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7)
- 2023(13838)
- 2022(11509)
- 2021(10571)
- 2020(9152)
- 2019(21061)
- 2018(20768)
- 2017(39934)
- 2016(21651)
- 2015(24618)
- 2014(24650)
- 2013(24823)
- 2012(23079)
- 2011(20907)
- 2010(21000)
- 2009(20232)
- 2008(20634)
- 2007(18774)
- 2006(16457)
- 2005(15358)
- 学科
- 济(99622)
- 经济(99479)
- 业(89375)
- 管理(79936)
- 企(79576)
- 企业(79576)
- 方法(44719)
- 数学(35976)
- 数学方法(35730)
- 财(33597)
- 农(31345)
- 业经(29733)
- 中国(26447)
- 制(24451)
- 务(23275)
- 财务(23245)
- 财务管理(23205)
- 企业财务(21985)
- 农业(21517)
- 贸(19684)
- 贸易(19674)
- 易(19197)
- 技术(18425)
- 和(17679)
- 体(17558)
- 划(16765)
- 策(16532)
- 银(15938)
- 银行(15912)
- 理论(15537)
- 机构
- 学院(325378)
- 大学(324171)
- 济(146145)
- 经济(143506)
- 管理(128244)
- 理学(109607)
- 研究(109348)
- 理学院(108490)
- 管理学(107146)
- 管理学院(106514)
- 中国(88001)
- 财(70391)
- 京(68085)
- 科学(62294)
- 所(55398)
- 农(55290)
- 财经(55253)
- 经(50141)
- 中心(49785)
- 江(49782)
- 研究所(49533)
- 经济学(45619)
- 业大(45030)
- 农业(43438)
- 北京(43337)
- 经济学院(41219)
- 财经大学(40680)
- 院(38575)
- 州(38470)
- 范(38088)
- 基金
- 项目(205305)
- 科学(163667)
- 研究(152410)
- 基金(152324)
- 家(131077)
- 国家(129956)
- 科学基金(112499)
- 社会(100289)
- 社会科(95142)
- 社会科学(95118)
- 基金项目(80114)
- 省(78384)
- 自然(70585)
- 自然科(68950)
- 自然科学(68928)
- 教育(68905)
- 自然科学基金(67815)
- 划(65327)
- 资助(62246)
- 编号(60308)
- 成果(49286)
- 部(47568)
- 重点(45957)
- 创(45234)
- 发(44092)
- 制(42940)
- 业(42613)
- 国家社会(42370)
- 创新(41625)
- 教育部(41242)
- 期刊
- 济(166818)
- 经济(166818)
- 研究(99832)
- 中国(64215)
- 财(59130)
- 农(52195)
- 管理(51082)
- 学报(45603)
- 科学(44845)
- 大学(35499)
- 农业(35213)
- 学学(33638)
- 融(32675)
- 金融(32675)
- 财经(28780)
- 技术(28445)
- 业经(27200)
- 教育(27183)
- 经济研究(26692)
- 经(24809)
- 问题(22180)
- 业(21311)
- 贸(19443)
- 技术经济(18944)
- 世界(17935)
- 国际(16796)
- 财会(15960)
- 现代(15604)
- 商业(15033)
- 版(14942)
共检索到496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富胜
产业演进规律表明 :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存在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移动的趋势 ,工业内部结构相继经历重化工业、加工组装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分别为主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在工业结构的阶段性演进过程中 ,易出现“离制造业”和“产业空心化”现象 ,降低国家的竞争力。由于各产业相对工资收入差别、制造业预期利润率偏低、教育市场化以及包括媒体等社会舆论和地方政府无意识边缘化等因素的作用 ,从中国目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流向来看 ,中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 ,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导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达不到...
关键词:
离制造业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顺魁 刘琼
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八大区域的制造业就业空间变动。研究认为,西部大开发对制造业的就业变动影响不大;2005年东部振兴和中部崛起以及国内外其他因素的作用使到制造业产业部门向非沿海地区转移,而且主要集中在中部区域和东北区域;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区域仍然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制造业转移过程呈产业集中与产业转移同时发展的特征;沿海区域发展较好的产业部门难以向非沿海地区转移,非沿海区域对承接制造业产业部门存在着无序规划的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石季辉 王军
近年来,IT制造业等外资依赖性较强的产业面临的外资撤离风险不断升高,如何衡量和评估不同撤离速度下内资企业的发展稳定性和实现转型升级的支撑性?文章将CGE模型数值模拟与DEA分解分析相结合,考察不同外资撤离速度场景对IT制造业内资企业的影响,以及机制和路径。结果表明:1、当外资流入为0或者其存量以5%的速度小幅持续撤离时,内资企业受影响较小。较高的资本深化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使得其能够较快填补市场空白,具备企稳回升的能力; 2、当外资存量以25%的较高速度撤离时,内资企业由于技术进步受到抑制,劳动生产率处于不可扭转的持续下滑趋势;3、外资企业在可见预期内仍然将是内资企业的主要技术进步来源,外资撤离会通过抑制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从而约束资本深化和技术效率的路径中对内资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出相关政策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外资撤离 CGE IT制造业 DEA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顺魁 王裕瑾 张可云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思想,定义区域偏离分量与区域产业结构分量,对2005—2010年中国八大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进行定量测度。研究表明:作为重要制造业基地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区域,其发展速度已经减缓,开始向中部和西南区域进行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但向全国大范围的产业转移尚未出现;全国产业布局的变动呈现扩散式产业转移和集聚式产业转移并存的局面;东部地区集聚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部分外向型冶金产业,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通过扩散式产业转移,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和资源导向型产业。2005—2010年是中国产业布局变动频繁的时期,各区域产业无序发展的特征明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亟需国家对产业布局进行科学引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政 张文忠
将企业实际持有的现金水平与正常水平的差额定义为现金持有偏离度,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回归构建样本企业正常现金持有水平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实证方法分析现金持有偏离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持有正向偏离和负向偏离都会对企业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且现金持有发生负向偏离时对企业业绩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关键词:
现金持有水平 现金持有偏离 企业业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连燕玲 叶文平 刘依琳
组织如何在合法性压力的趋同和竞争压力的差异化中做出选择,一直是战略研究关注的焦点。战略选择理论虽然突破新制度理论的约束,强调组织通过自身主动性战略来应对制度同形压力,但并未凸显导致组织战略背离的深层次诱因。本文从期望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出发,探讨行业竞争期望对战略背离的影响,分析组织外部环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产业竞争性)与内部资源(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和组织冗余)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实际绩效低于行业竞争期望时,组织为扭转行业竞争劣势的局面,会实施偏离行业既定水平的战略突破,即随着行业竞争期望落差的扩大,组织战略背离的程度越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弱化行业竞争期望落差与战略背离之间的关系,而行业竞争程度、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和组织冗余则会强化上述关系。本研究从行业竞争期望的视角透析组织战略背离的决策动机及影响机制,扩展了战略背离的微观机制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建荣 陈圻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不同类型制造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结构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都大大落后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推进作用比较明显,而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条件下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并没有在核心技术发展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从而制约了结构高度的提升。加快自主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以推动结构高度提升将成为今后制造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制造业 结构调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永萍 任青丝
制造业是地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新疆制造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全国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分析了制造业内部问题所在,以探讨新疆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实际为新疆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毕云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制造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而且也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自2001年12月我国加入WTO后,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制造业不仅要在本土开展国际竞争,还应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开展跨国经营,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分享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利益,创造国际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进入 国际市场 跨国经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育华 王初 赵强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生产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CIMS的应用领域随之不断扩展。非制造业应用CIMS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分析CIM哲理的基础上,本文揭示了CIMS应用领域扩展的内在原因,指出了在非制造业应用CIMS的原动力。文章最后结合非制造业的行业特点,分析了非制造业CIMS的特征。
关键词: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非制造业 互联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人见胜人 武振业
日本制造业的效率分析(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人见胜人中国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武振业一、前言生产/制造(Manufacturing),创造物质财富是人类诞生以来(约400万年前)的历史所产生的,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制造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通过制造才能生产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鹏 陈圻 胡荣
本文运用结构效率测量模型及其改进方法,对2003年我国制造业的结构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在行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上的结构不合理使制造业结构效率的损失达到22.19个百分点,即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消除结构的不合理,可以使制造业总产值增加22.19%。
关键词:
结构效率 制造业 “技术”异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王健
文章利用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物流外包率进行计算,以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物流外包生产率增长效应及外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外包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总效应为负,带来的是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及中性的技术退步;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行业的生产率受物流外包的负向影响小于资本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物流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同时技术进步减少了大规模行业的物流外包,其主要是通过改变内外部成本结构,扩大了大型企业的边界。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外包 生产率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张明倩
加入WTO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关键词: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竞争力要素 竞争力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蒋媛媛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特别是东亚国家对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极为关注。在此背景下,必须对中国制造业有一个客观评价,既要看到其优势也要看到其不足。为此,本文尝试从出口结构、比较优势、附加值和科技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对中国制造业在东亚地区的实力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审视中国在东亚地区事务中的地位与应发挥的作用,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东亚 分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