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9)
- 2023(8945)
- 2022(6998)
- 2021(6646)
- 2020(5409)
- 2019(12544)
- 2018(12594)
- 2017(23409)
- 2016(12762)
- 2015(14320)
- 2014(14199)
- 2013(13477)
- 2012(12410)
- 2011(11091)
- 2010(11026)
- 2009(10455)
- 2008(10370)
- 2007(8954)
- 2006(8338)
- 2005(7969)
- 学科
- 济(55632)
- 经济(55569)
- 管理(30939)
- 业(30490)
- 企(22904)
- 企业(22904)
- 中国(21500)
- 方法(20204)
- 数学(17950)
- 数学方法(17839)
- 农(16647)
- 制(13568)
- 业经(12729)
- 贸(11830)
- 贸易(11821)
- 易(11622)
- 财(11473)
- 农业(10998)
- 体(10642)
- 学(10242)
- 银(10081)
- 银行(10073)
- 行(9821)
- 融(9618)
- 金融(9618)
- 发(9236)
- 地方(8944)
- 体制(8665)
- 发展(7762)
- 展(7751)
- 机构
- 大学(178054)
- 学院(173926)
- 济(83905)
- 经济(82605)
- 研究(70426)
- 管理(61958)
- 中国(55596)
- 理学(52568)
- 理学院(51961)
- 管理学(51126)
- 管理学院(50789)
- 京(39317)
- 科学(38459)
- 财(37886)
- 所(35200)
- 研究所(31819)
- 中心(30038)
- 财经(29494)
- 经济学(28157)
- 经(27290)
- 农(26914)
- 北京(25964)
- 经济学院(25223)
- 院(25192)
- 江(25166)
- 范(24475)
- 师范(24251)
- 财经大学(22095)
- 业大(21953)
- 科学院(20695)
- 基金
- 项目(112294)
- 科学(90192)
- 基金(84682)
- 研究(84640)
- 家(74412)
- 国家(73834)
- 科学基金(62690)
- 社会(57689)
- 社会科(54707)
- 社会科学(54697)
- 基金项目(43100)
- 省(39019)
- 教育(38822)
- 自然(37303)
- 自然科(36497)
- 自然科学(36486)
- 自然科学基金(35882)
- 资助(34579)
- 划(34486)
- 编号(32313)
- 成果(27658)
- 部(26916)
- 国家社会(26064)
- 重点(26044)
- 中国(25155)
- 发(25106)
- 教育部(23568)
- 课题(23259)
- 创(22986)
- 大学(21941)
共检索到280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革命",可以说是最近一个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30年"前工业化时代"的五个阶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四波浪潮,发现中国的工业化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引爆"并快速推进,但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为工业化进程打下了物质、人才、组织形态和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基础。而改革开放以后的四波工业化浪潮,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制度实验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相结合的过程。在这四波浪潮中,无论是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经济特区,还是面向新时代的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都存在着高度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基于为宏大叙事寻找微观证据的目的,我们调研了位于江苏丹阳的一家钢铁民营企业——天工国际。从村办修理厂到乡镇企业,再到上市公司和国际企业集团,天工国际的成长历程实证了"中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当前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背景下,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方向演进,是新时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新使命。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改革开放 乡镇企业 高端制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云
本文对新中国50 年来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回顾按改革开放前30 年和改革开放后20 年两个时期进行,指出前30 年我国工业化有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后20 年改革开放为我国工业化注入新的持续动力。本文还对可持续发展、“复关”、需求约束型经济的初步形成等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结构演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丁丁
回顾“金融革命”汪丁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月14日凌晨,诺贝尔委员会把今年的经济学奖发给了两个金融学家———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密尔顿和斯坦福大学的迈朗·肖尔斯,奖励他们为金融“衍生工具”在过去十年里广泛的和突飞猛进的发展奠定了计算理论的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书博
本文认为 ,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 :1 95 3~ 1 95 7年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1 95 8~ 1 96 0年的以“超英赶美”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1 96 1~ 1 978年的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 2 0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 2 1世纪前 5 0年的新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露露 韩超
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但学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基于此,本文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在分析历次工业革命技术演进的基础上,界定"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结合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经验,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再工业化 新能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边古
1999年 ,中共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揭开了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新篇章。回顾过去的半个世纪 ,西部工业沿着曲折坎坷的路程 ,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既为今后的大开发奠定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 ,更为新的征程提供了宝贵的教益。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工业化 回顾 前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高瑜 张语芮
文章以中国统计思想形成路径——社会需求、应用实践、学派争论、学科交叉为主线,按发展程度分别对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统计思想演变历程进行系统概括及探讨。研究表明:第一,中国古代统计思想依附于其他学科发展,呈片段、分散状态,但仍为后来统计思想进阶作了历史准备,起到了先导、铺垫作用;第二,近代实现了统计学科独立,并尝试与国际接轨,为现代统计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中国现代统计思想历经了初期探索、恢复与发展、“大统计”“大数据”等四个发展阶段,与国际统计思想实现交流融合,在古代、近代统计思想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效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
统计思想 形成路径 历史演进 中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景贵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从欠发达到发达,都经历了“两次革命”,即资产阶级革命(生产关系革命或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生产力革命或经济革命),“两次革命”的特征有所不同但有其逻辑关联;从对西方工业革命过程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起飞”存在着制度性障碍;为此,我国为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就必须作出突破制度性瓶颈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工业化 两次革命 生产关系变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博 曾宪初
本文从工业结构的视角对新中国60年工业化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构建了一个探讨工业结构变迁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结构变迁的动因和类型。结果表明:1978年之前,中国工业结构演变趋势极不稳定,且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原因在于政府过度干预工业结构演变过程。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结构明显升级,趋势稳定性逐步增强,先后出现了适应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的两轮工业结构变迁,此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力正不断加强。
关键词:
工业结构 需求结构 要素结构 工业化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刘戒骄 孙琴
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世界工业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开始探索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和条件,认识到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立国家工业化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行了70多年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党领导中国工业化的成就集中体现在,1949年至1978年用不到30年的时间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979年至2016年用30多年的时间建成门类最齐全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中国工业化的下一个目标是,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在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建成世界工业强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磊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城镇化历史进程中城乡关系变化的视角出发,对英、法、德、美等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演进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这些国家的百年城镇化演进都连续地发生了三次可称之为革命的变化。依次为:向"城市病"宣战、"农村转变城市"兴起、"区域网络型"城镇化模式形成。三次革命在客观上显示了现代城镇化演变的规律性特征。以此作反思,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理应是一条既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又能够很好地吸取历史教训,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道路。
关键词:
城镇化 革命 城乡一体化趋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梁晓辉 许薛璐
新技术革命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技术相互融合的范围、深度进一步扩大;通过不同领域技术的融合,形成有别于传统产业的新型高端产业;高端产业间的相互作用会形成以区域为中心,以创新为根本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西方工业化国家为了加快实现发展高端产业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优先发展的新兴技术和先进的制造部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工业研发投资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可以预见,工业再升级战略将从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两个方面大幅提高西方国家的工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在新一轮的工业升级竞赛中,中国要积极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制定应对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朝山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依照关键技术、主导产业变革等标准,世界经济史中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历次工业革命演进所引致的要素投入结构、企业组织和商业模式以及产业体系和宏观经济结构等的突破性创新,推动了新旧动能的根本性转换。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处在产业化突破和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这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机会窗口和重要载体。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于加快新工业革命前沿共性通用技术突破,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建立激发要素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传统经济转型和"四新经济"快速成长。
关键词:
工业革命 新旧动能转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 冯立果
自2010年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10个季度的下滑,中国企业在外需萎缩、内需不振的经营环境下,承受了空前的经营压力。尽管2012年9月以来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企稳向好趋势,但是必须看到,当前出现了宏观经济和微观主体之间不一致的状况,中国企业"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传统发展优势正在失去,新的发展动力尚未形成"的危险态势并未改变,中国企业家对于各种经营环境的信心并没有根本改善。中央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