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5)
2023(10045)
2022(8360)
2021(7783)
2020(6238)
2019(14246)
2018(13693)
2017(26789)
2016(14220)
2015(15884)
2014(15631)
2013(15642)
2012(14981)
2011(13959)
2010(14071)
2009(13427)
2008(13239)
2007(11779)
2006(11127)
2005(10426)
作者
(38976)
(32569)
(32564)
(31486)
(21104)
(15327)
(14693)
(12548)
(12497)
(11779)
(11617)
(10813)
(10691)
(10645)
(10576)
(10181)
(9737)
(9403)
(9241)
(8830)
(8456)
(7863)
(7818)
(7630)
(7524)
(7452)
(7037)
(6764)
(6589)
(6460)
学科
(81655)
经济(81591)
管理(41250)
(36101)
(28083)
企业(28083)
方法(26635)
数学(24210)
数学方法(24039)
中国(22171)
(21852)
税收(20406)
(20233)
(19518)
地方(18700)
(18422)
(15002)
贸易(14994)
(14631)
业经(14351)
(14182)
地方经济(13049)
(12393)
环境(11799)
农业(11635)
(11506)
(11096)
银行(11096)
(10909)
金融(10909)
机构
学院(210409)
大学(210304)
(109739)
经济(108006)
研究(80274)
管理(77856)
理学(65778)
理学院(65091)
管理学(64441)
管理学院(64021)
中国(63549)
(54432)
(43819)
财经(41364)
科学(40994)
(39472)
(37654)
经济学(36727)
研究所(34923)
中心(34421)
经济学院(32853)
(31254)
财经大学(30417)
北京(28919)
(28262)
(26522)
(25587)
师范(25468)
(24174)
科学院(23803)
基金
项目(127213)
科学(102269)
研究(98192)
基金(96063)
(82110)
国家(81503)
科学基金(69839)
社会(68121)
社会科(64847)
社会科学(64832)
基金项目(48163)
(44515)
教育(43124)
资助(40540)
自然(39866)
自然科(38929)
自然科学(38918)
自然科学基金(38264)
(38215)
编号(37829)
成果(32643)
(30660)
国家社会(30202)
(29154)
重点(28602)
中国(28034)
教育部(27204)
(26743)
课题(26659)
人文(26078)
期刊
(129506)
经济(129506)
研究(79143)
中国(40439)
(40054)
管理(30663)
科学(25648)
(25477)
学报(24626)
(23587)
金融(23587)
经济研究(23109)
财经(21668)
大学(19768)
(18879)
学学(18741)
农业(17465)
问题(16896)
技术(16732)
业经(16674)
教育(16656)
(16433)
(16058)
(15964)
国际(15839)
世界(14589)
税务(14193)
技术经济(12092)
统计(10819)
经济问题(10379)
共检索到342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秦汝钧  
全世界都面临地下经济问题。由于处于转轨期和发展中阶段,中国地下经济很活跃,用现金比率法测算已占 GDP的 10%左右。中国地下经济呈现出规模大、范围广、波动明显和政府人士介入严重等特点。地下经济导致大量遵从性税收流失,产生财政收入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治理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应从纳税人不遵从纳税的原因出发,但根本之计是通过深化改革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建芳  高艳荣  
在地下经济规模测度方面,现金比率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我国由于现金交易量庞大,该方法更具有适用性。本文对我国1999年-2014年地下经济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下经济规模自2008年以来出现较明显起伏变化;由地下经济所导致的税收流失比率呈下降趋势,但绝对规模值仍较大,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鉴于此,提出应加强廉政建设、推进结构性减税、打击逃税行为、促进公开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曲顺兰  路春城  
税收流失是近年来财税界争论的一个热点。从经济学上分析,造成税收流失的原因有非对称信息约束、税收寻租和制度缺陷等。税收流失对财政收入、资源配置、收入分配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治理税收流失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规范纳税人行为;二是建立梯度纳税监控体系;三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四是健全税收法制,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严昌涛  
:“地下经济”是与商品经济并存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 ,其存在的广泛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如何对“地下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治理是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税收和“地下经济”之间固有的紧密联系 ,世界各国都把税收杠杆作为治理“地下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从税收角度对我国的“地下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治理“地下经济”的税收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辛浩  王韬  
近10年来,地下经济及其造成的税收流失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新热点。现金比率法是国内外学者对地下经济规模测算较常用的方法,但现金比率法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不断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因素的挑战。本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对现金比率法进行修正,通过实证研究测算我国地下经济规模及其造成的税收流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钢  赵国杰  
本文从我国房地产企业利息资本化核算、商品房只用不售、房屋租赁费改名为“物业费”和以定率征收开发企业所得税四个方面,对该行业的税收流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作者的优化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贾绍华  
税收流失与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有关,亦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有关,更与国家的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实现机制和国民税法遵从意识息息相关。治理税收流失历来是各国政府在税收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准确把握税收流失的规模是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文章采用修正的现金比率法、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对我国2001—2013年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中税收流失的规模进行测算,并对税收流失总规模进行总体分析和测算。在对测算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税收法制、管理体制、征管机制和税法教育宣传4个方面提出综合治理税收流失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绍华  
准确把握税收流失的规模是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作者采用现金比率法、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并利用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的税收收入流失情况进行了测算。在对测算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治理税收流失的 5点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梅  
当前我国税收流失现象非常普遍,给经济运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税收流失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存在不足。而从税法的法律机理分析是因为我国税法立法过程中的行政立法突出、税法监督缺位、税收执法扩张导致税法运行不匹配,从而产生税收流失。在税收执法过程中,税收机关的国地税机构设置体系、执法效率不高;而纳税人纳税意识的淡薄、税收监督体系的不足也是税收流失的原因。因此应采取建立以纳税人权利为核心,税收立法权、执法权、司法权三权制约、配合的税收法律体系;加强税收立法工作和税法宣传及公民纳税意识教育等手段防范税收流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兴园  廖涵  
一般说来,“地下经济”是指未向政府申报和纳税,政府不能控制与管理,其产值和收入未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经济活动。它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其一是经济活动未纳入政府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内,其二是该经济活动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都存在着税歉的偷漏。目前我国地下经济可大致分为非法经济、未申报经济和未统计经济三种类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元存  
近年来,偷税、骗税等涉税违法案件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和变化,呈现出由明向暗、由浅向深层次发展的趋势。因此,税务部门应加强对不法分子作案手段和特点的研究,及时发现并予以严厉查处,以减少税收流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邵莹  
一种经济现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有正、负之分。正的经济效应是指那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经济效应;负的经济效应是指那些对国民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