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4)
- 2023(10474)
- 2022(8737)
- 2021(8501)
- 2020(7213)
- 2019(16834)
- 2018(16697)
- 2017(31090)
- 2016(16395)
- 2015(18764)
- 2014(17707)
- 2013(17445)
- 2012(16004)
- 2011(14873)
- 2010(15125)
- 2009(14239)
- 2008(14271)
- 2007(12450)
- 2006(11210)
- 2005(10019)
- 学科
- 济(73615)
- 经济(73550)
- 管理(45608)
- 业(42792)
- 企(35682)
- 企业(35682)
- 方法(33356)
- 数学(29768)
- 数学方法(29150)
- 中国(22621)
- 农(17100)
- 贸(16093)
- 贸易(16077)
- 易(15723)
- 技术(15026)
- 学(14368)
- 财(14315)
- 业经(14135)
- 制(13426)
- 银(12074)
- 银行(12049)
- 理论(11955)
- 行(11684)
- 融(11595)
- 金融(11593)
- 地方(11400)
- 农业(10789)
- 技术管理(10482)
- 和(9763)
- 关系(9662)
- 机构
- 大学(238321)
- 学院(233010)
- 济(105550)
- 经济(103833)
- 管理(87895)
- 研究(86309)
- 理学(75439)
- 理学院(74559)
- 管理学(72964)
- 管理学院(72525)
- 中国(66725)
- 京(51657)
- 科学(49820)
- 财(46181)
- 所(43205)
- 研究所(39362)
- 中心(37164)
- 财经(36645)
- 农(35156)
- 经济学(34286)
- 江(33664)
- 经(33600)
- 北京(33501)
- 范(31431)
- 师范(31178)
- 业大(31101)
- 院(31059)
- 经济学院(30675)
- 财经大学(27406)
- 农业(27347)
- 基金
- 项目(154173)
- 科学(123228)
- 基金(115032)
- 研究(112796)
- 家(101420)
- 国家(100708)
- 科学基金(85830)
- 社会(74289)
- 社会科(70592)
- 社会科学(70573)
- 基金项目(58671)
- 省(56493)
- 自然(54003)
- 自然科(52918)
- 自然科学(52903)
- 教育(52654)
- 自然科学基金(51986)
- 划(49249)
- 资助(48230)
- 编号(43064)
- 成果(36407)
- 部(35683)
- 重点(35538)
- 创(34269)
- 发(33285)
- 国家社会(32516)
- 创新(32419)
- 教育部(31082)
- 课题(30993)
- 中国(30498)
- 期刊
- 济(112907)
- 经济(112907)
- 研究(74917)
- 中国(50515)
- 管理(36253)
- 学报(35313)
- 科学(34871)
- 财(34494)
- 农(31736)
- 教育(29060)
- 大学(27820)
- 学学(25700)
- 融(22002)
- 金融(22002)
- 技术(21783)
- 农业(21700)
- 经济研究(20352)
- 财经(19026)
- 经(16604)
- 贸(15588)
- 业经(15390)
- 问题(14749)
- 国际(14310)
- 统计(13776)
- 世界(13640)
- 业(13480)
- 技术经济(12924)
- 策(12533)
- 科技(11238)
- 图书(11020)
共检索到360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淼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国家干预下一套比较系统的,以资本控制、出口导向、税收及准财政激励、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制为四大支柱的"新重商主义"开放模式或战略。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是对迄今为止的中国开放模式或战略作重新审视,分析作为这一模式的中国新重商主义的结构特征、绩效机制、政策困境和改进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既有干预,更重市场"、"既要重工,也要重融"、"既要重商,更重富民"为准则改进中国新重商主义战略的具体时策。
关键词:
新重商主义 开放模式 发展战略 国家干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志雄
中国经济迄今的高速增长得益于积极的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这是技术力量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由于中国过分优惠外资,导致国内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正引起贸易条件恶化和贸易摩擦。中国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发展民间企业和扩大内需势在必行。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丹辉
回顾40年来的开放历程,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前进的基本逻辑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渐进式的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经验,这种开放模式有效降低了开放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充分释放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制度红利,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注入了持久的动力和活力,带动了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全面提升。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和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开放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迈向大国复兴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特别是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应积极探索开放新模式,将开放的推进重点由政策提供转为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文晖
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之路,是改革开放之路。从开放的成就看,中国已在全球经济中居重要地位。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6421亿美元,与排名第一的美国相差不到千亿美元。连续10年来,中国基本都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最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标志,表明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资本逐利为主要动力、以资本的优化配置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的全球化,尽管大大提升了全球生产能力,但是却导致了全球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严重失衡,金融泡沫化严重,全球化继续发展与全球治理结构缺失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需要转型。就中国而言,旧的"两头在外"的开放模式也难以为继。根据这一全球经济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运用欠发达区域创新理论总结"对外开放带动区域创新的渝北模式",该模式有以下突出特色:(1)通过对内对外开放拓展外需;(2)主动与重庆都市产业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和海外先进产业的转移,发展特色现代产业集群;(3)通过对外开放引进相对先进的初级要素,并创造条件及时转向引进和发展高级生产要素;(4)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并借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5)向主城核心区靠拢,建立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现代都市区和具有现代产业功能的特色小城镇;(6)革新社会组织细胞,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新型区域政府、企业、社会单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龚刚 马丽
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过去的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基于当时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是面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并以出口导向、吸引直接投资和弱势货币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模式。然而,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新常态。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的人口大国,中国的GDP水平已位居世界第二。对此,美国产生了严重焦虑和高度警惕,并将中国过去的合作伙伴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的"对手"。贸易战是美国将中国视为对手以来对中国在经济领域开展的一场阻截战。贸易战并非为贸易,而是以贸易为大棒,恐吓中国放弃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技术追赶模式。贸易战的结果不排除未来美国联合日欧等形成新的联盟,共同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果真如此,他们就失去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基础,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不得不转向发展中国家。由此,作为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模式应转向主动扩大进口、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中国对外开放模式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中国自主研发型的技术进步能否快速实现。
关键词:
对外开放 贸易战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志杰
国际账户分析表明,中国对外开放存在较为严重的效益低下问题,直接原因是对外资产负债结构扭曲,深层次原因在于对外开放方式和路径选择,在新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下传统对外开放模式亟须转变,以完成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由储蓄者和存款者向投资者和银行家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国际账户 模式转变 金融强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汉川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创办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技区)、保税区等四种对外开放模式。弄清和把握这四种对外开放模式的异同及其运用十分重要。本文对这四种对外开放模式的创办目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适应范围与管理政策等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地比较,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昊 陈小明
本文从出口增长角度考察对外开放的教育促进效应。我们认为微观层面的筛选-匹配机制上升到宏观层面,将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高和教育结构优化。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地区出口增长对不同户籍性质和婚姻状况的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产生的影响,发现出口贸易对户籍性质和婚姻状况不同的劳动群体,将产生显著差异化的教育促进效应,即中低教育程度的农村户口劳动力和已婚劳动力更容易受到开放型城市的吸引,从而选择延长自身受教育年限。本文研究表明,虽然对外开放鼓励了劳动力选择接受更高教育,但仅仅依靠出口规模扩张还不能全面实现教育促进,婚姻和户籍依然是影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出口增长 教育促进 筛选匹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立人
自由贸易和适当保护──对外开放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沈立人在对外开放中,如何处理自由贸易和适当保护的复杂关系,是不可回避的一个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命题。对此命题给以正确的理解和对策,有助于开放工作的提高和完善,将对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自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亚青 张建宏
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对怎样有效地进行对外开放这个问题的探讨分析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知道,对外开放,一方面要采取区域性开放的空间形式以满足开放条件的约束,另一方面必须输入行业性开放的某些功能以实现对外开放的预期目标,以期达到区域性开放的适应性同行业性开放的目的性的有机融合。这种对外开放的现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长生 张茵
本文认为东亚存在两种对外开放模式——“外贸主导型”和“外资主导型”,并且这两种模式都存在着经常项目风险和资本项目风险。通过分析两种模式分别在日本和东盟国家的实际运行情况,得出了关于调整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三点启示,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对外开放模式的大概构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杜曙光 李亚男 刘刚
在要素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用动态分析重构杨格定理模型,以解答"封闭等于落后"的发展命题。把这个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可以准确地说明如何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推动发展中国家走出产业结构僵化的困境。通过对产业间动态比较优势的分析,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由出口导向战略到进口替代战略转化的路径和逻辑过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广宇 赵文丽 黄胜
服务特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其对外国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复杂多样。现有文献大都关注其中的一两种特征与外国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未能系统、全面地分析服务特征对企业外国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本文对85篇具有代表性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梳理,运用文本数据挖掘,围绕服务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体意图,全面分析了服务的无形性、不可分离、异质性、数字化程度和监管五个特征对企业的外国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探讨了该领域内现有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缺陷,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服务企业 服务特征 进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