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3)
2023(8075)
2022(6334)
2021(5834)
2020(4777)
2019(10855)
2018(10709)
2017(20772)
2016(11056)
2015(12493)
2014(12447)
2013(12384)
2012(11396)
2011(10378)
2010(10130)
2009(9382)
2008(9168)
2007(7957)
2006(7113)
2005(6726)
作者
(31034)
(26009)
(25920)
(24798)
(16494)
(12209)
(11744)
(10096)
(9930)
(9111)
(9079)
(8597)
(8475)
(8267)
(8244)
(8169)
(7834)
(7437)
(7329)
(7111)
(6829)
(6357)
(6225)
(5913)
(5838)
(5746)
(5663)
(5428)
(5241)
(5177)
学科
(57656)
经济(57615)
(27886)
管理(26302)
方法(21874)
(20849)
企业(20849)
中国(19553)
数学(19515)
数学方法(19447)
(15079)
业经(13289)
(11875)
贸易(11868)
产业(11758)
(11622)
地方(11376)
(10440)
(10282)
农业(9900)
(9824)
(8908)
(8409)
(8348)
银行(8336)
(8108)
(8088)
金融(8088)
技术(7701)
结构(7695)
机构
大学(162086)
学院(160566)
(81728)
经济(80722)
研究(63552)
管理(58791)
理学(50534)
理学院(49971)
管理学(49356)
管理学院(49060)
中国(48914)
科学(35476)
(34970)
(33282)
(31643)
研究所(29043)
经济学(28061)
财经(27167)
中心(27024)
经济学院(25365)
(25042)
(25006)
(22954)
北京(22696)
(22133)
业大(20762)
(20355)
财经大学(20339)
师范(20153)
科学院(19683)
基金
项目(107898)
科学(86712)
基金(81496)
研究(79599)
(71536)
国家(71066)
科学基金(60415)
社会(55148)
社会科(52630)
社会科学(52621)
基金项目(42152)
(38881)
自然(35871)
自然科(35069)
自然科学(35060)
教育(34738)
自然科学基金(34517)
(33372)
资助(33308)
编号(29307)
(25825)
(25526)
重点(25077)
国家社会(24974)
中国(24077)
成果(23739)
(22419)
教育部(22074)
发展(21751)
(21456)
期刊
(88139)
经济(88139)
研究(52804)
中国(31165)
科学(24142)
(23805)
学报(23766)
(23514)
管理(23005)
大学(18607)
学学(17597)
经济研究(16634)
农业(16626)
(15301)
金融(15301)
财经(14456)
业经(13039)
(12869)
问题(12770)
教育(12645)
技术(12583)
(11962)
世界(11315)
国际(10889)
(10007)
技术经济(8666)
经济问题(7730)
现代(7524)
统计(7500)
商业(7095)
共检索到242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乾  
文章利用1997~2006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产业结构变动和多样化对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工业部门的结构变动导致失业率上升,并与失业率波动显著正相关;服务业部门的结构变动与失业率及失业率波动显著负相关;总体产业的结构变动造成失业率上升。产业多样化能显著降低失业率及波动;制造业的专业化与失业率显著正相关,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与失业率显著负相关。另外,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非公有经济比重与失业率以及失业率波动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圆  张林玲  
面对诸多来自内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中国经济的"韧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开创性地将经济韧性引入对中国现实情况的实证研究中,在反事实实验的框架下运用GMM-SL-SAR-RE模型分期测度230个城市的经济韧性,同时构建涵盖工业与服务业44个大类的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标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差异性进行解释。研究结论显示,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中国各城市间的经济韧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拥有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大城市更能抵御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当经济进入恢复调整期后,越多样化的城市就越具有调整能力,这些城市通过发展"新经济",激励新一轮更高效的生产活动,从而获得长久和坚实的经济韧性。由此可见,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不仅有助于城市抵御外部冲击,而且能够为冲击后的适应性结构调整提供更大的空间,是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智  王波  王红艳  
文章运用GMM模型实证分析了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与作用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渔业多样化、专业化均对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作用,但多样化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专业化;但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倒U"型曲线关系;从区域角度分析,珠三角地区渔业多样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最大,环渤海地区次之,长三角地区最小,而专业化的影响程度三大区域基本相同。结果表明:①渔业多样化是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②从长期来看,渔业多样化与专业化对渔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最优规模,只有保持在最优规模内才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③造成区域间渔业产业结构升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渔业多样化而非专业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魏旭  梁月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作为一个不仅涉及同一产品集生产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引进与更复杂能力相联系的新产品的产业多样化进程。早期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思路与新结构经济学由于其理论自身的缺陷,无法科学描述产业多样化的动力、次序与约束条件而失去实际意义。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演化视角,揭示了不同资本是如何在追求超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为应对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断推动产业多样化进程的,并将一个经济体的产业多样化进程归于资本的生产力的提高。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业多样化是一个由生产性劳动部门内部分化,并逐渐向生产性劳动部门在流通领域的延续以及非生产性劳动领域扩展的过程。马克思所揭示的产业多样化的机制、次序与约束条件,对当下正处于结构转型和产业多样化进程中的中国,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蒋晟  贺灿飞  
在出口环境下行的背景下,出口市场多样化成为应对贸易冲击的重要策略,也是中央的重要政策方向。近年来,经济地理学界开始关注产业多样化对于产业出口拓展的影响。基于以上背景,论文利用2002—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构建产业相关多样化和非相关多样化指标,从HS四位数产业尺度分析区域产业多样化对于区域出口市场多样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中介变量来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此外,考虑产业多样化对于不同产业影响的差异,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3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产业多样化显著促进了区域出口市场多样化的提升;(2)产业多样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的出口沉没成本来促进区域出口市场多样化,且产业相关多样化的促进作用更强;(3)相反,产业多样化会抑制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抑制产业的出口市场多样化;(4)产业多样化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产业异质性,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能从两类产业多样化中获益,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仅能从产业相关多样化中获益。研究一方面为区域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提升本地产业多样化来强化区域的市场拓展能力;另一方面也为经济地理学理解产业多样化对于产业出口拓展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一宁  马文秀  
基于42个国家和地区2011~202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对出口贸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经济体产业结构多样化有力提升了出口贸易稳定性,且对复杂贸易出口表现出更强影响效能。聚焦行业维度,出口方产业结构多样化水平走高可有效提升服务业出口贸易稳定性;进出口贸易经济体产业结构多样化均衡演进会对制造业出口贸易稳定性带来利好。中介效应检验证实,经济体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可通过缩小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稳定性产生影响。据此,应协同制造业与服务业布局,提升产业结构多样化水平;畅通多元信息流通渠道,统筹协调区域区际产业贸易发展;着力弱化贸易壁垒干预,推动出口贸易稳健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岗  
文章通过测度世界39个经济体产业结构多样化水平,实证检验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对出口贸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产业结构多样化对出口贸易稳定性呈有力推动作用,且对间接贸易出口的影响效能更为显著。提升出口国产业结构多样化水平可有效推动批发零售业出口贸易稳定性,进出口贸易经济体产业结构多样化均衡演进会对农业出口贸易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据此,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多元协调发展道路;发挥经济制度优势,优化外贸产业营商环境;延长国内生产价值链,聚焦间接贸易出口业态,推动出口贸易行稳致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岗  
文章通过测度世界39个经济体产业结构多样化水平,实证检验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对出口贸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产业结构多样化对出口贸易稳定性呈有力推动作用,且对间接贸易出口的影响效能更为显著。提升出口国产业结构多样化水平可有效推动批发零售业出口贸易稳定性,进出口贸易经济体产业结构多样化均衡演进会对农业出口贸易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据此,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多元协调发展道路;发挥经济制度优势,优化外贸产业营商环境;延长国内生产价值链,聚焦间接贸易出口业态,推动出口贸易行稳致远。
[期刊] 预测  [作者] 黄虹  姜莹  
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8年30个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斯托可夫指数探讨上海产业结构变动对失业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虽然上海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更能对就业提供有利的带动作用,但上海市第三产业在全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能为劳动力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有的放矢地发展和改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的贡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顺昌  闫程莉  
产业多样化可分解为产业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是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组织结构形态。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产业相关多样化与无关多样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非农产业整体的多样化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源自于非农产业的相关多样化,但分行业来看,具有一定的差异;工业的相关多样化对城镇化进程具有促进作用,工业的无关多样化对城镇化进程具有抑制作用,但整体来看,工业相关多样化占主导地位;服务业的多样化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主要来自无关多样化。据此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应通过优化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多样化组织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C?cileBatisse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29个省(除西藏外)的30个工业产业在1988-1997期间的数据,揭示了工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除研究了传统的生产要素的影响外,重点探讨了产业专门化、产业多样化、竞争度和一省发展的初始水平等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一个产业外部工业环境的多样性和产业内的竞争度有利于产业的增长,但产业专门化的影响为负。工业结构对于增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的性质及其地理位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安荣  杨明媚  
西方政策制定者就"多样化不仅能提高经济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的目标"达成广泛共识。但产业多样化是否能有效降低失业,经验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中国产业政策多强调专业化及其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对产业多样化关注不多。本文采用2004-2011年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情境下产业多样化对就业增长与就业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产业多样化水平呈降低趋势;产业多样化对区域就业增长有正向影响;多样化对降低就业波动无明显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文章通过1997~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显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破坏效应,产业结构变动的净结果使就业增加;转型期的就业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朝先  
采用LMDI分解方法,对中国1996-2009年的碳排放进行分解,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变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对未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预测,估算了2020年之前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减排的贡献。基本情况是,1996-2009年中国碳排放增长464 678万t,其中,经济总量效应531 337万t,产业结构效应49 887万t,能源消费强度效应-223 940万t,能源消费结构效应107 395万t,诸因素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114.3%,10.7%,-48.2%和23.1%。产业结构变动驱动了碳排放增长,尽管它不是最主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耗能产业上升或下降1个百分点所对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宏  尹晓丹  马涛  
本文基于全国及中国23个省市纺织产业的数据,测度了2003—2012年间中国纺织产业的:More结构值变动情况,并通过引入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这一指标,探讨了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纺织产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平稳展开。从全国范围的分析来看,纺织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对23个省市的分析显示,中国多个省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发展势头良好,这表明了未来中国纺织产业朝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也表明中国纺织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遵循了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通过整体规划布局,进一步促进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