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6)
2023(14659)
2022(12421)
2021(11308)
2020(9485)
2019(22035)
2018(21607)
2017(41355)
2016(22282)
2015(25504)
2014(25616)
2013(25918)
2012(24972)
2011(22935)
2010(23285)
2009(21764)
2008(21683)
2007(19483)
2006(17471)
2005(16322)
作者
(66993)
(56169)
(56027)
(53454)
(36003)
(27058)
(25483)
(21750)
(21425)
(20042)
(19482)
(18702)
(18158)
(18048)
(17841)
(17489)
(16623)
(16490)
(16225)
(16185)
(14287)
(13951)
(13725)
(12863)
(12861)
(12752)
(12435)
(12388)
(11454)
(11186)
学科
(120002)
经济(119900)
管理(59241)
(58023)
方法(46397)
(43699)
企业(43699)
数学(41389)
数学方法(41131)
中国(33914)
(29898)
地方(28793)
(24544)
业经(23084)
(22130)
贸易(22116)
(21483)
(21386)
农业(20475)
(19853)
(17973)
金融(17971)
(17889)
银行(17849)
(17220)
地方经济(16974)
环境(16291)
(15635)
(15339)
(13704)
机构
大学(335840)
学院(334269)
(155752)
经济(152830)
研究(126149)
管理(122486)
理学(103534)
理学院(102280)
管理学(100889)
管理学院(100237)
中国(97266)
科学(72863)
(72522)
(70049)
(65285)
研究所(58665)
(57539)
中心(56130)
财经(54909)
(51308)
经济学(50105)
(49857)
北京(47175)
业大(46171)
经济学院(45032)
农业(44957)
(44475)
(44440)
师范(44064)
(40502)
基金
项目(210024)
科学(165253)
研究(154734)
基金(153139)
(133464)
国家(132364)
科学基金(111767)
社会(101131)
社会科(96053)
社会科学(96029)
(79882)
基金项目(79476)
教育(70153)
自然(68622)
(67945)
自然科(67012)
自然科学(66985)
自然科学基金(65846)
资助(64037)
编号(61026)
成果(50982)
(50974)
(48250)
重点(48043)
课题(43456)
国家社会(43071)
(42787)
发展(41589)
教育部(41400)
(40950)
期刊
(181692)
经济(181692)
研究(109231)
中国(71643)
(53700)
(53456)
学报(50680)
科学(47459)
管理(45829)
大学(38120)
(36408)
金融(36408)
农业(36252)
学学(35806)
教育(34159)
经济研究(30538)
技术(28858)
财经(28780)
业经(26906)
(24937)
问题(24097)
(21626)
(20287)
国际(19369)
世界(19271)
技术经济(18898)
统计(17125)
商业(15575)
经济问题(15142)
理论(14986)
共检索到53000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踪家峰  李静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by employing relevant models.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强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作为现代旅游经济的核心内容,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是旅游学研究领域的逻辑起点。文章采用以门槛回归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基础设施作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的非线性特征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显著地存在基于基础设施的正向非单调性"双门槛效应"。在全国层面上,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呈"V"形;就不同基础设施水平区制而言,基础设施欠发达区制子样本内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别显著小于中等和发达区制内子样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奇洪  裴雨潇  
文章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模型,运用我国2001—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研究方法,从定量角度实证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备建设的确会增进经济提升,但其并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杰  李治国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整个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增加。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上海市1980~2005年间的经济增长与各项基础设施投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力建设与交通运输投资显著影响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能带动公用事业、市政建设和邮电通信投资的增加。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豪  蒋家东  
通过构建质量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从质量基础设施自身的技术特征和制度特征出发,研究其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基于2009~2016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质量基础设施对国别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质量基础设施确实能够促进一国经济增长,而且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帆  韩传峰  
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乘数效应、旅行效应和外部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增加和规划建设的重要前提。使用中国1952-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以GDP衡量经济增长,以公路铁路运营里程和货运量衡量交通基础设施,基于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得出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模型,采用主成分回归法修正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易受多重共线性影响的缺点,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大于铁路交通基础设施;以1978年为时间断点,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郑江淮  
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要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应该提高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使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相互促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玺  张勇  
相同的投资水平对资本形成效果、基础设施存量、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差异很大,因此采用投资率作为变量来考察投资对增长关系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基础设施存量的变化不仅是投资水平的重要反映,也可以弥补单纯用投资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所带来的偏差,因而采用处理后的基础设施数量指数的变化来考察投资的效果以及投资对增长的关系是一个新角度。对于中国而言,高投资率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但是现在这种情况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亮  李杰伟  徐长生  
利用2001年至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验证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基于宏观总产出方程与信息基础设施微观供需模型相结合的联立方程模型控制信息基础设施内生性,采用人均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测度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复合增长效应的测算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但是信息基础设施对不同区域增长的贡献与经济增长的状况却存在反差。在西部不发达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学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主要运用生产函数法,分别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与面板数据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前者所得的结论由于得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弹性太大而并不可信,利用后者得出的结论又由于弹性过小而与现实情况相矛盾。文章通过对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状况的分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数据研究,试图揭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交通先行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结论为:(1)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2)交通基础设施对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刘德顺  
本文通过对中国基础设施水平区域差异状况的分析以及它们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试图揭示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阐述我国基础设施的区域差异对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的影响。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且我国基础设施水平的区域差异状况与地区人均国民收入的差异状况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吻合。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孔群喜  李敦瑞  许贵阳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存量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构成均对国民生产总值具有较强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正影响且时滞相对较短。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构成了农业生产的瓶颈制约,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