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1)
- 2023(13141)
- 2022(11464)
- 2021(11138)
- 2020(9272)
- 2019(21774)
- 2018(21469)
- 2017(40558)
- 2016(22268)
- 2015(25385)
- 2014(25085)
- 2013(25089)
- 2012(22971)
- 2011(20899)
- 2010(20645)
- 2009(18907)
- 2008(18753)
- 2007(16355)
- 2006(14450)
- 2005(12888)
- 学科
- 济(88121)
- 经济(88026)
- 管理(71171)
- 业(64093)
- 企(55323)
- 企业(55323)
- 方法(40671)
- 数学(34642)
- 数学方法(34300)
- 中国(25462)
- 财(23368)
- 农(21930)
- 业经(19544)
- 学(18451)
- 贸(18095)
- 贸易(18084)
- 易(17674)
- 制(16962)
- 地方(16133)
- 和(15475)
- 务(15319)
- 财务(15244)
- 财务管理(15212)
- 理论(14830)
- 划(14642)
- 农业(14524)
- 企业财务(14404)
- 银(14344)
- 银行(14307)
- 策(13765)
- 机构
- 大学(314838)
- 学院(311007)
- 管理(127595)
- 济(127317)
- 经济(124548)
- 理学(108815)
- 理学院(107595)
- 研究(107575)
- 管理学(106091)
- 管理学院(105481)
- 中国(82832)
- 京(68801)
- 科学(65505)
- 财(57779)
- 所(54013)
- 研究所(49430)
- 中心(47760)
- 农(47135)
- 财经(45946)
- 江(44615)
- 北京(44309)
- 业大(44029)
- 经(41997)
- 范(40915)
- 师范(40592)
- 院(39194)
- 经济学(37600)
- 农业(36870)
- 州(36432)
- 财经大学(34362)
- 基金
- 项目(210477)
- 科学(165206)
- 研究(155284)
- 基金(153366)
- 家(133758)
- 国家(132693)
- 科学基金(113390)
- 社会(97205)
- 社会科(92149)
- 社会科学(92123)
- 基金项目(81148)
- 省(79146)
- 自然(73668)
- 自然科(71820)
- 自然科学(71801)
- 教育(70892)
- 自然科学基金(70521)
- 划(67717)
- 资助(63836)
- 编号(62933)
- 成果(51656)
- 部(47334)
- 重点(46665)
- 发(44365)
- 创(43488)
- 课题(43430)
- 教育部(40746)
- 创新(40526)
- 国家社会(40032)
- 科研(39941)
- 期刊
- 济(140543)
- 经济(140543)
- 研究(94693)
- 中国(60676)
- 管理(50278)
- 学报(47740)
- 科学(45790)
- 财(44130)
- 农(42235)
- 大学(36118)
- 教育(34913)
- 学学(33568)
- 农业(29918)
- 技术(26893)
- 融(26666)
- 金融(26666)
- 财经(22445)
- 经济研究(22187)
- 业经(21038)
- 经(19229)
- 业(18360)
- 图书(18261)
- 问题(17845)
- 贸(15518)
- 技术经济(15376)
- 理论(15333)
- 世界(15145)
- 现代(14759)
- 科技(14686)
- 国际(14174)
共检索到466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克勤
该文介绍了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特征和管理现状,指出了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如管理体制、地质灾害、生态危机、旅游开发、经济建设、经费匮乏、遗产教育和学术研究滞后等问题。本文还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包括管理体制、遗产保护、遗产教育、保护基金、遗产旅游的建立和实施,以促进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刘嘉毅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是世界性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难题。运用主流、成熟的战略管理思想,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同的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并运用理论框架于崀山实证分析中。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战略分析,包括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和SWOT分析;其次是战略选择与制定,运用SWOT模型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品牌化与多元化战略、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与社区居民参与战略、信息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再次是战略实施,涵盖组织变革、制度改革、资源获取与配置、组织文化和精神保障;最后是战略评价与控制,包括战略评价和战略控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徐飞雄 刘嘉毅
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是世界性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难题。运用主流、成熟的战略管理思想,构建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协同的战略管理理论框架,并运用理论框架于崀山实证分析中。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首先是战略分析,包括远景、使命、战略目标和SWOT分析;其次是战略选择与制定,运用SWOT模型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制定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品牌化与多元化战略、利益相关者参与战略与社区居民参与战略、信息化战略、战略联盟战略;再次是战略实施,涵盖组织变革、制度改革、资源获取与配置、组织文化和精神保障;最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冷志明 麻先俊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已经引起各国的重视。文章从世界自然遗产概念释义入手,介绍美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分析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保护 利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员萍 王建萍 林丛华 柯美红 黄萌
通过现场调查及GIS辅助分析,运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构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对应行政区划范围,划定保护分区,将提名地划分为禁限区、展示区、有限利用区和缓冲保护区四大区域,并对不同分区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及管理措施。同时,结合提名地相关景区的发展情况和地理位置,构建以管理分区、管理中心、管理站点为层级体系的管理系统,安排相应的管理权责内容,并设置有效的管理机构和配置合理的管理职员结构。
关键词:
泰宁 世界自然遗产 提名地 保护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朝枝 徐红罡
近年来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地保护的冲突使世界遗产地管理制度变革变成中国世界遗产地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追溯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的制度变迁历程发现,世界遗产地的管理制度变迁实质上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旅游开发初期各利益相关者逐利行为诱发的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二是资源利用各方对资源的竞争性利用,导致资源破毁而更高层面和更广泛的关注,自上而下的推动。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变迁动力来源于3个方面:(1)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利益诉求;(2)对资源的争夺;(3)遗产资源保护的第三方力量介入。这一研究发现对未来中国世界遗产地管理制度变革方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自然遗产资源 管理制度变迁 历程与方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任啸
文章以世界遗产景区九寨沟为例,分析了世界遗产旅游产品的性质,即:由公共资源和一系列服务耦合而成的复合性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结合提供世界遗产旅游产品,能兼顾社会福利与经济效率。而在我国,作为国家公共资源的世界遗产的属地管理体制,导致了世界遗产景区旅游产品定价的利润最大化倾向。文章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世界遗产旅游产品定价应采取平均成本加一定比例发展基金的定价方法和政府指导下市场供给定价相结合的方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忍顺 蒋姣芳 张祥国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的信息表明,世界遗产中心正从全球角度对世界遗产事业和遗产保护现状进行深入全面的审视与评估,并着手对各遗产类型及其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进行改善。《凯恩斯决议》的修订,使得自然遗产的申报得到优先保障,并进一步突出了生态、地质演进及生物多样性等价值。对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发展现状与国际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我国“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结构不合理,自然与文化遗产比例失衡、自然遗产偏少、地理覆盖面积较小,自然遗产类别简单,所符合的遴选标准过于单一,遗产地域分布不均,未充分反映出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与自然遗产资源的丰富性。提出了当前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发展对策:加强基础研究及提升遗产地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金华
本文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提出自然遗产地多价值管理的命题,认为多价值管理是建立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的基础,自然遗产地管理应以"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作为管理对象,遵循环境公正和社会公正的原则作出制度安排,进而以机构、机制和资金3个方面为重点就多价值管理制度安排提出具体要求。
关键词:
自然遗产地 多价值管理 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覃建雄
世界自然遗产作为被UNFSCO确认和全球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截至2019年年底数量达到252处(含双重遗产39处)。针对目前缺乏基于旅游地学的世界自然遗产型景区空间分布规律方面研究的现状,本文从成因背景、全球时空及系统动力学视角,运用成因旅游、旅游学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法、频率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通过世界自然遗产型景区在全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提出环太平洋型、欧亚型、大洋中脊型、板块边缘型、板块内部型等五类世界自然遗产型景区全球空间分布成的因组合类型。并此基础上,对每一种成因组合类型自然遗产型景区的分布特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进行研究,不仅为全球自然遗产型景区地质安全性及旅游风险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为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与评定、保护与管理以及旅游规划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小璇
国家疆界的划分原则常常与自然资源及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原则相悖;动植物种群分布、生态学过程以及地质构造分布,并不因政治边界的存在而消失。这种情况为一些自然遗产地的统一与完整性保护制造了障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关注点,由原来对特定区域的保护转向强调景观尺度下生态系统连续性的保护。连续性保护理念在跨国项目中体现为跨界保护理念,使连接分散的生态区域之间的动态过程成为可能。跨国世界自然遗产的建立与保护已成为推进跨界资源保护的重要一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论文从发展历程、分类以及管理三个方面对跨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评述。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目前被认为是对世界遗产保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嵩龄
本文的重点是讨论中国遗产管理的体制改革问题 ,既对中国“产权转移派”与“国家公园派”之争进行评论 ,又提出可行的改制思路。它们包括:遗产管理体制 ,“遗产经营” ,经营权与特许经营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凌伯雄 霍斯佳 康永波 刘正威 孙克勤
2007年,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贵州荔波喀斯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本文简述了荔波喀斯特的独特价值,分析了遗产资源存在的问题,诸如旱涝、冰冻等自然灾害、喀斯特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从遗产资源综合管理的角度,对荔波喀斯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使得我们的宝贵遗产能够世代相传、永续利用。
关键词:
贵州 荔波喀斯特 世界自然遗产 资源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淡念
武陵源是一个以中外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景观为主体,兼有大量古树名木及珍稀濒危动植物和森林景观的风景名胜区,她是华夏大地上一颗灿烂明珠,是大自然馈赠给全人类的珍贵遗产。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武陵源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保护和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武陵源自然遗产的珍贵价值,努力保护好全人类的珍贵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少舟 孟沙 夏郁芳 李忠 武立磊 徐基良 李迪强 余涛 唐肖彬
有效的自然遗产管理体制是做好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制度基础。通过对四川、湖南等地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现行管理体制,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自然遗产的概念和范围、管理现状、自然遗产保护对管理体制的要求、现行自然遗产管理体制利弊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遗产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然遗产 保护 管理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