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6)
- 2023(9333)
- 2022(7794)
- 2021(7540)
- 2020(6311)
- 2019(14561)
- 2018(14690)
- 2017(26975)
- 2016(14828)
- 2015(16775)
- 2014(16766)
- 2013(16217)
- 2012(15344)
- 2011(14006)
- 2010(14070)
- 2009(13477)
- 2008(13724)
- 2007(12260)
- 2006(11104)
- 2005(10474)
- 学科
- 济(59695)
- 经济(59594)
- 管理(45467)
- 业(38471)
- 企(32774)
- 企业(32774)
- 方法(23746)
- 数学(20721)
- 中国(20503)
- 数学方法(20442)
- 制(19284)
- 财(18104)
- 农(14946)
- 体(13661)
- 贸(13590)
- 贸易(13582)
- 易(13369)
- 业经(13038)
- 银(12488)
- 银行(12475)
- 行(12031)
- 融(11676)
- 金融(11674)
- 体制(11601)
- 学(11244)
- 务(9624)
- 财务(9596)
- 财务管理(9566)
- 企业财务(9073)
- 环境(9071)
- 机构
- 大学(215313)
- 学院(209187)
- 济(95301)
- 经济(93574)
- 研究(79159)
- 管理(75767)
- 理学(63853)
- 中国(63498)
- 理学院(63092)
- 管理学(62131)
- 管理学院(61718)
- 财(48179)
- 京(47005)
- 科学(43649)
- 所(39677)
- 财经(36560)
- 研究所(35354)
- 中心(35058)
- 经(33390)
- 江(31659)
- 经济学(31261)
- 农(30807)
- 北京(30697)
- 院(28506)
- 经济学院(27835)
- 范(27458)
- 师范(27199)
- 财经大学(27184)
- 业大(26127)
- 州(24285)
- 基金
- 项目(131579)
- 科学(104654)
- 研究(98753)
- 基金(98346)
- 家(85939)
- 国家(85274)
- 科学基金(72343)
- 社会(65517)
- 社会科(62154)
- 社会科学(62142)
- 基金项目(50311)
- 省(46492)
- 教育(45856)
- 自然(43910)
- 自然科(42918)
- 自然科学(42906)
- 自然科学基金(42185)
- 资助(40750)
- 划(40639)
- 编号(38118)
- 成果(33876)
- 部(31732)
- 重点(30158)
- 制(30139)
- 国家社会(28945)
- 教育部(27858)
- 中国(27793)
- 发(27674)
- 课题(27387)
- 创(27023)
共检索到341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文希凯
1984年3月12日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专利法,是我国第一部用专利保护发明创造,系统调整发明人之间、发明人与单位之间、发明人与公众之间因作出发明和使用发明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的法律.他标志着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上了新的台阶,是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国1984年专利法不仅形式上简明扼要,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在内容上,为了方便与国际社会的交往,除了充分吸取各国现代专利法的长处,并严格遵循《国际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晶 王奋宇
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对于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美国专利制度改革会加速中国企业的专利成果转化过程并降低诉讼风险,另一方面,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可能会对中国政府和中小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建议中国企业部署更适合的专利战略,同时对海外竞争对手进行专利跟踪;中国政府为赴美申请专利的中国企业组织专项培训,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与美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
关键词:
美国 专利制度改革 中国 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静怡 宋芳
最优专利制度实证研究在国内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用中国时间序列数据(1989-2003年)和动态面板数据(1995-2003年)检验我国两次专利法改革引致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发现以产权变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专利法修改,显著促进了企业发明创新的边际产出,并推动了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对于我国创新产出的贡献率很小,外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专利制度具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关键词:
专利制度 创新激励 产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士远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最优专利长度和最优专利宽度的问题。研究结论表明,最优的专利长度和专利宽度都是有限的。专利长度的增加会通过促进创新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同时,也会导致市场扭曲,从而降低社会福利水平,但随着专利长度的不断增加,前者的效应会小于后者的效应,因此,有限的专利长度是最优的。有效的专利宽度应该一方面使得模仿产品的质量水平不要太低,从而保证模仿产品对专利产品形成潜在的威胁,逼迫专利产品的价格低于垄断价格,减小市场扭曲;另一方面使得模仿产品的质量不要太高,从而保证专利产品能够制定较高的垄断价格,促进创新。
关键词:
专利长度 专利宽度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林芳
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将1978年改革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在传统研究投入要素的基础上,把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文章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考察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资本、劳动、制度各因素共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该结果也证实了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 制度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蒲实 袁威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其具体进程,探析农地改革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运用归纳推理,对农地改革进程中政策规则变化、改革相关利益方的经营决策表现,结合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农地制度改革经历"多点增产维系"、"多点流转互动联结"到"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的演进历程,未来方向是"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进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结论:未来农地改革的路径是确定土地经营权的"实体性物权属性",制定配套制度实现对农地承包权的"实体性保护",在强调重视赋予农民"实体性权利"的同时完善农民的"实体性责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蒲实 袁威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39年来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其具体进程,探析农地改革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方法:运用归纳推理,对农地改革进程中政策规则变化、改革相关利益方的经营决策表现,结合实地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农地制度改革经历"多点增产维系"、"多点流转互动联结"到"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的演进历程,未来方向是"功能主体竞争力提升"进程的不断完善。研究结论:未来农地改革的路径是确定土地经营权的"实体性物权属性",制定配套制度实现对农地承包权的"实体性保护",在强调重视赋予农民"实体性权利"的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自1978年以来的40年,是中国加速工业化的时代,这一时代最突出的社会经济质态和标志性特征就是"改革开放"创造"巨变"。在这40年中,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罕见的超大型经济体高速工业化的奇迹。改革从反思计划经济出发。改革开放如同一个"阿基米德支点",支撑着步步深入的各项重大举措,产生强有力的"杠杆"作用,有效地撬动了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经济体,推动其走上加速工业化进程。40年的改革开放回报给中国人民的是百年来苦苦追寻的梦想成真。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民长期处于生产力落后的状态,今天,中国终于迈进了一个生产力相对发达的新时代。数百年的变迁,历史的伟大转折就展现在眼前。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巨变。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方式和路径转变,而且也是一个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过程。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改革开放新思维,需要更精心地安排新制度、新战略与新政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勇于创新,奋进包容,是中国40年加速工业化的历史留给新时代的最珍贵精神遗产。在继承40年改革开放精神基础上,善治为民、全面协调、清洁高质,将成为新时代改革新思维的突出体现。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高质量发展 新思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李林 薛惠元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形成以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为核心、以大病保险为补充、以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取得了覆盖人数不断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长、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不断优化等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制度整合缓慢和缺乏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等问题。未来中国医疗保障应向着更加注重城乡公平、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强化医疗保障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慧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始终不断地在深化。但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仍是收入分配中出现的两个突出问题,并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文章认为,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应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慈善分配三个领域来进行。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思路 分配公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向东 张古鹏 何习
研究了专利制度的变动对专利权人行为的影响。通过考察专利授权率、条件寿命期这两个反映专利权人对专利制度信任程度的指标,分析中国专利制度变动前后专利权人专利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1993年和2001年的两次专利制度变动增强了专利权人获取正式专利权的意愿;1993年的专利制度变动还有效延长了专利申请到实质审查的时间跨度。因此,我国两次专利制度变动皆提升了专利权人对我国专利制度的信任程度。
关键词:
专利制度 专利权人 专利申请 创新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
本文从激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方面考证专利制度的绩效,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就中国专利制度运行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专利制度的绩效与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关联的,现阶段对我国专利制度的完善应重视对原创性技术的倾斜及对专利技术商业化环境的完善。
关键词:
专利制度 绩效 经济增长 相关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增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经过四个阶段的改革,在削减审批项目、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审批方式、建设审批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更新行政理念,为审批制度改革提供思想基础;二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为行政审批框定范围;三是整合精简政府机构,为审批制度改革提供财政保障;四是放弃运动式、指标式改革,着手于全面制度建设;五是实行审批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抑制审批冲动。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 回顾 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磊
专利法的修订是否能促进技术创新,是否能够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利用缺乏实证研究。文章通过引入技术特征、市场特征等变量,系统地刻画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属性,以三次专利制度变革为虚拟变量构建产业创新动力模型。探究了中国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均显著地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效率,随着专利保护强度逐步加强,模仿创新对产业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累积效应。
关键词:
制度变革 模仿创新 市场特征 创新效率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阳群
当今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但归根到底还是技术竞争,而技术竞争的核心则是专利竞争,日美欧之间的技术摩擦,便是这一竞争的具体表现。因此,促进技术产出、转移和运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个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目标得到贯彻执行,除了建立专利制度以外,将别无选择。但是,问题在于,曾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专利制度,为什么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呢?笔者认为,不能片面地强调专利制度对发达国家的适应性或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等主客观原因,而应该冷静地、具体地分析,找出产生这一问题的“症结”。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