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2.198.13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2)
2023(13119)
2022(10808)
2021(9632)
2020(7959)
2019(17914)
2018(17115)
2017(32557)
2016(16538)
2015(19069)
2014(18645)
2013(18748)
2012(17328)
2011(16107)
2010(16265)
2009(15503)
2008(14330)
2007(12656)
2006(11562)
2005(10773)
作者
(49210)
(40704)
(40697)
(38869)
(26016)
(19328)
(18485)
(15761)
(15564)
(14394)
(14210)
(13614)
(12978)
(12934)
(12762)
(12683)
(12156)
(11845)
(11549)
(11351)
(10303)
(9880)
(9720)
(9312)
(9301)
(9162)
(8711)
(8566)
(8248)
(8116)
学科
(96633)
经济(96568)
管理(51654)
(51644)
(42456)
企业(42456)
方法(35715)
数学(31992)
数学方法(31777)
中国(29554)
(27082)
金融(27082)
(24365)
银行(24340)
(23678)
地方(22160)
(20135)
业经(19091)
(18512)
(17223)
贸易(17209)
(17047)
(16799)
(15728)
技术(15370)
农业(13957)
地方经济(13623)
环境(13597)
(12436)
产业(11775)
机构
大学(252938)
学院(252351)
(126519)
经济(124506)
管理(95838)
研究(92891)
理学(82320)
理学院(81458)
管理学(80413)
管理学院(79946)
中国(76858)
(53179)
(52949)
科学(50947)
(45988)
财经(42868)
中心(42525)
经济学(41847)
研究所(41789)
(39101)
经济学院(37625)
(37497)
(35283)
北京(34243)
业大(32968)
(32473)
财经大学(31954)
(30737)
师范(30475)
农业(29161)
基金
项目(164458)
科学(131606)
基金(123516)
研究(121027)
(107332)
国家(106536)
科学基金(91772)
社会(83069)
社会科(79326)
社会科学(79302)
基金项目(63732)
(61254)
自然(55696)
自然科(54478)
自然科学(54467)
教育(53962)
自然科学基金(53580)
(51440)
资助(50876)
编号(45387)
(37856)
(37521)
重点(37347)
国家社会(36782)
成果(36093)
(35308)
创新(33259)
教育部(33216)
中国(32483)
人文(32230)
期刊
(138804)
经济(138804)
研究(81347)
中国(49921)
(39182)
管理(37312)
(36554)
金融(36554)
科学(34727)
学报(34431)
(33530)
大学(27125)
学学(25794)
经济研究(24967)
技术(24163)
农业(22758)
财经(22649)
教育(20402)
(19791)
业经(18647)
问题(17792)
(16676)
技术经济(15736)
国际(15723)
世界(15597)
统计(13780)
(13195)
(12479)
商业(11358)
现代(11071)
共检索到39110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葛海燕  张少军  丁晓强  
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利得份额,为此,本文构建了融合全球价值链经济地位与技术地位的综合性测度指标,并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分析了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已经取得了较大提升,但国际排名仍比较靠后,不仅显著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和俄罗斯两个金砖国家,反映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的困境仍较为严峻;尽管中国初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均显著提升,并表现出明显的"追赶"趋势,但各行业的国际排名均较为落后,其中,服务业的落后程度最大,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落后程度最大;技术地位效应是推动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主导因素,经济地位效应是次要因素,增加值结构效应则产生了抑制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黎峰  
从增加值的角度出发,国际分工地位是决定一个部门生产和出口对国内增长贡献的重要因素,且反映了该部门生产和贸易的动力来源。通过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发现部门的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与其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其中国内生产配套水平对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更为重要,而部门的出口市场份额与其国际分工地位呈现负相关关系。为此,应进一步转变以规模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模式,努力提升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及国内生产配套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冉  
文章基于81个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能否提高一国的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以考察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人力资本效应”“研发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提升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等收入国家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效应显著且大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助力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继彤  张静雨  
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和释放世界经济活力的源动力,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在流动的共同体生态系统里,价值链地位攀升成为每一个参与国的共同追求,自知才能自治。文章首先从价值链的形成过程和增加值的贸易核算新方法出发,梳理全球价值链的分解和位置测度框架,研究认为提升价值链地位的第一步是充分了解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嵌入程度;其次归纳出价值链攀升的可能路径;最后给出未来的讨论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文武   吕建阳   张海洋  
本文基于数字技术行业投入制造业环节至最终品的距离度量数字技术嵌入环节偏向,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技术嵌入环节偏向对制造业GVC分工地位有明显的“倒U型”影响,引导制造业偏向中游环节嵌入数字技术更有利于促进其GVC分工地位攀升。第二,偏向中游环节嵌入数字技术可通过放大创新边界与能力拓展、成本节约及网络链接强化等效应,更为有效地推动GVC分工地位提升。第三,相对处于GVC高地位的国家,数字技术嵌入环节偏向对处于GVC低地位国家的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倒U型”影响更明显,偏向中游环节嵌入数字技术是处于GVC低地位国家加速分工地位赶超的关键之举。分行业看,上述“倒U型”影响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行业更突出。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偏向中游环节嵌入数字技术还有助于更大化缓解一国高技术中间品进口依赖,并更为有效地提升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和经济增长质量。以上结论对我国优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战略、助力制造业GVC分工地位赶超和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萍  
数字贸易领域制度型开放是当前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数字贸易开放对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攀升GVC中高端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ADB-MRIO(2021)与OECD的DSTRI数据库构建了2014—2020年的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贸易开放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贸易成本削减、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及研发创新激励效应是其重要作用机制;拓展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开放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因出口市场、产业类别、行业显性比较优势及行业数字化水平的差异而呈现明显不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铁球  
本文突破现有研究多是从产业或产品层面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传统思路,采用兼顾出口与进口的净贸易指数,比较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在价值链中不同生产环节的竞争力。结果显示,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高估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存在出口与实际竞争力相背离的"统计假象"。在价值链环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零部件等高端环节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勇  
随着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贸易结构分析、国际竞争力分析和垂直专业化分析,得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为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最后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铁球  
本文突破现有研究多是从产业或产品层面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传统思路,采用兼顾出口与进口的净贸易指数,比较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在价值链中不同生产环节的竞争力。结果显示,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高估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存在出口与实际竞争力相背离的"统计假象"。在价值链环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零部件等高端环节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下的增加值贸易视角,运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计算出中国服务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GVC地位指数,以准确评估出中国服务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特别是住宿餐饮业、租赁与商务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下游环节。中国服务业的国内价值增值、国外价值增值的明显偏高导致中国服务业国际分工地位难以提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岚  
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发展轨迹。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不同,导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实现了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对于中高技术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锁定"效应十分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璇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能够助力我国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同时还能促进我国企业实现高产能、高质量转型,从而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然而,数字技术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范围还有待扩大,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较低,价值链分工地位尚待提升。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企业提升数字化程度,进而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本文构建价值链分工地位模型,并收集相关数据,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总体上,数字经济、出口总额、研发力度显著正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禀赋程度显著负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在劳动密集产业中,仅有数字经济对价值链分工地位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在资本密集产业中,数字经济、出口总额显著正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禀赋程度显著负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在技术密集产业中,数字经济、研发力度显著正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资源禀赋程度显著负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灿  林桂军  
本文作者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22个发展中国家的GVC分工地位指数,发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化趋势,且GVC分工地位排名前列的发展中国家多为某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利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发现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自然资源丰裕度与制造业整体GVC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制度通过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分工地位提升;行业层面回归显示研发投入和FDI对发展中国家电子及光电行业分工地位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灿  林桂军  
本文作者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22个发展中国家的GVC分工地位指数,发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化趋势,且GVC分工地位排名前列的发展中国家多为某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利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发现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自然资源丰裕度与制造业整体GVC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制度通过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分工地位提升;行业层面回归显示研发投入和FDI对发展中国家电子及光电行业分工地位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  王高凤  姜青克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测算出19992011年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内嵌的国内、国外服务附加值以衡量制造业国内、国外服务中间投入,并以此为依据采用FGLS估计国内外服务价值嵌入总额与嵌入结构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从总体层面来看,国内服务价值嵌入总额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外服务价值嵌入总额显示负向影响;国内现代服务价值嵌入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但国外现代与传统服务价值嵌入均呈现负向影响。第二,从分样本层面来看,国内现代与传统服务价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