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2)
2023(10200)
2022(8272)
2021(7833)
2020(6413)
2019(14458)
2018(14345)
2017(27473)
2016(15259)
2015(17406)
2014(17403)
2013(17028)
2012(15912)
2011(14491)
2010(14832)
2009(14093)
2008(14160)
2007(12754)
2006(11995)
2005(11491)
作者
(42321)
(35098)
(34961)
(34050)
(22743)
(16712)
(15923)
(13599)
(13521)
(12901)
(12203)
(11695)
(11616)
(11394)
(11305)
(10945)
(10537)
(10247)
(10243)
(9933)
(9169)
(8559)
(8504)
(8139)
(8023)
(7942)
(7817)
(7795)
(7131)
(7083)
学科
(64410)
经济(64320)
管理(42832)
(40133)
(30315)
企业(30315)
中国(25641)
方法(22263)
(21590)
数学(19654)
数学方法(19339)
(17079)
(16159)
(15297)
贸易(15284)
(14995)
业经(14634)
农业(13723)
(13251)
银行(13245)
(12783)
(12717)
地方(12693)
(11584)
(11285)
金融(11285)
(10555)
(10497)
及其(9569)
环境(9423)
机构
大学(217421)
学院(215704)
(100601)
经济(98626)
研究(82633)
管理(78856)
中国(67884)
理学(65369)
理学院(64652)
管理学(63658)
管理学院(63240)
(49224)
(47655)
科学(44413)
(41785)
中心(37771)
财经(37228)
研究所(36924)
(34947)
(33874)
经济学(32366)
(32219)
北京(31656)
(29911)
师范(29723)
(29269)
经济学院(28977)
(27440)
财经大学(27234)
业大(25328)
基金
项目(129829)
科学(103811)
研究(100840)
基金(95949)
(82265)
国家(81569)
科学基金(69569)
社会(66609)
社会科(63125)
社会科学(63115)
基金项目(47993)
(46759)
教育(46257)
自然(40976)
编号(40670)
资助(40660)
(40499)
自然科(40072)
自然科学(40063)
自然科学基金(39392)
成果(36157)
(30758)
重点(29550)
课题(29383)
(29204)
国家社会(28617)
中国(27529)
(27020)
教育部(26939)
(25871)
期刊
(119962)
经济(119962)
研究(79188)
中国(49785)
(36922)
管理(31924)
(31832)
(29602)
金融(29602)
科学(28446)
学报(27627)
教育(27581)
大学(22254)
农业(21096)
学学(20223)
经济研究(20034)
财经(19384)
技术(18034)
业经(17983)
(16936)
问题(16584)
(16071)
国际(14653)
世界(13681)
图书(11648)
(11275)
技术经济(10583)
(10240)
论坛(10240)
理论(10035)
共检索到361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洪国栋  
根据建国以来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并通过与国际比较,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以便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问题的对策。文章用较长的篇幅论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问题的宏观对策,包括如何利用“低抚养”的时期发展经济问题,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老年人供养体系和照料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  
基于基本国情 ,中国老龄化具有老年人数多、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和老龄化地区差别大的特点。老年人健康长寿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 ,中国老龄政策要把老年人健康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老龄化速度快是低生育的结果 ,应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为老龄化做好物质准备。老龄政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未富先老的条件下 ,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秋红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总体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的现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低于替代水平,导致少子化问题愈发突出,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压力逐渐加大。综上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人口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老年教育和文化活动等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震  马茜  
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已经持续40余年,预计到2050年左右才能恢复正常。长达70年的出生性别比转变对中国人口和社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往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性别失衡问题,对出生性别比升高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关注较少。为此,利用新近估计的中国出生性别比、生育率和死亡率数据,借助人口模拟预测和稳定人口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出生性别比转变的人口老龄化后果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出生性别比上升不仅会减少女婴出生数,还会减少男婴出生数,由此造成人口规模的下降并加剧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引导出生性别比尽快回归正常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继续加强出生性别比治理可以在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徐勤  
一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重新估计 早在80年代初,国内外学者就对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作了种种预测。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发展快、程度高;相当多的人认为,在下一世纪中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仅次于日本。根据近年来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需要重新估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丽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影响,面对逐年下降的出生率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致使农村留守老人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农村也日益凸显。农村老人数量的增加,导致老人抚养比例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农村的经济生产效益,并弱化了传统养老模式的地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进行了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昌彩  
面对日趋紧迫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之策。要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主导作用,加大老年人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力度,发挥中医药在养老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发展为老服务产业,有区别、分步骤地提高退休年龄,尽快研究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的生育调整政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丽敏  刘士良  
一、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卫生部门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各部门带来的诸多影响中,首当其冲的当属对卫生部门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加大。国内外许多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仲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的情境,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直以来,以家庭支持为基础的传统养老模式作为农村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在缓解农村养老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内部利益结构的调整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新农保"模式在我国的不断推行和深入,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军  徐万标  
老龄化社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按国际惯例和通行标准,6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10%,或6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便称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60多个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文)的内容和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主要阐述四个方面的问题:(1)21世纪我国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2)正确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辩证关系;(3)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去把握人口老龄化的问题;(4)当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战超  
本文描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特征,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的原因,并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理恒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40年来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和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剖析了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文章的核心观点为,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人口红利的消失不利于经济增长,也导致了财政面临"收入减小、支出增加"的困境。鉴于此,文章最后从优化调整财政体制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祝发  杨宜勇  
我国老龄化已逐渐显现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由于城市家庭结构的迅速变迁,城市老年人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要继续重视家庭养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同时,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厉以宁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中国老龄化的结构特征和趋势变化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老龄化对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社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老龄人口呈现乡多城少,东多西少,女多男少的结构特征,且城市老龄人口健康水平更高;(2)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伴随着人口质量的普遍提升;(3)在适合的政策设计和引导下,老龄化能够有效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且不会增加就业压力;(4)推动建设社会企业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最后提出应加强与老龄化相关的国民道德文化建设,以维持社会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