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6)
2023(11214)
2022(9811)
2021(9527)
2020(7861)
2019(18608)
2018(18356)
2017(35197)
2016(18939)
2015(21557)
2014(21336)
2013(21353)
2012(19571)
2011(17799)
2010(17370)
2009(15869)
2008(15266)
2007(12737)
2006(11073)
2005(9699)
作者
(53595)
(44387)
(43877)
(41960)
(28349)
(21106)
(19981)
(17602)
(16894)
(15630)
(15191)
(15018)
(14055)
(13837)
(13691)
(13518)
(13228)
(12991)
(12585)
(12442)
(10911)
(10888)
(10471)
(9951)
(9848)
(9795)
(9718)
(9565)
(8815)
(8670)
学科
(78780)
经济(78695)
管理(51604)
(48477)
(39500)
企业(39500)
方法(37358)
数学(32870)
数学方法(32569)
中国(22674)
(19614)
(17259)
(16678)
贸易(16670)
(16289)
(16244)
业经(15988)
地方(13931)
农业(13019)
(12930)
(12559)
环境(12337)
理论(11723)
技术(11434)
(11341)
银行(11309)
(11033)
金融(11032)
(10855)
(10533)
机构
大学(270743)
学院(265479)
(112721)
经济(110606)
管理(108079)
理学(94411)
研究(94216)
理学院(93353)
管理学(91957)
管理学院(91481)
中国(70141)
(58660)
科学(56995)
(47533)
(46751)
研究所(43095)
中心(41129)
(39810)
财经(39237)
业大(38416)
北京(37868)
(36061)
(35318)
师范(35048)
(34795)
(34297)
经济学(34197)
农业(31279)
经济学院(30873)
财经大学(29522)
基金
项目(187104)
科学(147648)
基金(137969)
研究(137915)
(120296)
国家(119358)
科学基金(102213)
社会(87554)
社会科(83024)
社会科学(83002)
基金项目(73417)
(69041)
自然(66023)
自然科(64493)
自然科学(64478)
自然科学基金(63332)
教育(62300)
(59551)
资助(57186)
编号(55211)
成果(44949)
(42636)
重点(41430)
(39585)
(38612)
课题(37494)
教育部(36767)
国家社会(36504)
创新(36039)
科研(35674)
期刊
(117459)
经济(117459)
研究(81093)
中国(46758)
学报(40902)
科学(39312)
管理(38860)
(35836)
(33069)
大学(31080)
学学(28925)
教育(28450)
农业(26071)
技术(21588)
(20446)
金融(20446)
经济研究(19722)
财经(18638)
业经(17153)
(15890)
问题(15387)
图书(14913)
(14241)
世界(13697)
(13621)
理论(13444)
科技(12865)
技术经济(12827)
国际(12239)
实践(12150)
共检索到381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德斌  冯春萍  
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国地理学家在世界地理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地缘政治日益成为世界地理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研究成果涉及地缘政治学相关理论,世界热点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趋势以及大国与周边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对中国的影响等;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地理一直是世界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尤其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此外,在世界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及全球资源与环境治理方面也有不少成果。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世界地理学科的发展尚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研究力量薄弱,二是研究水平不髙,三是研究经费严重不足。这三方面的问题互为因果,致使世界地理学科的发展处境毎况愈下。为此,作者提出振兴世界地理学科的行动计划,包括组织举办"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髙层论坛";加强全球性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加强周边国家以及与我国经济关系密切国家的综合研究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年来,世界地理研究由于坚持了紧密为国家政治斗争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方针,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国家与区域地理的综合研究、部门地理与专题研究、中外对比研究、世界地理知识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超前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研究手段落后、资料来源单一、成果的深度有待提高。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今后世界地理研究应以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及全球性重大专题研究,拓展海洋地理与海洋权益的研究,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和研究手段的革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根据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的需求和本所长期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决定设立非法人研究机构: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已于2012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心现有正式职工近20人,博士后和研究生10余名,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刘燕华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孙鸿烈、曲格平等20余位知名学者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根据中国科学院和地理资源研究所创新2020需求和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宇  刘毅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能源环境,开展世界能源地理研究是经济地理学家的重要使命。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缺乏系统的地理学视角,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外交学、经济学等领域。相关学科涉及能源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研究;②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中国能源安全研究,包括能源供给、运输、储备等;③中国能源合作与能源外交研究。展望未来,应从3个方面加强世界能源地理的研究:①建立系统的研究框架,全面把握世界能源状态、格局及其演变规律;②建立世界能源的动态数据库,加强模拟分析与可视化表达能力;③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培养研究队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保继刚  尹寿兵  梁增贤  陈钢华  李鹏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旅游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金  金凤君  
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有必要考察其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向。在界定评述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从学科理论构筑、区域综合交通与区划、部门交通、城市交通、空间效应等角度,回顾了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过程以及最新进展,梳理出该学科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发展和研究的宏观脉络,并对其进行简单总结和评述。同时参考相关权威杂志,简单介绍了国际交通运输地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然后根据我国的研究进展和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结合国际最新研究动态,探讨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趋向和发展态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彦随  龙花楼  张小林  乔家君  
本文回顾了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简要发展历程,分析了本学科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适应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的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创新研究的主要任务和科学命题。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其中新近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②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③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④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⑤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雯  张平宇  张小雷  邓伟  杨兆萍  薛俊菲  杜宏茹  李雪梅  刘颖  
城市密集区、老工业基地、陆疆、山区是中国主要的地域类型,也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形成规律、驱动力和作用机制、演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的重要对象。伴随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匹配和适应关系正发生着深刻而剧烈的变化,加强上述典型地区的研究既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强化学科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密集区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城市老工业区改造,边境城镇集聚扩散的动力机制,山区聚落空间、文化景观及其环境与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在国家重大地域空间规划和战略咨询中发挥的科技支撑作用以及在典型城市密集区可持续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从学科建设和技术方法层面,提出未来要加强城市密集区发展的社会和生态效应,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与绩效评价,陆疆地域系统演变机理和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山区可持续生计选择、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卫东  金凤君  张文忠  贺灿飞  刘志高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可以用"以任务带学科"来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派"经济地理学。近年来,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规划导向、综合导向、"区域主义"、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愈来愈普遍、国际化趋势明显。在研究方向上,除了传统优势领域得到强化外,出现了若干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功能区划分、能源与碳排放、全球化与外资外贸、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以及农区地理与农户区位研究等。在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新因素与新格局,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全球化、跨国公司及外资,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组织,资源型城市及老工业城市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海洋经济地理,地域空间规划方法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在国家重大地域空间规划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包括主体功能区划、东北振兴规划、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部崛起规划、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生态区域建设规划,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规划。未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理论总结和人才培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周尚意  柴彦威  陆玉麒  朱竑  冯健  刘云刚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的同时,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依托"六普"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涛方  吕拉昌  刘云刚  孙斌栋  汪明峰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为中国城市地理学乃至世界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营养。回顾过去几年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归纳起来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热点总体同步;在城市化、城市群/圈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实践;强调定量和计量手段的科学研究悄然成为潮流;积极开辟和强化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基地、新力量;以更开放、更创新的视野,积极开创前沿性、战略性的新研究领域;推出年青人等计划初现成效。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研究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中国城市地理学更好地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反馈、知识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展望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趋势,中国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认识城市、改造城市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面向城市化背景,进行中国城市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战略思考,缩短中国城市地理学与主流的城市地理学的距离,通过大人文与大科学交融进行城市地理学方法论的建立和完善、国际视野和地方行动;另一方面需要面向国家"十二五"等近期发展目标和重点,积极的设计和执行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行动计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永永   薛东前   马蓓蓓   马艳艳   袁鑫   王怡婕   
文化产业是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1993—2020年3 904篇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地理学视角总结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能量分布、演进脉络、现状特征和重要启示,提出文化产业研究亟待加强的重点领域。结果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历经四个阶段,高校成为文化产业优势研究团队的主要集中地,经济类和地理类等期刊对文化产业研究传播具有重要贡献;(2)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机制五个方面,总体呈现出研究视角多维、方法多样、数据多源、内容多面和区域多点特征;(3)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多遵循描述现象、总结规律、解释成因、探究路径的逻辑思路,基于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创新、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文化空间塑造与城市更新等关键问题的研究依然薄弱,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4)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构建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理论方法体系、揭示文化产业空间生成机理与集群发展路径、探究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机制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文化消费空间生产与重构路径、厘清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更新关系、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全面深化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是新时代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创新理论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领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松弟  侯甬坚  
回顾过去5年国内历史人文地理学科领域所产生的主要科研成果,说明历史疆域政区、移民史和人口史、城镇和乡村聚落、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区域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史和灾害史以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支方向,是构成推动国内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进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历史人文地理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当是在地理学和历史学的共同关照下,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创造性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中伟  王杨  
信息与通信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中国的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已经历了问题提出、信息产业和电信专题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性课题研究和主题研究4个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进入了相对活跃的主题研究阶段。通过对11种发表人文地理论文的主要地理刊物10年发文检索,对国内信息与通信地理学主题研究阶段成果进行梳理。重点总结在外部层面的互联网地理、新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变化、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I、CT对城市内外空间结构的影响I、CT与企业空间组织变革I、CT对人类空间行为的影响、网站在线服务与区位取向等7个领域所取得的理论进展,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最后,提供了互联网的社会经济影响I、CT对空间组织的影响、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耦合及地理网络空间研究、流动空间与移动性、信息社会中的区域发展政策5个未来研究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