—2008年的月度调整数据,分析中国不同目的的入境旅游与不同类别对外贸易的关系。具体步骤是:首先对相关变量的序列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并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然后通过格兰杰检验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初级产品的出口随时间平稳增长,对外贸易进口和商务旅游之间没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工业产品出口、对外贸易出口和入境旅游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他入境旅游各类别和对外贸易各产品类别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并针对中国当前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似臣   么晓彤   吕佳蓉  
本文将欧洲联盟2010—2022年间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进行完整梳理,首先选取我国遭受欧盟反倾销的典型涉案产品,详细阐述欧洲联盟进口量和进口额在反倾销前后的变动趋势。其次,使用2010—2022年间欧洲联盟与我国的HS6位码月度贸易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确定以季度为研究周期,更为合理地动态考察欧洲联盟对我国反倾销的贸易限制效应,并区分反倾销节点异质性和产品异质性。最后,采用反事实估计法量化欧洲联盟对我国反倾销典型涉案产品的贸易限制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欧洲联盟对我国反倾销典型涉案产品存在贸易限制效应,立案调查的贸易限制效应通常不存在滞后,而肯定性终裁的贸易限制效应往往存在滞后。本文对我国出口企业如何预警欧洲联盟发起的反倾销具有实际意义,也有助于重点出口行业合理调整生产,避免欧洲联盟对我国反倾销带来的损失。若贸易数据可以细分反倾销涉案产品的HS8位码,则能进一步将产品创新可能带来的影响纳入考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建兴   张少华   邱彩霞  
如何有效应对贸易摩擦,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与50个国家产品层面的月度数据,利用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美国和非美国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样本期间美国对华贸易摩擦涉事产品年均增速31.34%,主要围绕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且显性的关税保护措施逐步被隐性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替代。第二,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94.48%,同时中国对非美国市场出口仅增加8%,可见虽然中国利用出口偏转来应对贸易摩擦,但还不足以抵消巨大的负面冲击。第三,面对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国出口主要偏转到日本、荷兰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且高技术产品出口偏转到发达国家的现象更明显,而中低技术产品、不同生产阶段产品以及不同贸易摩擦类型均呈现对部分国家增加出口而对部分国家减少出口的分化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翠萍  史丹  
库兹涅兹曲线显示,196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N"形曲线关系,贸易开放对中国人均碳排放存在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每提高1%,人均碳排放量增加0.3%。投入产出模型揭示,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27.1亿吨,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39.7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最高,占出口碳排放21.2%。依次为化学工业(10.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9.8%)、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68%)、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7.53%)。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鹏  
2005年7月中国放弃盯住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出口也在不断增长,出现了反常的正相关,与一般贸易理论认为的一国货币升值会促进进口、减少出口的理论相悖,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不能解释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需要结合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来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光霞  
2007年1~10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0%。其中,出口额为29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3%;进口额为32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农产品贸易逆差35.2亿美元,同比增长96.8%。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1~10月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587.9亿美元,超过2018年全年568.1亿美元的逆差额。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28.1%,其中,猪肉、牛肉、羊肉和奶粉进口均增长;水果贸易逆差激增,扩大1.1倍;水产品贸易顺差大幅收窄,下降70.1%。大豆自阿根廷和加拿大的进口量激增,分别增长3.9倍和1.4倍,自美国进口量减少31.8%。1 2019年1~10月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情况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伟光  杨雪  
文章在分析广东与美国的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广东2007~2011年与美国对外贸易的月度统计数据,使用VECM模型与chow检验研究了广东与美国的进出口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的兴起影响了广东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并最终阻碍了广东的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红霞  舒丽媛  
基于1993-2017年月度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三大贸易条件指数(2010=100)中价格贸易条件上下波动明显,标准差为6.0;收入贸易条件长期稳步上升,近三年相对于最高点下降了15%~20%;要素贸易条件一直呈上升趋势,标准差为66.2。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大幅度变动时,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变动。人民币显著升值时,价格贸易条件马上明显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随后又发生逆转。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导致价格贸易条件长期恶化有一定的时滞。国外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而中国宏观经济较稳定发展期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为此,我国应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汇率靠拢,针对性地采取限产计划,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从根本上改善贸易条件和增加经济福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魏浩  
本文利用1978~2007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基于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借鉴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中国30个省市间、3大区域间的对外贸易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0省市间对外贸易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但自从1992年以来,相对差异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自从1992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日益加剧,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地区间对外贸易差异主要表现为外部差异;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整体促进作用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外贸发展领先地区都是东部沿海省市,广东、北京和上海3个省市的增长极效应日益明显,上海代替广东成为中国贸易发展最为领先的地区;中国省市间对外贸易的差异程度日益...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金山  黄智立  
区域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如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中国及其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00-2010年1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对外贸易整体上呈促进作用;而WTO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促进力度相对最小,甚至对中国的进口起阻碍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凭借着其对国际贸易更强的推动力,正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