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6)
- 2023(12820)
- 2022(11217)
- 2021(10918)
- 2020(9143)
- 2019(21753)
- 2018(21542)
- 2017(41455)
- 2016(22456)
- 2015(25652)
- 2014(25557)
- 2013(25224)
- 2012(22865)
- 2011(20665)
- 2010(20626)
- 2009(18855)
- 2008(18184)
- 2007(15451)
- 2006(13341)
- 2005(11652)
- 学科
- 济(91987)
- 经济(91892)
- 管理(61167)
- 业(57701)
- 企(47822)
- 企业(47822)
- 方法(46227)
- 数学(41098)
- 数学方法(40431)
- 中国(25543)
- 农(22961)
- 财(19689)
- 学(19467)
- 业经(18755)
- 贸(18279)
- 贸易(18268)
- 易(17850)
- 地方(16118)
- 理论(15416)
- 农业(15084)
- 制(14824)
- 和(14458)
- 环境(13867)
- 技术(13628)
- 银(12731)
- 银行(12693)
- 划(12411)
- 务(12191)
- 行(12140)
- 财务(12116)
- 机构
- 大学(317915)
- 学院(315618)
- 济(128719)
- 管理(126749)
- 经济(126185)
- 理学(110848)
- 理学院(109645)
- 管理学(107496)
- 研究(107344)
- 管理学院(106952)
- 中国(79694)
- 京(68338)
- 科学(67070)
- 财(54691)
- 所(53801)
- 研究所(49637)
- 农(49425)
- 业大(47309)
- 中心(47294)
- 财经(45075)
- 北京(43748)
- 江(42724)
- 范(41362)
- 经(41255)
- 师范(40977)
- 经济学(38977)
- 院(38976)
- 农业(38882)
- 经济学院(35164)
- 州(35108)
- 基金
- 项目(221199)
- 科学(174100)
- 基金(161577)
- 研究(160624)
- 家(141484)
- 国家(140378)
- 科学基金(120361)
- 社会(100522)
- 社会科(95317)
- 社会科学(95288)
- 基金项目(85101)
- 省(84327)
- 自然(79321)
- 自然科(77566)
- 自然科学(77549)
- 自然科学基金(76127)
- 教育(74421)
- 划(71996)
- 资助(68496)
- 编号(64737)
- 成果(52220)
- 重点(49481)
- 部(49441)
- 发(46655)
- 创(45861)
- 课题(44766)
- 创新(42753)
- 教育部(42466)
- 科研(42445)
- 大学(41697)
- 期刊
- 济(132836)
- 经济(132836)
- 研究(91614)
- 中国(57134)
- 学报(50181)
- 科学(47125)
- 管理(46030)
- 农(44262)
- 财(38932)
- 大学(37896)
- 教育(36234)
- 学学(35622)
- 农业(31721)
- 技术(28300)
- 融(23165)
- 金融(23165)
- 经济研究(22528)
- 财经(21400)
- 业经(20612)
- 经(18286)
- 业(17351)
- 问题(17243)
- 图书(16445)
- 技术经济(15698)
- 科技(15341)
- 统计(14951)
- 理论(14788)
- 贸(14331)
- 资源(13919)
- 版(13797)
共检索到448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亓昕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再生产及其运动规律的。人口学历来把婚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因为婚姻和生育有密切关系。在我国的人口学研究中,虽然对婚姻已有过不少著述,但总的来说,大部分还是描述性的,理论上定量研究婚姻模式尚少。本文从介绍寇尔的初婚模式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才多多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仅到1982年上半年)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7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及1988年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友华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又提供了截止1987年的最新资料。本文从分析中国196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正伟
随着中国性别比越来越大,人们对初婚者的年龄择偶意向越来越关注。但是,在研究性别比例问题时,大多是从人口总量本身和简单的百分比来进行的。因而,缺乏统计意义上的规律和定量分析的说服力,难以达到对这类社会现象做出精确分析的目的。文章采用初婚年龄择偶意向分析法对中青年择偶和性别比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婚姻市场。
关键词:
择偶意向 正态分布 性别比 婚姻挤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封婷
文章使用中国分城乡1946~1980年女性出生队列初婚数据,分析中国女性队列初婚年龄模式、初婚年龄推迟的趋势,以及晚婚转化为不婚的可能性。同时,对比了广义对数伽马模型、Hernes扩散模型和改进的广义对数逻辑斯蒂模型对中国女性初婚年龄模式的拟合效果。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初婚年龄分布集中、对称性强;1970年之后出生队列初婚率达到峰值的年龄逐步推后、初婚年龄分布变得分散、对称性和不同群体间异质性增强,初婚推迟。城市女性初婚晚,分布分散,农村女性异质性较强。初婚延迟和队列初婚年龄模式使1970年之后出生的女性终身未婚比例上升,预计1980年出生队列达1.48%~6.39%,其后出生的队列趋势变动加快,中国女性普婚的传统或将被打破。
关键词:
初婚年龄 模式 参数模型 终身未婚比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巫锡炜
由于常规生存模型假定删截和事件发生相互独立,导致研究者常常忽略删截案例中可能还包含经历事件的风险为零的"长期存活者"。忽略这一总体异质性会导致有偏的参数估计。文章介绍并应用分割总体生存模型来探究初婚初育史对中国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间隔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个体特征和所处文化背景特性的情况下,对于有可能生育二孩的妇女,初婚年龄的推迟、初育为女孩的情况都将导致二孩生育间隔的缩短;所属初育队列越晚、初育孩子健康、初育后哺乳时间越长、间隔期内人工流产次数越多则都会显著延长二孩生育间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良操
一、初婚规模的变动 (一)绝对规模的变动 中国自1944年以来男女性初婚推算人数的情况是:1944~1950年年平均人数分别为314万和358.37万人;1951~1960年为380.02万和378.09万人;1961~1970年为515.2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国平 李汉东
一定时期的人口初婚年龄分布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婚姻选择行为的影响。文章首先提出了随机扰动因素影响下的初婚年龄分布模型,并建立了年龄别初婚率统计方法,然后对中国自1985年以来的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城乡差异和教育程度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初婚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2)初婚年龄分布的延迟效应存在从城市、镇、乡村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3)接受大学教育的男女人口与其他教育程度人口相比,其初婚模式相似,但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张凤飞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分析中国人口的新态势和新特征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依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以往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中国1990~2020年的初婚推迟水平和趋势。研究表明,各类群体的初婚年龄均在推迟,且近年来推迟加速,但终身不婚率依然很低,中国婚姻正在步入晚婚普婚模式。中国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初婚推迟路径,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先行的超前推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婚姻的可取性、可行性、可获得性对于婚姻的阻力会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初婚还存在继续推迟的空间,但短期内普婚的特征不会改变。初婚决定因素对不同人群的作用不同,认识到初婚推迟背后的异质性非常重要,中国农村男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婚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旋
在对初婚的研究中,以往多用初婚总数、初婚比例、初婚率和总和初婚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这些指标分别描述了初婚的规模、构成、强度等特征,是分析初婚状况的重要指标,但以这些指标反映较长时期的初婚状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需引入等初婚率年龄指标,并据此构造出初婚率等水平图,以便更深入地分析人口的历史初婚状况。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冲 万新月
住房作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离婚率作为婚姻稳定性的综合反映,是否会对住房价格产生影响,值得关注.基于2003年~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离婚率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1)离婚率对住房价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离婚率每上升一个千分点,住房价格上涨6.26%,说明离婚率攀升不仅代表婚姻市场不稳定,而且容易造成住房价格快速上升.2)依据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分时段模型估计,结果表明2003年~2009年、2010年~2017年中国离婚率对住房价格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呈现下降(从0.130 7到0.041 8).因此以政府为主体,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仍然是未来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3)中国离婚率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始终不具备空间溢出效应,即本省(邻省)离婚率对邻省(本省)住房价格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与住房价格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和房地产政策的户籍限制有关.
关键词:
住房价格 离婚率 空间计量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武
评价众创空间发展效率,是探究推动众创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为此,基于《中国火炬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构建CCR模型,对中国31个省、区、市众创空间的资源配置使用效率、规模效率、管理效率等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众创空间发展规模基本饱和,发展效率逐步下降;资源投入增长迅速,其有效性降低;收入不断上升,但创业团队及企业获得投资的难度亦呈上升趋势;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足成为抑制众创空间发展效率的最核心要素。研究结论对众创空间"繁荣"与"过剩"的争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夯实了推动众创空间转型升级的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一文 李巍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婺源县的婚内节育》一文用构建生育模型与《列女志》中的有关存活儿子、结婚年岁和结婚年龄的数据相拟合的方法,得到十分可能存在的婚内节育现象的结论。文章肯定在该文这种概率计算模型方法的同时,指出其计算模型、样本资料处理和计算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这些问题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并提出建立更好模型的三条原则。
关键词:
婺源县 婚内节育 概率计算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生育率是人口学中最重要的统计指标之一。许多年来,众多的人口学家一直在尝试建立一个能准确地描述生育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在各种模型中,寇尔(Coale)和特拉赛尔(Trussell)的生育模型被认为是最准确并在人口学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寇尔——特拉赛尔模型(以下简称C—T模型)的建立,解决了生育率定量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被公认为生育率研究领域内的重大成果。它是由寇尔在1971年首先创立,其后又由寇尔和特拉赛尔共同加以发展并实际运用在人口学定量分析中。C-T模型由两个子模型构成,一个是婚姻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贝贝 曾勇 吴代坤 胡钧恩 李春霖 陈伟 李双龙
以北美红杉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833株/hm2(株行距3 m×4 m)、1 111株/hm2(株行距3 m×3 m)、1667株/hm2(株行距2 m×3 m)3个初植密度以及550~1 800 m海拔范围内造林生长参数的变化规律,试图揭示初植密度与海拔高度两项造林关键因素对北美红杉生长特征的影响规律,期望为高级用材北美红杉引种造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一种较好的生根培养基为MS+1.5 mg/LNAA+0.1 mg/L6-BA;(2)初植密度对试验株树高生长影响不大,1 111株/hm2和1 667株/hm2水平之间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地径生长量随着初植密度的加大先升后降,当初植密度为1 406株/hm2(相当于2.6 m×2.6 m的株行距)时,地径发育情况最优,生长量在4.65 mm左右;(3)北美红杉各生长量参数随海拔增大先升后降,当海拔高度为1 096 m(考虑高海拔造林1 000~1 800 m范围)时,树高生长情况最优;当海拔高度为680 m左右时,地径发育情况最优。当海拔高度超过最佳值时,海拔的增加则会对北美红杉的发育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导致其生长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
关键词:
初植密度 海拔高度 生长量 回归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