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5)
- 2023(8407)
- 2022(6776)
- 2021(6242)
- 2020(5077)
- 2019(11593)
- 2018(11263)
- 2017(21034)
- 2016(10729)
- 2015(12383)
- 2014(12230)
- 2013(12477)
- 2012(12073)
- 2011(11440)
- 2010(11335)
- 2009(10863)
- 2008(10525)
- 2007(9321)
- 2006(8654)
- 2005(8144)
- 学科
- 济(78248)
- 经济(78203)
- 管理(33579)
- 业(31660)
- 方法(27936)
- 数学(25634)
- 数学方法(25559)
- 企(25003)
- 企业(25003)
- 中国(19228)
- 地方(16270)
- 农(13161)
- 财(13102)
- 技术(12913)
- 贸(12746)
- 贸易(12739)
- 地方经济(12482)
- 易(12417)
- 业经(11990)
- 学(11433)
- 融(10030)
- 金融(10030)
- 环境(10028)
- 制(9869)
- 农业(9225)
- 关系(9010)
- 银(8894)
- 银行(8880)
- 行(8696)
- 发(8462)
- 机构
- 大学(178342)
- 学院(174792)
- 济(97434)
- 经济(96122)
- 研究(69566)
- 管理(65068)
- 理学(55529)
- 理学院(54945)
- 管理学(54404)
- 管理学院(54067)
- 中国(53398)
- 财(39960)
- 京(37571)
- 科学(36160)
- 所(34907)
- 经济学(33316)
- 财经(32391)
- 研究所(31504)
- 经济学院(29875)
- 经(29663)
- 中心(29154)
- 北京(24764)
- 院(24174)
- 财经大学(24141)
- 江(23773)
- 农(23570)
- 科学院(21632)
- 业大(20623)
- 范(20437)
- 师范(20307)
- 基金
- 项目(109872)
- 科学(88504)
- 基金(84543)
- 研究(80547)
- 家(73801)
- 国家(73320)
- 科学基金(62508)
- 社会(57336)
- 社会科(54792)
- 社会科学(54778)
- 基金项目(43148)
- 省(37840)
- 自然(36981)
- 自然科(36187)
- 自然科学(36178)
- 自然科学基金(35591)
- 资助(35465)
- 教育(35400)
- 划(32665)
- 编号(28474)
- 部(26952)
- 国家社会(26346)
- 重点(25047)
- 发(25022)
- 中国(24884)
- 教育部(23719)
- 成果(22956)
- 创(22926)
- 人文(22336)
- 创新(21860)
- 期刊
- 济(109691)
- 经济(109691)
- 研究(60909)
- 中国(33493)
- 财(29796)
- 管理(26827)
- 科学(24428)
- 学报(23205)
- 农(21231)
- 经济研究(19930)
- 大学(18423)
- 财经(18298)
- 学学(17576)
- 融(17496)
- 金融(17496)
- 技术(16971)
- 经(16054)
- 农业(14896)
- 贸(14788)
- 问题(14745)
- 国际(14120)
- 世界(13607)
- 技术经济(12918)
- 业经(12105)
- 教育(10784)
- 统计(10212)
- 业(8960)
- 策(8942)
- 经济问题(8780)
- 经济管理(8083)
共检索到276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师 赵磊
本文首先确定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进步中存在明显的体现在设备资本中的投资专有技术进步特征。本文将投资专有技术变迁引入到一个具有内生的资本利用率的不可分劳动RBC模型,考察这种技术变迁及其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通过与一个引入中性技术冲击的基本RBC模型的对比研究,本文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解释76%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并能较准确地解释包括就业在内的主要实际变量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而基本RBC模型仅能解释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47%。研究结果证实了投资专有技术进步在短期上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着影响,同时表明引入的传播机制对于将技术冲击放大和传播到经济环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师 赵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进步中存在明显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和投资专有技术变迁特征。本文将偏向性技术变迁和投资专有技术变迁引入到RBC模型,考察这两种技术变迁对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影响。本文的对比研究表明,引入这两种技术变迁的RBC模型能够解释85%和94%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这证实了偏向性技术变迁和投资专有技术变迁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存在着明显的影响。这一结论有助于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周期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江 张成思
本文在强制性技术变迁假说下,针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特有的变迁机制,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过剩和结构失衡特征的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框架。文章以此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解释了中国经济波动、不平衡增长、潮涌现象、价格分化等现象的交互过程,并以1978年至2007年的数据对设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经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国家控制力和技术引进对我国的投资、价格、收入差距以及经济结构都具有显著影响,而收入差距扩大是抑制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应用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特征提出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关键词:
强制性技术变迁 不平衡增长 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引入偏向性技术变迁与中性技术冲击的包含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对1979-2009年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中国的特征事实较一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力要强于未包含劳动的RBC模型、包含资本劳动的可分劳动RBC模型、引入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的可分劳动RBC模型,说明这一模型更符合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与正的中性技术冲击具有正财富效应相反,正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冲击具有明显的负财富效应特征;我国1979-2007年间推行的降低劳动弹性的偏向性技术变迁工业化发展战略促进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加、资本积累与GDP产出的提高,故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全林 梁宏
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共同所表现出的相对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异化特征,学术界兴起了一阵新兴市场研究的热潮。其中实际经济周期的研究者们也试图通过新兴市场的研究来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与补充。文章归纳了至今所总结出的主要的新兴市场的一些差异特征,并且站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角度,借鉴前人的研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理论解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子荣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的经济周期波动越来越呈现出同步性。本文依照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定义对二战后世界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发现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常常是股票、大宗商品、房地产危机。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扩张期变得越来越长,衰退期相对越来越短。通过进一步对各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G7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周期趋同性较好,但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世界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关键词:
世界经济周期 长周期 中周期 同步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玖立 李坤望 黎德福
本文考察了1952~2009年中国省区实际周期的协同变化及其决定因素。我们发现,改革前后的周期协同性呈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特征,前期的下降是由于中央计划体制的系统性失败和放弃,后期的上升则与改革和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确立一致。回归估计发现,双边距离、经济规模显著地影响了周期协同性,但地区周期波动并没有表现出简单、统一的空间特征。进一步估计显示,各地区在地方政府支出比重和产业结构上的差异阻碍了周期的同步变化,但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差异对周期协同性的阻滞影响仅限改革前。改革后,无论是用地理区位还是用出口和FDI流入来刻画,地区间的对外开放差异均显著地阻滞了地区周期协同。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协同性 地区差异 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赜琳
基德兰德与普雷斯科特共同开创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理论)获得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RBC理论无论其理论本身还是思想方法都对传统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但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一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在从经济波动的根源、传导机制、理论模型、政策含义及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等方面概述了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框架下将RBC理论与其他宏观经济理论做出了相应比较,最后指出RBC理论在经济周期研究和制定稳定经济政策等方面对我国的启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赜琳 朱保华
本文构建了财政税收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及税收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引入财政收支冲击的RBC模型能够解释70%以上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政府支出冲击加剧中国实体经济波动,而税收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不显著。(2)降低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税率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和带动资本和劳动的供给增加,降低劳动收入税率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增长,降低资本收入税率则起到抑制作用,调整劳动收入税率的政策效果更强。(3)资本收入税率与社会福利呈正相关和非对称性,劳动收入税率与社会福利呈负相关和非对称性,技术冲击和财政冲击的共同作用使得结构性税收调整政策的福利效应具有非对...
关键词:
RBC模型 财政冲击 税收政策 福利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朝凤 陈燕鸿
本文在RBC模型框架下引入垄断竞争,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和考察市场化进程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资本市场的波动特征,更好地解释各变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协动关系;能够合理地解释中国居民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的特征事实,说明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比传统的RBC模型更好。另外,还发现市场化进程冲击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冲击来源,可以解释约23%的产出波动,53%的消费波动,33%的就业与投资波动,40%的资本存量与劳动生产率波动,说明其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市场化进程 生产率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光 张宇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表现出某些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特征:一方面我国居民消费波动的幅度大于产出波动;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波动较为平滑而投资和资本波动过大。本文试图从信贷约束的角度解释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RBC模型。通过引入异质性消费者和异质性厂商以及部分消费者和部分厂商在金融市场上所面临的信贷约束,该模型考察了信贷约束这一传导机制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另外,鉴于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影响力,模型还引入了政府消费,以反映政府支出对消费者和厂商的外生冲击。通过比较分析模型的多个模拟结果,本文发现:信贷约束是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特征的一个...
关键词:
信贷约束 投资楔子 政府消费 RBC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猛
近几年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对冲击因素和传导机制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远远超出了"实际"这两个字的最初含义一是模型中涵盖了信息冲击等技术冲击之外的诸多因素;二是理论上融入了物价和工资的名义刚性、不完全竞争、效率工资和工作搜寻等非瓦尔拉斯内容,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均衡状态。本文对近几年的最新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冲击因素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朝凤 黄梅波 陈燕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表现出某些类似于国际经济的特征:居民消费、产出与TB/GDP之间呈明显的逆向协动性;同时,也表现出某些不同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居民消费波动的幅度大于产出波动,就业波动较为平滑。本文试图从开放经济的角度解释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又鉴于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影响,为此建立了一个考虑了外生的政府支出冲击与代表流动性冲击的偏好冲击的小国开放经济三部门RBC模型来给予解释,并考察了这些机制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发现:上述机制对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有重要的影响;这个模型能够解释92%以上的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该模型可以合理预测各变量与TB/GDF之间的逆向协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卜永祥 靳炎
最近几年 ,中国货币供应量增加较快 ,但经济增长速度却稳中见降 ,货币供应的一部分流入股市。本文运用外生劳动力周期模型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给出一个基本解释 ,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 (即实际经济周期方法 )建立中国货币经济周期模型 ,在这个分析框架下考察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指标之间的关系 ,股价变动与货币供应量、贷款等金融指标的关系。研究发现 ,用技术冲击这一因素可以解释 76 %的中国经济波动 ,按影响由大到小排列 ,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关系密切的金融指标分别为 M2 、基础货币、M1,与股价变动率关系密切的金融指标分别为M2 、金融机构贷款和基础货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玉奉
论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吴玉奉中国的投资与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承认我国经济有周期性并揭示其周期运行的机理及原因,对于把握经济运行的脉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宏观经济实施正确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投资与经济波动实证分析全国国民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