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3)
2023(14870)
2022(12141)
2021(11383)
2020(9757)
2019(22153)
2018(21641)
2017(41709)
2016(22055)
2015(24682)
2014(24004)
2013(23975)
2012(21898)
2011(19393)
2010(19197)
2009(17907)
2008(17551)
2007(15303)
2006(13204)
2005(12223)
作者
(59678)
(49903)
(49554)
(47307)
(31629)
(23481)
(22554)
(19290)
(19015)
(17637)
(16999)
(16809)
(15898)
(15553)
(15447)
(15336)
(15008)
(14314)
(14258)
(14212)
(12403)
(12003)
(11972)
(11544)
(11235)
(11110)
(10970)
(10665)
(9798)
(9745)
学科
(104721)
经济(104610)
(91905)
(83447)
企业(83447)
管理(78042)
方法(47150)
数学(38431)
数学方法(38033)
业经(32510)
(31383)
(30256)
中国(26965)
(22666)
财务(22628)
财务管理(22599)
企业财务(21450)
农业(21379)
技术(20502)
(20343)
(18982)
贸易(18970)
(18518)
地方(17603)
(17277)
(17052)
(16890)
理论(15918)
(15812)
产业(14550)
机构
学院(314579)
大学(310168)
(145238)
经济(143015)
管理(131341)
理学(113284)
理学院(112278)
管理学(110918)
管理学院(110316)
研究(100266)
中国(81287)
(65521)
(63899)
科学(55292)
财经(52687)
(48057)
(47342)
中心(47034)
(46367)
(46029)
经济学(45210)
研究所(42585)
业大(41267)
经济学院(40911)
北京(39959)
财经大学(39080)
商学(36812)
商学院(36487)
(36441)
(36159)
基金
项目(209117)
科学(169712)
基金(157471)
研究(156182)
(134723)
国家(133608)
科学基金(118608)
社会(104883)
社会科(99877)
社会科学(99856)
基金项目(82831)
(79979)
自然(74719)
自然科(73125)
自然科学(73110)
自然科学基金(71910)
教育(70450)
(66052)
资助(64083)
编号(60781)
(47865)
成果(46964)
(46726)
重点(46383)
(45941)
国家社会(44867)
创新(42964)
(42125)
教育部(42124)
人文(41629)
期刊
(158407)
经济(158407)
研究(93464)
中国(56748)
管理(54195)
(53858)
(42080)
科学(41245)
学报(38216)
大学(31450)
技术(30586)
学学(29850)
农业(29179)
(29175)
金融(29175)
财经(26909)
业经(26797)
经济研究(26029)
教育(24733)
(23454)
问题(21070)
技术经济(18889)
(18386)
(17776)
世界(16956)
统计(15582)
现代(15544)
国际(15291)
商业(15150)
财会(14983)
共检索到466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亮雄  安苑  刘淑琳  
采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微观企业在市场中的兴衰演变来考察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首先,通过分解产业结构调整中生产率提高与结构变动的影响效应来阐述兴衰演变的结果:相比于生产率提高效应,结构变动效应更为突出,行业间的结构变动更为剧烈;附加值较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日益在生产率与结构两方面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其次,沿着企业生命周期路线,探讨企业兴衰演变的动态变迁过程,研究发现:企业进入率大于退出率,市场规模在扩大,壁垒在消除;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显著,经过近十年的洗礼,1999年在位的企业中超过65%被淘汰出市场。"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正不断攀升,形成二元结构,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得以维持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  詹韵秋  
文章基于我国1989-201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VEC模型,分别站在质与量的双重视角,对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会对我国就业产生显著的影响,消费升级会对就业数量产生轻微的不利影响,但是有助于我国就业质量的改善;产业结构的优化会对就业数量的增加和就业质量的改善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且对就业质量改善的影响力度是对就业数量增加的5.93倍。基于此,从构建多层次的就业协同推进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提出对就业规模扩大特别是就业质量改善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岳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成  胡金有  
在对湘潭市农业产业现状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 ,论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调整思路。提出了政府引导 ,财政补贴 ,发展奶业 ;加大科技投入 ,开发地域特色农产品 ;拓展家庭养殖种类 ,扩大鹅鸭业向纵深产业发展 ;合理规划 ,因地制宜 ,促进小城镇发展 ;利用生态优势 ,适当增加特种种植和养殖规模等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双鹂  
本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投入为分析切入点,对江西上饶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变化水平,而当前农村产业投入不足已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制约。另外,本文还认为,在增加农业投资(包括金融信贷投入)的问题上存在着一种软约束,致使农业投入缺乏保障。为此,本文从解除农业投入软约束和加大金融信贷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斌斌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环境约束问题,通过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空间已不大,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提高能源效率最重要、最现实的途径。文章从调整幅度和调整质量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变化的演变特征和相互关系,并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呈"M"形变化趋势,而且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交互耦合关系。(2)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对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而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对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阻滞效应。(3)东、西部地区能源效率的改善应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为主,以避免单纯地"退二进三"或"腾龙换鸟"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损失,而中部地区在继续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来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幅度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对能源效率改善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改善周边地区的能源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斌斌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环境约束问题,通过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空间已不大,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提高能源效率最重要、最现实的途径。文章从调整幅度和调整质量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变化的演变特征和相互关系,并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呈"M"形变化趋势,而且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交互耦合关系。(2)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对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及空间溢出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有德  
本文认为 ,消除过度进入和重复建设是我国当前产业组织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并购政策是一种易推行的较好办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宏利  
企业并购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不仅是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而且是企业不断由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和蜕变的重要途径。这是市场经济中企业自然选择的结果。解决生产能力过剩不应是通过限制生产和投资的方法来控制经济规模,而应是将新的投资和原有投资能力转移到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企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培秀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崛起,目前产值已突破10000亿元,利税1000亿元,拥有企业近2000万个,职工约1亿。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问题,虽然经过近年来的不断调整,情况已有所改观,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本文仅就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萍  刘斌  
基于对新疆"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演变与劳动力需求状况、高职专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揭示出新疆高职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专业布局欠合理、前瞻性专业建设规划欠缺等问题。探讨从加强高职专业设置的顶层设计,依托新疆特色产业集群构建高职优势专业群,完善院校层面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拓展和深化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等方面促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蔡禹龙  
中国发网之源流可以追溯到元代的网巾。明朝时期,佩戴网巾成为朝堂与民间流行的一种服饰礼俗。清朝,受剃发蓄辫政策之影响,网巾失去了适用空间。至宣统年间,西方的发网加工技术在中国的山东省等北方地区开始传播。丰富的原料供给,简单的生产工序,低廉的生产成本,促成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发网手工业生产之中心,山东省又成为中国发网手工业生产的中心。中国发网远销美、英、德、法、意等欧美国家,其销路以美国为主。受漂染技术不佳、不良商家以次充好、运输不当、欧美妇女头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1924年起,中国的发网手工业开始走向衰落,发网价格下跌,出口贸易额减少,工厂裁员乃至停产。中国近代发网手工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它通过对外贸易出口的方式促进了中国华北农村手工业的发展,为农村妇女提供了谋生的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凝  
产业链的重组将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能推动产业链的变化,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市场机制为主体,以产业链上核心企业为主导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调整方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章恒全  秦腾  佟金萍  孙冬营  
基于因素分解法对我国1986~2013年节能因素进行分析,并将能源效率变化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回弹效应模型对国家层面及三次产业的能源回弹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了能源强度的下降,对能源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能源结构调整也有助于能源效率提升,但是效果比较微弱;我国宏观经济的能源回弹效应表现为逆反回弹效应,且呈现阶段性特征,1986~2001年为部分回弹效应,2002~2013年为逆反回弹效应,技术进步的节能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近年来发挥的作用不断弱化;能源回弹效应在三次产业间的表现形式差异较大,第一产业表现为超级节能现象,第二产业表现为强逆反回弹现象,第三产业表现为部分回弹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