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3)
- 2023(12492)
- 2022(10183)
- 2021(9599)
- 2020(7562)
- 2019(16872)
- 2018(16452)
- 2017(30320)
- 2016(16376)
- 2015(18032)
- 2014(17362)
- 2013(16810)
- 2012(15471)
- 2011(14029)
- 2010(13804)
- 2009(12355)
- 2008(12039)
- 2007(10438)
- 2006(9065)
- 2005(7989)
- 学科
- 济(61155)
- 经济(61087)
- 管理(45374)
- 业(37910)
- 企(30280)
- 企业(30280)
- 方法(24600)
- 中国(22376)
- 数学(21422)
- 数学方法(21226)
- 农(18223)
- 财(16142)
- 环境(14918)
- 贸(13877)
- 贸易(13865)
- 业经(13752)
- 易(13611)
- 制(13490)
- 学(13269)
- 农业(11499)
- 银(11123)
- 银行(11113)
- 地方(10980)
- 行(10742)
- 融(10543)
- 金融(10542)
- 划(10434)
- 和(10316)
- 理论(10067)
- 体(9600)
- 机构
- 学院(216181)
- 大学(215800)
- 济(92453)
- 经济(90692)
- 研究(79475)
- 管理(77737)
- 理学(66411)
- 理学院(65643)
- 管理学(64555)
- 管理学院(64148)
- 中国(61453)
- 京(46234)
- 科学(45788)
- 财(43016)
- 所(38448)
- 中心(36142)
- 研究所(34945)
- 农(34105)
- 财经(34048)
- 经(31356)
- 江(31077)
- 经济学(30191)
- 院(29534)
- 北京(29379)
- 业大(29168)
- 范(28973)
- 师范(28673)
- 经济学院(27139)
- 农业(26488)
- 财经大学(25648)
- 基金
- 项目(147458)
- 科学(116475)
- 研究(111403)
- 基金(107662)
- 家(94902)
- 国家(94163)
- 科学基金(79876)
- 社会(72164)
- 社会科(68407)
- 社会科学(68392)
- 基金项目(55324)
- 省(55209)
- 教育(52212)
- 自然(49026)
- 自然科(47860)
- 自然科学(47848)
- 划(47616)
- 自然科学基金(47026)
- 编号(44126)
- 资助(43257)
- 成果(36504)
- 重点(34437)
- 部(33963)
- 发(32353)
- 课题(31830)
- 国家社会(31421)
- 创(31206)
- 性(29898)
- 教育部(29542)
- 创新(29323)
共检索到330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洪江 王昆仑
交通部门的低碳化改造是降低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本文关注了一项综合考虑了需求侧与供给侧因素的整合性交通治理政策——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利用该政策试点这一准实验,探究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碳排放的因果关系。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低碳交通建设使得碳排放下降1.9%,相当于每年减少大约36.7万吨标准煤。机制分析表明,减排的路径包括交通能源结构的清洁化以及公共交通对私人出行的替代作用;同时,低碳交通方式的供给以及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模式的衔接关系有助于充分发挥交通部门的减排潜力。本文建议,低碳交通政策应考虑供需因素协同,基于全局视角设计与落实政策。
关键词:
低碳交通建设 碳排放 清洁能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晓宁
该文结合低碳框架背景研究中国经济自主安全发展问题。经济安全包括经济安全发展和经济自主发展,经济自主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抓住低碳框架建设中的机遇就可在未来世界经济新规则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强参与国际碳经济制度建设,将中国碳市场拓展至区域经济组织内;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并培育低碳产业链,鼓励产品碳标签;打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安全 自主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姜江华
中国国家治理的绩效和取得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同样,在国家治理框架下推进国家审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共
关键词:
审计体系 国家审计制度 治理框架 整合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季春艺 杨红强
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国家木质林产品碳库的储碳贡献问题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的重点林业议题。文章基于气候变化框架与2013 IPCC指南,分析了碳库碳流动机制,核算1964~2014年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库的碳流动与碳平衡,继而评估综合减排贡献。研究显示:我国木质林产品的总碳储量不断增长,2014年为70556万t,硬木类产品年增长量约占95%。近十年,林产品碳替代能源减排量为加工碳排放的12倍。2014年综合碳储存与碳替代年度贡献达7614万t,年均减排量为中国能源消耗排放CO_2的2.5%。
关键词:
木质林产品 生产法 碳流动 碳平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昌东 周春山
低碳社区概念提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积极响应;社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文章在对低碳社区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低碳社区建设的四种形式:基于地域空间的社区、基于职业空间的社区、基于生活空间的社区和基于虚拟空间的社区。低碳社区体系建构包括技能性、组织性、制度性和文化性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建设途径包括社区成员自身的学习过程、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以及社区的集体行动过程三种。最后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提出建设低碳社区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低碳社区 建设框架 社区形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40年的改革进程中,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不仅有效发挥了以"政"领"财",为实现国家改革战略提供根本保障的基础作用,而且积极履行因"财"施"政",根据改革需求优化财政结构,提升财政效率,对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在总结40年财政改革实践的经验、逻辑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本质、功能和规律进行深化认识和理论归纳,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规律的基本认识,明确新时代我国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设的基本方向,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40年中国财政改革实践和理论建设的思考,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财政建设 财政理论体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朱文超 方兆本 吴遵
在生产函数框架下,本文将多维校准分解方法和完全结构分解方法结合,首先计算了2002~2007年各类能源使用的价格替代效应和实际技术进步,随后对期间中国碳排放增量进行了分解。本文发现,在观察期内能源之间的要素替代表现为电力替代煤炭和石油,石油是主要的被替代类能源。2002~2007年经济规模增长和资本强度提高是中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使用实际技术进步则是帮助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同时,劳动力的实际技术进步和价格替代效应、能源的价格替代效应、以及终端需求结构的变化,都对碳排放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
关键词:
能源使用 碳排放 要素替代 技术进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莉 薛冬辉 刘建 苑德江
本文将我国钢铁供应链的特点与Stefan Seuring供应链成本管理模型相结合,创新性地构建钢铁供应链成本构成三维模型,分析各类成本组成成分。独创性地研究低碳经济框架下,我国钢铁供应链成本发生的重构,从而找出其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认为,应通过低碳政策推行、碳交易市场机制建立,调节钢铁供应链生产成本,促进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加强企业合作,引进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政府干预 钢铁供应链 成本管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先磊 许骞骞 吴伟光
有效利用碳交易机制,促进我国林业增汇,从而以较低的社会经济成本实现我国碳减排控制目标,是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碳排放权供需均衡理论,以区域碳减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纳入林业碳汇抵消履约机制的区域间碳交易模型;测度了2019—2030年我国不同省份林业增汇潜力,探究了要实现2030年碳减排目标,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框架对我国区域碳减排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林业增汇潜力巨大,2019—2030年我国林业碳汇增量累计达49.28亿吨,年均达4.1亿吨。(2)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对促进我国区域碳减排成本降低有显著促进作用。与未将林业碳汇纳入碳交易相比,当其以5%的比例纳入时,在国家自主贡献碳减排控制情景下,我国碳减排成本节约了7.3%,节约效应显著。而当林业碳汇抵消比例逐步提高时,成本节约程度将继续增加,但增速出现下降。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林业增汇、碳减排成本降低以及碳交易机制完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哲 权一章 吴建南
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但数字化转型的结果却不尽相同。基于技术执行框架和合供理论,构建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包括客观技术、制度安排、利益相关者、合供和结果。将整合性分析框架应用于上海市S社区治理的双案例分析,解释数字化转型结果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对框架的适用性进行讨论。该整合性框架对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具有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来科 张云
在总结碳减排成本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碳减排边际成本与化石能源价格之间的内在决定机制,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等工具进行实证检验,证实碳减排边际成本与能源市场价格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它是影响全球能源消耗、碳交易价格形成以及减排政策选择的重要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秀梅 闫肃
基于TOE理论框架,以我国108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组态视角对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驱动路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驱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组态路径有6条,分别是组织与环境共同驱动型、政策驱动资源转型型、政府主导型、技术与组织联动型、技术与环境联动型和环境主导的组织辅助型;政府支持、环境规制在促进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高水平低碳转型组态路径中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存在潜在替代关系。研究从多维交互视角系统归纳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差异化驱动路径,有利于丰富要素替代理论,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实现低碳转型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改景
城区低碳规划碳减排目标的确定是保障城区低碳化发展落到实处的关键要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调研及城区低碳规划实践,针对我国国情并兼顾与国际接轨,提出了城区层面的低碳评估框架,主要涵盖建筑、交通、产业及景观等领域,并利用情景分析法对城区低碳规划碳减排目标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同时以上海某城区低碳规划为案例,在工程实践中对该方面进行了应用。
关键词:
城区低碳规划 碳减排目标 情景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