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1)
2023(12018)
2022(10140)
2021(9251)
2020(7879)
2019(18519)
2018(17905)
2017(34891)
2016(18534)
2015(21491)
2014(21299)
2013(21756)
2012(20770)
2011(19024)
2010(19120)
2009(18067)
2008(17813)
2007(15889)
2006(14068)
2005(13056)
作者
(54691)
(45951)
(45810)
(43976)
(29573)
(22084)
(20963)
(17853)
(17379)
(16256)
(15975)
(15312)
(14757)
(14633)
(14571)
(14363)
(13497)
(13358)
(13266)
(13240)
(11500)
(11231)
(11105)
(10559)
(10523)
(10422)
(10019)
(9830)
(9222)
(9078)
学科
(106500)
经济(106414)
管理(50846)
(48852)
方法(44957)
数学(40848)
数学方法(40627)
(37643)
企业(37643)
中国(26408)
(23252)
(22861)
(22505)
贸易(22497)
(21937)
地方(21716)
(18051)
业经(18006)
(16493)
农业(15705)
(14361)
金融(14359)
地方经济(14161)
(13828)
(13827)
银行(13804)
环境(13511)
(13250)
(13107)
(12574)
机构
大学(286726)
学院(282371)
(139748)
经济(137461)
管理(106653)
研究(102786)
理学(91561)
理学院(90550)
管理学(89407)
管理学院(88868)
中国(79558)
(61666)
(59733)
科学(57128)
(51859)
财经(49471)
研究所(46733)
经济学(46580)
中心(45841)
(45094)
(44223)
经济学院(42105)
(41154)
北京(38278)
业大(37337)
财经大学(36752)
(36105)
(34975)
师范(34685)
农业(34683)
基金
项目(180341)
科学(143402)
基金(135350)
研究(132074)
(117224)
国家(116351)
科学基金(99477)
社会(89156)
社会科(84880)
社会科学(84858)
基金项目(70266)
(66064)
自然(60966)
教育(59682)
自然科(59599)
自然科学(59580)
自然科学基金(58610)
资助(56841)
(56298)
编号(50576)
(42739)
成果(41735)
重点(40643)
(40002)
国家社会(38993)
教育部(37324)
(36658)
中国(35794)
人文(35674)
课题(34901)
期刊
(154264)
经济(154264)
研究(90951)
中国(52413)
(47546)
学报(40965)
(39472)
科学(38650)
管理(38549)
大学(31356)
学学(29595)
(28531)
金融(28531)
经济研究(27364)
农业(26521)
财经(26309)
技术(23138)
(22749)
教育(21586)
(21384)
问题(21102)
业经(20892)
国际(18594)
世界(17306)
技术经济(16709)
统计(15983)
(15146)
(13628)
商业(13115)
理论(12919)
共检索到432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P.B.布莱明  J.H.帕克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措施对出口的增长起了巨大的作用。与其他的各种经济改革措施相结合,对外开放政策似乎在加快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面也成绩斐然。本文使用一种已广为接受的出口扩张总生产函数(anexport-angmented aggregate productionfunction)模型,即将出口作为除劳动、资本外的另一生产要素,试图确定中国的不同省份分别从它们的出口中获益多少。研究的结果表明,在1985~1990年期间,出口的增长对中国各省的收入增长有显著的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颖琦  焦晓松  廖望科  
将177个国家以收入水平高低为标准,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方法分为五组,运用引力模型和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结合2014年各国双边出口的截面数据,估计了贸易便利化与出口额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判断后发优势的存在的可能性。结果发现:(1)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于所有国家出口均有积极影响;(2)影响大小因国家国民收入的高低而有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低收入组国家、中低收入组国家、中高收入组国家、高收入OECD组国家,从而验证后发优势理论对贸易便利化的适用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颖琦  焦晓松  廖望科  
将177个国家以收入水平高低为标准,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方法分为五组,运用引力模型和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结合2014年各国双边出口的截面数据,估计了贸易便利化与出口额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判断后发优势的存在的可能性。结果发现:(1)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于所有国家出口均有积极影响;(2)影响大小因国家国民收入的高低而有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低收入组国家、中低收入组国家、中高收入组国家、高收入OECD组国家,从而验证后发优势理论对贸易便利化的适用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同龙  
影响广泛的市场化理论宣称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经济增长,文章利用中国1997-2007年的跨省数据,以"苛刻"的眼光对其进行重新评估。结果发现,目前支持该理论的证据仅是两者之间的一种正相关关系,存在因果关系的假说并不成立。而这种正相关关系的出现是由于遗漏了变量,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消除因遗漏变量产生的偏误后,这种正相关关系也消失了。通过不同计量技术和不同样本的重复估计,这一结果是非常稳健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会荣  
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运用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04年的经验数据,对我国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银行的贷款总额对各省份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向非国有部门的贷款对经济增长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涵  张鸿武  
为使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论具有解释力,关键是要保证计量模型有理论依据,并将出口置于经济增长系统之中来分析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采用出口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不同时期对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5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形成、劳动力及出口总额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1952~1978年间,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立夫  张捷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999—2009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为了深入研究外贸因素对中国GDP的影响,本文选择1978—2008年的外贸年度数据与GDP年度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协整检验揭示出GDP和出口额、GDP和进口额、GDP和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存在着出口额、进口额对GDP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望  李平  
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国际经济系博士生李坤望,李平70年代以来,关于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些讨论的政策含义便是出口导向能否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结论大都倾向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伟力  
根据协整理论,利用1978~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出口、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均是出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反过来,出口增长也是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因果关系的影响力度来看,市场驱动与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假说相对于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假说,对中国经济实际增长情形的描述更为恰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程翔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不是出口导向型的争论,本文根据1977—1998 年中国的出口与GDP等统计数据,利用格氏因果性检验及协整性检验等计量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性”这一假说。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与产出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双向联系,尽管无法发现两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足以证明中国经济增长确实是出口导向型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朱春生  
一、引言 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约10%的速度递增,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57733.7亿元,17年间增加了约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加了近3.5倍。同期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也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进出口贸易量大幅提高,利用外资不断增加。199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3498.7亿元,按贸易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计算的外贸依存度高达40.7%。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对中国1952年至2007年的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以验证瓦格纳法则的普遍适用性。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不存在协整关系。进而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各模型中的变量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赵奇锋  
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增长理论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基于中国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2年的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和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出口增速、经济增速、投资增速和政府支出增速之间的动态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实证检验了"出口拉动增长"假说和"增长推动出口"假说。经验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中国满足出口拉动增长假说,但不满足增长推动出口假说;(2)东部地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要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3)Granger检验显示中国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双向因果关系;(4)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5)东部地区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赵奇锋  
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增长理论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基于中国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2年的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和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了出口增速、经济增速、投资增速和政府支出增速之间的动态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实证检验了"出口拉动增长"假说和"增长推动出口"假说。经验研究发现:(1)总体上看,中国满足出口拉动增长假说,但不满足增长推动出口假说;(2)东部地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要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3)Granger检验显示中国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