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2)
2023(12620)
2022(10470)
2021(9953)
2020(8335)
2019(19151)
2018(18571)
2017(35008)
2016(18187)
2015(20810)
2014(20065)
2013(19737)
2012(17951)
2011(15937)
2010(15344)
2009(13784)
2008(12881)
2007(10577)
2006(8763)
2005(7669)
作者
(48172)
(40507)
(40296)
(38303)
(25738)
(19306)
(18298)
(15909)
(15362)
(13913)
(13723)
(13624)
(12607)
(12553)
(12517)
(12372)
(12138)
(11664)
(11619)
(11601)
(9831)
(9627)
(9530)
(9301)
(9086)
(9023)
(8704)
(8380)
(8026)
(7976)
学科
(77195)
经济(77120)
管理(52113)
(50538)
(40905)
企业(40905)
方法(38690)
数学(34807)
数学方法(34422)
中国(22818)
(21479)
贸易(21471)
(21142)
(19536)
(19471)
技术(16651)
业经(15208)
(14009)
农业(13014)
(12320)
(12296)
(12256)
金融(12254)
环境(11433)
(11414)
地方(11399)
银行(11386)
(10970)
(10866)
(10858)
机构
大学(253156)
学院(250665)
(116764)
经济(115066)
管理(101103)
理学(88398)
理学院(87567)
管理学(86322)
管理学院(85841)
研究(85832)
中国(66353)
(52013)
(49400)
科学(47838)
财经(40681)
(40220)
中心(39752)
经济学(38122)
(37705)
研究所(36948)
(36073)
经济学院(34634)
业大(34539)
(32940)
北京(32402)
(31517)
财经大学(30929)
(30335)
师范(30030)
农业(28359)
基金
项目(178690)
科学(143511)
基金(135035)
研究(131651)
(117835)
国家(117000)
科学基金(101675)
社会(88186)
社会科(84065)
社会科学(84048)
基金项目(70816)
(65321)
自然(64022)
自然科(62661)
自然科学(62647)
自然科学基金(61570)
教育(60301)
(56250)
资助(54852)
编号(50306)
(41999)
重点(40302)
成果(39081)
国家社会(39048)
(38512)
(38380)
教育部(36890)
创新(36217)
人文(35352)
科研(34568)
期刊
(113838)
经济(113838)
研究(72713)
中国(44994)
管理(36912)
(36871)
学报(35349)
科学(35055)
(31305)
大学(28397)
学学(26866)
技术(24487)
教育(22819)
农业(22544)
(20938)
金融(20938)
经济研究(20495)
财经(19965)
(18152)
(17326)
国际(16997)
业经(16472)
问题(15695)
世界(14308)
技术经济(13721)
(13609)
科技(12165)
统计(12068)
(11053)
理论(10978)
共检索到359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熙维  陈小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出口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出口贸易结构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否得以提升却是一个仍存争议的问题。本文首先计算中国1996-2010年出口品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深刻剖析,并对其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进行针对性的跨国比较,从更深层面上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而指出中国在当今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变迁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猛  
垂直化分工的发展使得一国出口品中包含的全部技术含量并不等于其实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离了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含量得到产品国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出口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低于全部技术含量;尽管中国出口最终品所含的全部技术含量与国内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但国内技术含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全部技术含量;中国出口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增长速度慢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尽管中国正在出口更多的高技术产品,但中国出口的高技术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并没有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丽丽  龚静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将价格与Lall et al.(2006)的产品技术含量相结合的测度方法,即通过对目标市场上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一产品价格进行分位数排序,我们将HS 6分位产品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层次。通过测算,不难发现传统的产品技术含量测算方法由于没有区分产品价格层次,高估了同一类产品中处于低端层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低估了同一产品中高端层产品的技术含量。通过对Rodric结果的再测算,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高端和中端层产品。另外,中国出口产品复杂度的测算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相对世界或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复杂度仍然较低;从动态看,中国出口产品复杂度提升主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邓娟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各行业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总贸易垂直专业化水平,并利用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衡量中国产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实证研究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通过分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后发现,以一般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产业价值链升级,而以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产业价值链升级产生了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文  樊文静  
本文借鉴最新文献对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测度方法,用中国1952—2010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比重变化的长期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测度,结果认为:宏观国家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的变化确实有悖于世界经济整体服务化的趋势;但在地区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基本符合"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不断上升"的普遍规律,所谓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在地区层面上并不存在;对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第一波发展阶段,只有少数地区进入了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第二波。文章最后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成因进行了一般分析和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淑琴  
文章按照世界银行2006年人均GNI分组标准选取了32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在SITC Rev2的3位码分类水平下,采用杜修立、王维国对Hausmann等人修正后的方法,测算了1996-2009年各国出口品技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出口品技术含量与英国、德国等高收入国家差距较大,与墨西哥、阿根廷等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明显,不敌于金砖国家中的南非,低于东盟的新加坡,在可观测样本中仅居于下中等水平。鉴于此,文章认为中国是外贸大国但绝非外贸强国。未来中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在高技术领域我们会受到高收入国家的阻击;在中低技术领域,金砖国家和东盟是我们的竞争对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在同一产品内部,出口产品价格高的国家处于国际分工高端;反之,处于低端。基于此,本文从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与世界价格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结论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处于低端位置;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中国分工地位逐渐恶化;加入WTO促进出口增加的同时降低了中国分工地位,中国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悲惨增长";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国际分工地位偏低,两者不匹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汉君  
文章基于技术含量视角,将技术创新看成是融投入与产出于一体的系统,以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来衡量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选取1991~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重点考察了技术创新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R&D经费支出促进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抑制了低技术产品的出口;而专利授权量促进了低技术产品的出口,抑制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不论以R&D经费支出和专利授权量来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利于中技术产品的出口。人力资本和人均GDP都有利于中、高技术产品出口,FDI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的影响则具有"两端为正,中间为负"的特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红福  
在当今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一国生产的出口产品大量使用国外中间投入品,出口产品中内含技术不一定都来自本国,科学衡量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和结构需要基于生产工序的数据。本文构建了基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新测度方法,并利用1995—2011年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中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及结构,研究发现:(1)自1995年以来,中国出口确实出现了一定的自身技术水平升级和优化。中国整体和各行业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都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弱收敛趋势;(2)从各行业技术含量相对排名位次来看,中国出口的技术含量几乎锁定在世界最低端,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根本无法对美日等发达国家构成技术威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红福  
在当今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一国生产的出口产品大量使用国外中间投入品,出口产品中内含技术不一定都来自本国,科学衡量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和结构需要基于生产工序的数据。本文构建了基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新测度方法,并利用1995—2011年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中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及结构,研究发现:(1)自1995年以来,中国出口确实出现了一定的自身技术水平升级和优化。中国整体和各行业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都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弱收敛趋势;(2)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齐俊妍  王岚  
提升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含量是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内涵。本文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从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两个维度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演变路径进行分解,刻画了"生产率门槛"效应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机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本文提出"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和"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概念,利用反映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并测算了2002和2007年不同贸易方式、不同企业性质的出口产品复合完全技术含量、国内完全技术含量以及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指数(国内技术成分)。通过分析贸易转型和技术升级对不同类型行业国内完全技术含量演变的影响,识别出中国出口产品国内技术成分提升的制约因素,并据此从贸易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广敏  
后危机时代,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中美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不考虑进口的中间产品值,高估了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试图建立一套有效测度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美两国若干年份出口产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结果显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和美国出口品技术含量明显提高,但中国产业结构仍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而美国处于价值链分工的高端,且上升趋势明显。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产业升级,最后提出中国产业升级的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李东  
提升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所在。文章采用Hausmann等(2007)所修正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来测度中国制造业1995~2012年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变化轨迹,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已处于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机械与电子设备制造业尤其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而传统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昭玲  宋佳  
本文从产品与产品内两个层面,通过研究出口价格的变化分析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总体看来,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还偏低,但"入世"以后有所改善,低技术产品的分工地位要高于中高技术产品。本文还对影响中国出口价格和分工地位的因素做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规模经济、研发投入、良好的融资条件和制度因素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都能够促进分工地位提升,而在中、高技术行业,人力资源禀赋对出口价格和分工地位也有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俊妍  
本文引入了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的概念,以便更客观地考察中国的贸易结构及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研究发现,尽管中国传统分类方法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最能反映一国技术深度的中等技术产品,以及需要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研发投入的高技术产品并不具备显著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中国出口商品还是主要集中在较低技术含量LT1类产品与以及部分能把生产环节分割到中国的HT1类高技术产品上。文中最后强调了中国进一步提升贸易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指明了贸易结构提升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