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6)
- 2023(13777)
- 2022(11539)
- 2021(10560)
- 2020(8475)
- 2019(19241)
- 2018(18901)
- 2017(34841)
- 2016(18425)
- 2015(20657)
- 2014(20345)
- 2013(20231)
- 2012(19701)
- 2011(18372)
- 2010(18743)
- 2009(17664)
- 2008(17401)
- 2007(15863)
- 2006(14582)
- 2005(13745)
- 学科
- 济(101858)
- 经济(101765)
- 管理(54046)
- 业(52472)
- 企(42734)
- 企业(42734)
- 方法(32175)
- 中国(31883)
- 数学(26529)
- 地方(26435)
- 数学方法(26349)
- 农(23305)
- 业经(22472)
- 学(20176)
- 技术(19784)
- 贸(17949)
- 贸易(17929)
- 财(17520)
- 制(17337)
- 易(17325)
- 融(16822)
- 金融(16821)
- 银(16688)
- 银行(16672)
- 行(16337)
- 地方经济(16316)
- 农业(15976)
- 理论(15259)
- 发(14717)
- 环境(14231)
- 机构
- 大学(282204)
- 学院(279632)
- 济(132394)
- 经济(130082)
- 研究(106260)
- 管理(102271)
- 理学(85723)
- 理学院(84689)
- 管理学(83692)
- 管理学院(83123)
- 中国(81951)
- 京(61110)
- 财(59754)
- 科学(58641)
- 所(53374)
- 研究所(47706)
- 财经(46388)
- 中心(45527)
- 江(43222)
- 经济学(42869)
- 经(42099)
- 范(40154)
- 北京(40146)
- 师范(39871)
- 农(38588)
- 经济学院(38180)
- 院(37406)
- 州(34721)
- 财经大学(34168)
- 业大(32563)
- 基金
- 项目(170849)
- 科学(137115)
- 研究(132084)
- 基金(124675)
- 家(107034)
- 国家(106100)
- 科学基金(91034)
- 社会(88698)
- 社会科(84243)
- 社会科学(84226)
- 省(65401)
- 基金项目(64122)
- 教育(60134)
- 划(54787)
- 自然(52660)
- 自然科(51476)
- 自然科学(51464)
- 编号(51118)
- 自然科学基金(50619)
- 资助(49955)
- 成果(43746)
- 发(43089)
- 创(40630)
- 部(39292)
- 重点(39263)
- 国家社会(38054)
- 课题(37797)
- 创新(37143)
- 发展(36161)
- 展(35576)
- 期刊
- 济(161883)
- 经济(161883)
- 研究(100240)
- 中国(65363)
- 财(44519)
- 管理(44040)
- 科学(38214)
- 学报(37727)
- 教育(37325)
- 农(37104)
- 融(30794)
- 金融(30794)
- 大学(29707)
- 学学(27202)
- 经济研究(27198)
- 财经(25797)
- 技术(25476)
- 农业(25461)
- 业经(23718)
- 经(22650)
- 问题(20924)
- 贸(18606)
- 世界(17279)
- 国际(16888)
- 技术经济(16851)
- 业(14592)
- 坛(13923)
- 论坛(13923)
- 图书(13884)
- 科技(13732)
共检索到459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已有的发展经济学面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是摆脱贫困的经济学。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新起点,一是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二是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这个新起点上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是推动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根据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主要涉及: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所推动的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整;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推动转向创新驱动所带动的经济增长路径的调整;由依赖外需转向扩大内需所带动的经济发展引擎的转换;由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向现代化所带动的经济发展着力点的转型。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理论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杨玉珍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范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柳杨青
本文简略论述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形成是对现存的东西方经济学的一种突破与创新,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性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景北
现代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虽然已经有了40多年的历史,但对它的定义或者界定仍然众说纷云。具体地说,发展经济学面临的定义问题是: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发展经济学怎样才能与其它经济学科区别开来?显然,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展经济学就不能成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40多年前,当发展经济学诞生的时候,凯恩斯革命的影响正处于巅峰:萨谬尔逊的“经济学”教科书征服了西方各大学的经济系;美国和英国通过了就业法案;经济周期经过凯恩斯主义的救治也似乎消失了。凯恩斯革命对战后第一代发展经济学家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雪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斐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与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于2003年8月23~25日在安徽省合肥召开了“十六大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50多篇论文,并就十六大后的中国区域经济走势、区域政策、城市化与非农化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葛颖培
近年来,由于理论创新不足,中国理论经济学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发展方向不明。笔者认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及时将理论研究重心从引进和吸收为主转向创新为主,奏响理论创新的主旋律,才是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出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节礼
经济学发展需要创新性的评论罗节礼中青年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针对张五常教授用西方产权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改革的一系列言论,发表系列论文,进行全面地学术评论,整个评论有利有理有节而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评论。首先,从有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国山
休谟的经济思想建立在他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他总是试图从人的特性和需求出发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休谟的这种研究思路对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有以下几点借鉴意义:第一,构建人的发展经济学必须以研究人本身为出发点;第二,必须清楚地阐述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三,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任何一种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
人性 需求 财富 经验主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仁伍
党的十六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央银行的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人行海口中心支行系统学习、宣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做好新时期基层央行工作,必须坚持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认真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全面支持海南特区建设小康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崇正
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介绍中国关于对"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状况:一是中国古代有关人的发展经济思想的渊源;二是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对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文章指出,需要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者来研究人的发展经济学、早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经济学,从而为在这一领域紧跟国际学术的前沿和进入国际上"人的发展经济学"学术研究的前列、为人的发展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人的发展经济学 思想渊源 研究现状 展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林 周艳丽
演化发展经济学创新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从欠发达经济角度,探讨落后国家如何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机制。在范畴上,演化发展经济学的创新概念涵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在技术创新层面,演化发展经济学认为产品创新比过程创新更能推动经济发展,并指出在技术—经济范式转变初期存在技术赶超的两大机会窗口。同时,在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过程中,制度也会经历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毁灭”过程,这为欠发达国家通过制度创新进行赶超提供了机会。演化发展经济学创新思想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赶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但其关于过程创新的论点也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谷书堂 顾颉
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谷书堂顾颉自改革开放以来,处于过渡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发出中国经济研究的空前繁荣局面。但稍加审视就发现在表层的繁荣之下,中国的经济学却都正在为基础理论经济学在事实上的缺位而困扰,形成了“繁荣中的窘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