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5)
2023(7225)
2022(5949)
2021(5645)
2020(4986)
2019(11335)
2018(10965)
2017(21064)
2016(10685)
2015(12329)
2014(11837)
2013(12274)
2012(11621)
2011(10635)
2010(10547)
2009(9971)
2008(9801)
2007(8423)
2006(7208)
2005(6583)
作者
(29604)
(24617)
(24489)
(23553)
(16034)
(11798)
(11310)
(9563)
(9560)
(8695)
(8640)
(8406)
(7930)
(7930)
(7879)
(7556)
(7303)
(7126)
(7094)
(6586)
(6042)
(6001)
(5731)
(5720)
(5526)
(5499)
(5296)
(5036)
(4835)
(4752)
学科
(54030)
经济(53970)
(30745)
方法(30344)
管理(30046)
数学(28748)
数学方法(28648)
(22078)
企业(22078)
中国(18637)
(13800)
(13713)
银行(13713)
(13168)
(13150)
(13147)
贸易(13143)
(12924)
(12634)
金融(12634)
(11602)
(10940)
保险(10849)
业经(8398)
(8318)
财务(8315)
(8305)
财务管理(8286)
企业财务(7992)
农业(7542)
机构
大学(162812)
学院(157241)
(81401)
经济(80321)
管理(62880)
研究(54536)
理学(53616)
理学院(53119)
管理学(52543)
管理学院(52248)
中国(50591)
(39221)
(33791)
财经(31798)
(29456)
经济学(28552)
科学(27190)
经济学院(26069)
中心(26009)
(25500)
财经大学(24372)
研究所(22968)
北京(22200)
(20468)
(19915)
金融(19652)
(19597)
(19549)
商学(18301)
商学院(18162)
基金
项目(104182)
科学(84139)
基金(82007)
研究(76578)
(70439)
国家(69971)
科学基金(61024)
社会(54028)
社会科(51547)
社会科学(51539)
基金项目(42063)
自然(37485)
自然科(36519)
自然科学(36505)
自然科学基金(35958)
资助(35520)
教育(35022)
(34359)
(30160)
编号(26973)
(26460)
国家社会(24814)
中国(23834)
教育部(23818)
重点(23234)
成果(22223)
人文(22031)
大学(21773)
(21009)
(20998)
期刊
(78717)
经济(78717)
研究(53277)
(28664)
中国(28616)
(25476)
金融(25476)
管理(24371)
科学(20028)
学报(19280)
财经(16899)
(16096)
大学(16093)
学学(15298)
经济研究(14878)
(14404)
技术(13426)
(12275)
农业(10892)
问题(10885)
国际(10876)
世界(10386)
统计(9178)
业经(9052)
教育(8726)
技术经济(8499)
(7831)
理论(7803)
决策(7186)
(7073)
共检索到237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钦  段白鸽  钱佳辉  
影子保险在金融稳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现有文献较多关注影子银行,对影子保险关注不足。“影子保险”即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方式将保险业务转移给不受监管或者受监管较弱的关联企业的活动,这会推高其真实的杠杆水平,增加金融体系脆弱性。然而,由于影子保险的不透明性和缺少自然实验,现有研究仅基于有限数据或模型给出简单的特征事实或结构性估计,很少能从因果关系上清楚地识别影子保险活动及其机制。本文利用中国加强对中资保险公司(处理组)再保险关联交易监管的政策冲击这一自然实验,使用微观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识别了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影子保险活动。研究发现,相关监管有效降低了影子保险活动,这一效应对集团公司的影响尤为显著;在机制方面,相关监管通过影响中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两端的结构性调整进而降低了其风险承担行为,提高了经营稳定性。本文方法对识别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韩瑞栋  
本文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实践出发,利用城市非平衡面板数据和小微企业数据,估计城商行设立对地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商行设立有助于促进地方就业规模扩张,对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结构影响存在差异;城商行通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改善信贷资源配置状况以及服务于小微企业等渠道引致就业需求增加,并对第二产业内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内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结构产生异质性影响;此外,基于小微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发现,城商行有助于改善小微企业的信贷资源获取能力和企业经营绩效,从而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就业吸纳能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洪涛  周艳坤  
中央对地方执行环境政策监督是中国环境治理至关重要的环节。环保部2014年下半年推出的环保约谈,为环境执法监督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准自然实验场景。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从企业环境绩效视角考察环境执法监督的微观效果。研究发现,环保约谈显著改善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但环境绩效改善仅显著存在于国有企业,环境执法监督的压力并未在非国有企业得到显著体现。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企业面对环境执法监督压力时的行为反应,发现环保约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减产行为,但未能增加企业的环保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尹长萍  
放松卖空管制后,投资者可通过挖掘公司"坏消息"在资本市场投资获利,在允许被卖空情境中,公司内部股东和管理层面临股价下行压力增大,会积极采取行动以规避被卖空的风险。借助中国证券市场2010年开始逐步放松卖空管制的准自然实验,以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卖空压力对企业债券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债券期限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和管理层市场压力更大时。进一步分析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表明放松卖空管制会促使企业缩短发行债券的期限。研究结果显示,面对放松卖空管制引起的股价下行压力,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为了规避被卖空风险,会积极选择缩短发行债券期限以传递信号,证实了卖空机制对改善市场信息环境的积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卖空机制制度建设和监管,推动企业调整行为决策,降低信息不对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钦  徐鸿恂  
杠杆周期理论表明,杠杆周期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资产的质押率(相应地,杠杆率)上升会提高资产价格;由于杠杆率一般是内生的,所以在实证上一直很难确立杠杆率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首次运用2017年1月到8月中国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数据,利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同类债券的不同质押率规定的自然实验,对杠杆率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债券的可质押属性可以提高债券的价值,这验证了杠杆周期理论的预测,即杠杆率上升会使得资产价格上升。因此,杠杆率对资产价格有重要影响,是宏观审慎监管的一种工具,也应该成为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勇  许明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6年个体水平数据为样本,从家庭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两个角度,借助DID方法研究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且为了提高研究结论稳健性,本文将基准DID模型扩展到连续型DID模型,并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借助分位数DID方法揭示精准扶贫政策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具有明显的减贫效果,精准扶贫政策明显提高了家庭人均纯收入,降低了贫困发生率,且随着时间推移,扶贫效果具有持续性;从贫困发生率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贫困发生率地区均存在显著减贫效果,精准扶贫政策是有效的,相比而言,贫困发生率越严重的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效应越大;从家庭人均纯收入来看,精准扶贫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减贫效应呈倒U型变化,即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人口中的中间群体的收入提升效应最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攀娜  罗宏  
放松卖空管制是否影响资本市场信息中介分析师预测行为?本文以中国2010年启动卖空交易制度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发现:放松卖空管制引起卖空标的股价下行风险增大,市场压力机制下,券商机构担心股市行情下滑导致中小投资者离场影响其经纪收入,促使分析师发布乐观盈利预测。市值规模大的公司对股市行情影响更大,上述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股市行情处于"牛市"时,放松卖空管制增加分析师预测乐观度尤为显著。总体而言,与未进入卖空标的相比,进入卖空标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度增大。这表明,在受到噪音交易者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楠  
文章以最新的移民重力模型为理论框架,利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东北地区移民和铁路发展的历史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该时期铁路发展与移民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铁路发展对移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特别是1903年以后,随着东北铁路网的形成,此影响格外显著。通过构建标准化回归发现,与其他影响移民的决定因素相比,交通的发展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徐扬  
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18年中国海外并购的企业层面数据,构建基于双向固定效应的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降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溢价,提升海外并购完成率。从动态效应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对海外并购溢价具有滞后的长期政策效应,而对海外并购完成率具有短期政策效应。"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对战略资源行业的并购溢价,降低了对非战略资源行业的并购溢价,对高科技行业的影响没有明显分化。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海外并购的影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和双边政治关系以及促进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文章的研究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企业海外并购绩效,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夏婷  蒲雨琦  韦庆芳  蔡卫星  
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融资来源,首次公开发行(以下简称IPO)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一直是政产学研各方关注的热点议题。由于潜在内生性问题的存在,既往研究对IPO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因果识别面临着难题。本文从中国独特的股票发行制度出发,利用第十七届发审委严监管引起发审过会率暂时性降低这一外生事件冲击,构造处理组和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IPO对国内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PO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过往研究对这一效应存在着高估,并且进一步证实了直接效应和信息环境两项影响机制的存在。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应当进一步改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持续改善创新型企业上市的信息环境,加强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融资环境建设的联动,支持国内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蕾  粟芳  
我国保险监管朝着"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模式发展,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始终较高。文章以财险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车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4年样本分析了费率市场化与费率水平合理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车险市场的实际费率水平明显低于理论费率;费率监管的严格程度的确会影响费率水平的合理性,其中适度监管模式下的费率水平最为合理。文章进一步深入探究了费率水平合理性对偿付能力的影响机制,发现费率差异的波动性会通过净利润而间接影响偿付能力。费率差异的波动性越小,净利润越高,偿付能力越强,因此应慎重选择费率监管制度。文章建议我国保险市场应采用适度监管的费率制度,完全放开的费率市场化略显激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兵   董安然   段玉婉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难题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的题中之义。对此,本文构建一个委托-代理框架,揭示碳达峰目标引领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从2006~2019年低碳试点城市的五年规划等文件,手工搜集碳达峰目标设立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碳达峰目标对低碳转型的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达峰目标设立可以显著促进低碳转型。经过安慰剂、异质性处理偏误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碳达峰目标对低碳转型的促进效应因城市资源禀赋、市场化水平的差异以及地方政府是否面临换届而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碳达峰目标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增加绿色环保投资进而推动城市低碳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以强时间约束形式设定碳达峰目标,采取弱时间约束形式的碳达峰目标更有利于发挥其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引领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孙建飞  
利用2015年中国A股股灾作为自然实验,研究了公司治理与股权质押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停牌决策,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净持有比例等公司治理特质以及股权质押对公司在股灾中停牌有显著正向影响。股权集中度与公司实施停牌的可能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灾中的停牌操纵对公司净复牌收益率呈显著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机构投资者的"惩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放   蒋国梁   马婉莹  
激发数字产业创新活力是提升我国数字竞争力、把握数字经济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一环。本文将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高了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且随着数字产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促进效果整体呈现出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第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主要通过加速数字产业集聚和强化政府数字治理,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第三,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字发展水平较低和创新环境较差的省份数字产业创新水平的促进效果强于数字发展水平较高和创新环境较好的省份。因此,未来应加快培育统一规范的数据要素市场,优化数字产业布局,提升政府数字服务能力,为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持续赋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辉  平帆  章琳一  
内部人寻租一直以来是理论与实务界关心的重点,如何有效抑制内部人寻租行为是资本市场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内部人交易度量内部人寻租,分析了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融券规模越大,内部人寻租越少。(2)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当中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本文还将内部人交易分方向进行回归,结果显示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卖出方向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融券制度影响内部人寻租的路径,发现"竞争效应"和"信息效应"是融券制度影响内部人寻租的两条重要路径。本文考虑了竞争性解释——分析师关注的作用,发现分析师关注并不能影响本文结论的正确性;本文还利用反面事实推断、倾向得分匹配、反向因果检验等方法,确保实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内部人寻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内部人寻租行为的控制;扩充了有关融券制度的文献,为卖空制度的推行及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