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6)
- 2023(12864)
- 2022(11262)
- 2021(10828)
- 2020(9098)
- 2019(21245)
- 2018(21103)
- 2017(39923)
- 2016(22050)
- 2015(25038)
- 2014(24763)
- 2013(24738)
- 2012(22958)
- 2011(20906)
- 2010(20668)
- 2009(18844)
- 2008(18450)
- 2007(15735)
- 2006(13625)
- 2005(12079)
- 学科
- 济(87549)
- 经济(87448)
- 管理(57938)
- 业(54825)
- 企(44540)
- 企业(44540)
- 方法(41379)
- 数学(36151)
- 数学方法(35751)
- 中国(25283)
- 农(23131)
- 学(21100)
- 财(19698)
- 业经(18280)
- 贸(18225)
- 贸易(18217)
- 易(17757)
- 地方(16345)
- 农业(15197)
- 制(15034)
- 和(14289)
- 环境(13890)
- 理论(13718)
- 银(13027)
- 银行(12961)
- 技术(12864)
- 融(12698)
- 金融(12695)
- 行(12452)
- 划(11880)
- 机构
- 大学(318946)
- 学院(313043)
- 济(126598)
- 经济(124067)
- 管理(121975)
- 研究(113679)
- 理学(106163)
- 理学院(104910)
- 管理学(103029)
- 管理学院(102489)
- 中国(82886)
- 科学(72509)
- 京(69484)
- 所(58778)
- 农(55792)
- 财(54552)
- 研究所(54450)
- 业大(50208)
- 中心(49321)
- 财经(44695)
- 北京(44368)
- 农业(44275)
- 江(43385)
- 范(42594)
- 师范(42193)
- 经(40927)
- 院(40901)
- 经济学(38433)
- 州(35166)
- 经济学院(34720)
- 基金
- 项目(221141)
- 科学(172748)
- 基金(161373)
- 研究(158065)
- 家(143281)
- 国家(142167)
- 科学基金(119819)
- 社会(98777)
- 社会科(93529)
- 社会科学(93503)
- 基金项目(85704)
- 省(83595)
- 自然(79292)
- 自然科(77463)
- 自然科学(77439)
- 自然科学基金(76061)
- 划(72418)
- 教育(71916)
- 资助(67304)
- 编号(62553)
- 成果(51735)
- 重点(49985)
- 部(49563)
- 发(46928)
- 创(45541)
- 课题(43767)
- 科研(42678)
- 创新(42638)
- 教育部(41847)
- 国家社会(40997)
- 期刊
- 济(133357)
- 经济(133357)
- 研究(92480)
- 中国(56901)
- 学报(56803)
- 科学(51066)
- 农(50860)
- 管理(43271)
- 大学(41744)
- 学学(39193)
- 财(38205)
- 农业(36068)
- 教育(33858)
- 技术(24803)
- 融(24092)
- 金融(24092)
- 经济研究(21857)
- 财经(21345)
- 业经(19902)
- 业(19113)
- 经(18193)
- 问题(17571)
- 图书(17481)
- 科技(15741)
- 版(15487)
- 贸(15119)
- 业大(14895)
- 理论(14850)
- 世界(14800)
- 技术经济(14633)
共检索到451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家树 曹寿椿
采用不同生育期动态观察的方法对中国白菜及其相邻类群的57个品种的叶部性状进行分析,并运用生长迟滞论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讨论。随着个体发育的发展,叶形由裂叶—倒卵形—圆形—椭圆形,叶面毛茸由无毛—有毛,叶缘由锯齿—钝齿—全缘,叶柄色泽由绿—浅绿—绿白—白,或绿—绿紫—紫变化。莲座期叶翼可分为完全叶翼、不完全叶翼和无叶翼3种,完全叶翼为进化类型。花茎叶可分为具柄不抱茎、无柄不抱茎、半抱茎和全抱茎4种形态,依次自下到上逐渐变化。抱茎叶/总花茎叶比值越高,进化程度越高。除少数性状受人工选择等因素影响外,叶部性状表现出随个体发育的发展而发生的改变可以看作是它们的演化方向。
关键词:
白菜 叶 个体发育 演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卫国 张凯 塔娜 朝红波 杜慧娟 栗茂腾 王灏
【目的】定位控制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鉴定QTL区间的候选基因,为油菜高光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2种生态环境测定KN DH 群体348份品系叶绿素含量性状,结合KN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进行叶绿素含量QTL定位和QTL区间候选基因鉴定。【结果】 在2个生态环境初步鉴定到34个叶绿素含量显著性QTLs,QTL区间整合获得31个叶绿素含量consensus QTLs,其中3个QTLs至少在2个种植环境鉴定到。2个QTL cqCC.A7-3和cqCC.A7-5在冬性和春性生态环境都能够鉴定到,属于冬性和春性环境稳定表达QTL;cqCC.A1-4在冬性生态环境中鉴定到,属于叶绿素含量性状的主效QTL。油菜叶绿素含量QTL置信区间共鉴定到66个潜在候选基因,其功能主要涉及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光合作用中的光信号和电子传递,包括BnaA01g14880D(ACD1-LIKE)、BnaA07g29990D(AtWSCP)、BnaA01g22670D(LHCA3)、BnaC08g43200D(PSAO)、BnaC06g28800D (FTSH1) 和BnaC08g19460D (SAUL1)等。【结论】控制油菜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鉴定可为油菜叶绿素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遗传基础解析以及油菜高光效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丽 马家海 林秋生 丁怀宇 闵建 周亚文
通过海区采样,运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条斑紫菜叶状体色落症,并对患病紫菜加工成的干品进行了初步的品质分析。光镜检查结果表明,患病藻体细胞的液泡很大,色素体萎缩或是挤向细胞边缘,藻体基部死亡细胞较多;电镜下患病藻体细胞的红藻淀粉颗粒增多。品质分析显示,患色落症干紫菜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干紫菜,粗蛋白、脂肪、色素和游离氨基酸等指标均比正常干紫菜低,尤其是三种呈味氨基酸(Asp,Glu和Ala)所占比例非常低,由此造成紫菜品质低劣,对紫菜质量的影响较大。对健康藻体和患病藻体进行红外线活体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也表明,患色落症的藻体色素含量极低。用添加营养盐的海水对患色落症的藻体进行培养,发...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叶状体 色落症 红藻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林彬 严兴洪
从福建省平潭岛野生坛紫菜群体中发现有患细菌性红烂病的叶状体,从患病的叶状体上分离得到病原细菌一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其与细菌域海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Cobetia属的海科贝特菌(Cobetia marina)的相似度达100%。病原细菌经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后,将适量的菌液接种到不同种紫菜和坛紫菜不同品系的叶状体圆盘块上进行人工回复感染试验以确定其感染特性。结果发现该病原细菌能感染健康野生坛紫菜且出现的病症与海区患病坛紫菜相同,且该病原细菌对不同种紫菜(坛紫菜、条斑紫菜、未定名紫菜)的叶状体圆盘块和不同品系的坛紫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瑾 汪维红 张德双 于拴仓 张凤兰 赵岫云 余阳俊 徐家炳 卢桂香
为了定位控制白菜叶片紫色的pur基因,选用大白菜自交系09-680和紫色小白菜09N-742进行杂交构建了一个由307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采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紫色和绿色池,对分布在白菜基因组10个连锁群上的125个InDel标记和100个SSR标记进行多态筛选,其中位于A3连锁群末端的2个In-Del标记BrID10999和BrID10399与紫色性状表现连锁。连锁分析发现,2个标记与pur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3,5.7 cM,位于pur基因的同侧。在此基础上,根据这些标记所在区域的BAC序列设计了23对SSR引物,其中来源...
关键词:
大白菜 叶片颜色 pur 基因定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剑波 张静 张蕾 陈千思 秦利鸿 李国庆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垫侵入油菜叶片的过程。观察结果发现:灰霉病菌顶端菌丝聚集通过形成侵染垫,侵染垫分泌胶状物质降解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菌丝通过破损的表皮细胞进入叶片并在叶肉细胞间及细胞内生长;侵入的菌丝进一步降解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并在叶肉组织中生长繁殖,造成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凝聚、细胞器破裂等细胞坏死症状。研究结果表明:灰霉病菌侵染垫通过降解植物细胞壁侵染植物,并且在植物组织内生长过程中也会降解细胞壁,细胞壁的降解在灰霉病菌侵染和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钦钰
‘美人’梅(Prunus mume‘Meiren’)属樱李梅种系樱李梅类美人梅型。系由法国人安德烈用人工远缘杂交而成,母本为紫叶李(红叶李,P.cerasifera‘Pi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斐 李式军 奥岩松 陈广福
对大白菜(Brasicacampestrisesubsp.pekinesis)抽薹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抽薹期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与细胞质遗传无关;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其中加性基因效应比显性基因效应更为重要,显性效应表现为部分显性;控制该性状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要多,早抽薹对晚抽薹为显性。
关键词:
大白菜 抽薹期 遗传规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树谷 赖佳 叶鹏盛 黄玲 代顺冬 张骞方 李琼英 曾华兰 刘佳
【目的】掌握白菜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选育出营养品质更高的品种。【方法】采用5个白菜高代自交系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获得F_1和F_2,测定亲本、F_1和F_(2 ) 3个世代的干物质、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酸和粗纤维等6个主要营养品质指标后,利用数量遗传软件QGAStation 2.0开展遗传效应分析。【结果】干物质、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以显性效应为主,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主要受母体效应控制,各性状的狭义遗传率普遍偏低,蛋白质、干物质、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等性状广义遗传率较高,高代自交系P4可用于白菜营养品质性状改良。【结论】对白菜营养品质性状的选择建议在高世代进行。
关键词:
白菜 营养品质 遗传效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严兴洪 黄林彬 周晓 李琳
本实验对发生在福建省平墰岛自然海区的野生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叶状体上的红烂病进行了研究。患病叶状体上存在大小不等、肉眼可见的圆形或亚圆形病斑,镜检发现病斑内存在大量铁锈红色的死细胞和少量已解离的发绿或发白死细胞。将患病叶状体与健康坛紫菜叶状体共培养3d后,后者也出现了相同的红烂病,表明该病是由传染性病原侵入引起的。从患病叶状体中分离到一种病原菌,能感染健康叶状体使其出现相同的病症。该病原菌具有分泌毒素和微弱的消化琼胶能力,经高压灭菌或煮沸后的病原菌液,其杀死紫菜细胞的能力比未处理的病原菌液增加了数倍,这说明该菌可能通过释放内毒素来杀死叶状体细胞。鉴于此病是由于病原...
关键词:
坛紫菜 叶状体 红烂病 病原菌 内毒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俊宾 陈伟洲 宋志民 姜红霞 朱建一 陆勤勤
为探索长紫菜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研究了在不同温度、盐度和光照培养条件长紫菜叶状体的生长及生理响应,主要测定藻体的生长、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17~20℃时,长紫菜藻体可以保持较高相对生长速率,当温度高于23℃时,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藻体发红并出现溃烂;长紫菜叶状体在盐度25~35下可以保持较快生长,在低于盐度25的条件下,藻体的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产生显著的变化,并观察到藻体变薄、发白、腐烂现象;在光照为3 000~6 000 lx时,藻...
关键词:
长紫菜 温度 盐度 光照 生长 生理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杰 孙叶烁 薛一花 陈霖 张鲁刚 方智远
【目的】研究白菜叶片在不同贮藏温度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特点。【方法】以白菜品种紫衣、百慕田和947-5s为供试材料,将白菜叶片在不同温度下贮藏不同时间(4℃下贮藏0,3,5,8和10 d;-40,-80℃下贮藏0,12,24,48和72 d),测定SOD、P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不同品种叶片的SOD活性明显不同。4℃贮藏条件下,紫衣、百慕田和947-5s SOD活性表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冷藏0~5 d和8~10 d活性变化不大,冷藏5~8 d SOD活性明显增大,8 d时SOD活性较5 d时分别提高了62.28%,74.83%和61.96%;-40,-80℃两种冻藏温度下,SOD活性均表现为升高-降低-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叶片的POD活性明显不同。4℃贮藏条件下,紫衣、百慕田和947-5s POD活性都表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在冷藏第3天降到最低值,较0 d分别下降了42.64%,18.16%和11.4%,3~10 d POD活性逐渐上升,10 d时的POD活性分别为0 d的1.10,1.49和2.14倍;在两种冻藏温度下3个品种POD活性都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且品种间POD活性变化较大。3个白菜品种鲜叶片的MDA含量明显不同。4℃贮藏条件下,947-5s和百慕田MDA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紫衣则为逐渐降低趋势。在-40,-80℃条件下,紫衣MDA含量都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波浪式趋势;-40℃条件下947-5s和百慕田MDA含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相同趋势;-80℃条件下947-5s MDA含量呈现升高-降低-上升-降低趋势,而百慕田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3个白菜品种鲜叶片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各不相同。3个白菜品种叶片只有SOD的活性在4℃冷藏0~5 d时有平稳期,而POD活性及MDA含量在冷、冻藏条件下都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惠麦侠 王晗 张鲁刚 何玉科
【目的】寻找与白菜叶缘裂刻发育相关的表达基因,了解叶缘裂刻调控的分子机理。【方法】应用cDNA-AFLP技术从mRNA表达水平研究白菜叶全缘和裂刻近等基因系间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共获得57条差异片段,合并归属于55条非重复序列,其中在叶全缘株系中增强或特异表达的有25条,叶裂刻株系中增强或特异表达的有30条。54条差异片段可以在NCBI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包括EST)、其中42条为已知基因,1条没有找到同源序列。按照其参与的生物学途径归类,已知基因片段参与了代谢、转录、细胞囊泡运输、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蛋白质储藏与运输、信号传导、光合系统、基因转座等相关过程。用AFLP转化的SCAR标记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峰 黄雪颖 姚坤志 何林文
为了解条斑紫菜叶状体和丝状体附生菌群的组成及差异,本研究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条斑紫菜叶状体和丝状体附生菌群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叶状体和丝状体附生菌群丰度最高的门为蓝细菌门、其次为变形菌门,门水平组成相似但丰度存在差异,科和属水平的组成有较大差异。叶状体和丝状体菌群丰度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在叶状体附生菌群中,生丝单胞菌科及其包含的Algimonas属、根瘤菌科及其包含的黏着杆菌属和黄杆菌科等菌群丰度显著高于丝状体(P<0.05);在丝状体附生菌群中,Microtrichaceae科及其包含的Sva0996_marine_group属、腐螺旋菌科及其包含的赖文氏菌属和Gemmataceae科等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叶状体(P<0.05)。叶状体和丝状体附生菌群中均鉴定出红杆菌科与黄杆菌科等有益菌,有利于条斑紫菜的生长发育。但也存在低丰度的Alteromonas属、Kordiimona属和Loktanella属等“机会主义”致病菌,当环境改变时藻体存在患病风险。本研究揭示了条斑紫菜叶状体和丝状体附生菌群的组成和差异,讨论了附生菌群对条斑紫菜潜在的功能作用,为藻菌相互作用以及紫菜附生菌群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潮添 梅高尚 陈昌生 纪德华
为提取高质量的坛紫菜叶状体总RNA,对常用的几种植物RNA提取方法(CTAB法、SDS法、异硫氰酸胍法)按照去除多糖、多酚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并对分离的总RNA根据吸光值、电泳图谱及RT-PCR检测等结果与两种试剂盒(离心柱试剂盒法,RNAiso法)的提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DS法、异硫氰酸胍法和RNAiso法3种方法提取的RNA纯度低,质量差,部分RNA已经发生了降解。而改良CTAB法和离心柱试剂盒法提取的总RNA质量可靠,完整性好,纯度高,并且成功去除了可能影响逆转录酶活性的物质,可以进一步应用于cDNA文库构建,基因表达分析等后续实验,但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
关键词:
坛紫菜 叶状体 RNA提取 RT-PC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